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资源环境约束下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评价——以济南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1-11 23:12

  本文关键词:资源环境约束下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评价——以济南市为例 出处:《企业经济》2016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 概念 基本特征 评价指标体系 调控对策


【摘要】:本文提出了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的概念,认为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将自然资源与"废物"作为重要创新资源,遵循"6R"原则、区域公平原则和代际公平原则,通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服务机构、消费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实现物质流、能量流、知识流、技术流、价值流协调运行,构建循环型创新网络。然后将此循环型创新网络与城市循环型创新环境进行循环和协同演化,形成以循环型知识、循环型技术、循环型产品和循环型服务为主要创新产出,区域之间闭环型创新链环节合理分工与合作,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循环发展为目的的创新系统。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的基本特征,构建了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济南为例,进行了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评价实证研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urban circular innovation system is put forward. It is believed that urban circular innovation system refers to taking natural resources and "waste" as important innovative resources and following the "6R" principle. Regional equity principle and intergenerational equity principle, through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research institutes, intermediary service institutions, consumer interaction and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the realization of material flow, energy flow, knowledge flow, technology flow. The value flow runs harmoniously and constructs the circular innovation network. Then the circular innovation network and the urban circular innovation environment are circularized and co-evolved to form circular knowledge and circular technology. Circular products and circular services are the main innovation outputs, and the closed loop innovation chain links between regions are divided and cooperated rationally to realize the urban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thi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rban circular innovation system, and constructs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urban circular innovation system. Taking Jinan as an example, 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urban circular innovation system is carried out.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源环境约束下的京津冀区域循环型创新系统研究”(项目编号:15BJY058) 济南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研究——以济南为例”(项目编号:201202100)
【分类号】:F205;F299.2
【正文快照】: 如何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大课题。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系统研究城市循环型创新系统的专论,相关研究成果普遍缺乏城市区域一体化、循环社会与广义循环经济研究视角[1-4]。济南是国家第一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山东省重点培育的循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聂洪光;;生态创新理论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艳萍;;区域循环经济的生态动力主体建设研究[J];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蒋秀兰;沈志渔;;基于波特假说的企业生态创新驱动机制与创新绩效研究[J];经济管理;2015年05期

3 张韵;钟书华;;我国生态创新政策体系的价值取向及构成[J];科技与管理;2015年04期

4 蓝艳;陈刚;彭宁;;以环境标准推动技术创新迈向生态创新[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年05期

5 邹凡;彭靖里;谭海霞;;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与科技创新的关系及政策[J];云南科技管理;2013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聂洪光;中国能源消费增长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张天悦;环境规制的绿色创新激励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志永;李军利;董金彬;;循环型农业的发展模式探讨[J];科技资讯;2011年24期

2 吴妤,范秀荣;推动生态循环型小城镇建设,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科技导报;2005年01期

3 刘艳;赵玲玲;;大力构建循环型工业管理创新体系[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2期

4 张中霞;任杰;;河南省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思路研究[J];河南科技;2011年18期

5 张文红;施建军;陈森发;;循环型工业发展能力评价与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4期

6 王建明;彭星闾;;城市居民的循环型消费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消费经济;2007年01期

7 刘志;;循环型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J];科技信息;2006年09期

8 姜国刚;尚杰;;构建和谐社会与发展循环型农业分析[J];科技导报;2006年02期

9 易理强;张侠;周寅康;;循环型城市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06年05期

10 李军涛,Hiroshi Kise,Longyun Piao;基于最优载具排序的交换循环型载具排序系统[J];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淑阁;;关于建立“循环型农业”发展模式的思考[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杜华章;缪荣蓉;严桂珠;钱存来;;循环型农业建设的实践与探讨——以江苏省姜堰市为例[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吴妤;;推动生态循环型小城镇建设 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吴未;黄贤金;林炳耀;;循环型城市初探[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孙伟君;;建设内部循环型生态企业 和谐发展 共享未来[A];首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李长青;郑燕;;中国循环型城市发展探讨[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7 孙海光;孙雄宇;包伟徽;;发展循环型生态工业 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8年

8 邓启明;黄祖辉;;两岸循环型农业之发展比较与交流合作[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勇应辉;许博涵;张凤娥;;城乡统筹的循环型城镇产业规划实施路径探索[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小城镇与城乡统筹)[C];2013年

10 季明川;;循环型生态农业发展路径的思考[A];首届沂蒙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陈传武;湖北加快发展循环型石化产业[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周仲明;《循环型工业理论与实证研究》评介[N];河北日报;2010年

3 江苏省徐州市鼓楼区人民法院 张基奎;“内循环型”社会矛盾化解机制的构想[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霄楠;构建循环型发展模式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N];鹤壁日报;2012年

5 包国忠;准确定位 统筹规划 创建循环型企业[N];民主协商报;2013年

6 记者 金晓玲;沈阳将成为资源循环型城市[N];辽宁日报;2002年

7 邓启明;资源互补经验共享合则多赢[N];厦门日报;2006年

8 记者 马顺龙;武威市着力建设循环型产业体系[N];甘肃日报;2014年

9 花木嵯;青海:产业加速聚集 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沈俊霖;中日循环型城市论坛举行[N];青岛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芳;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罗涛;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管理文化创新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2 高世光;甘肃省张掖市循环型农业发展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3年

3 刘巍;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管理目标创新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4 曾江;北碚区循环型生态城市发展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5 刘伟娜;广东循环型工业企业管理标准整合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

6 崔飞;循环技术的应用和环境规制对循环型企业竞争力影响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7 徐文红;南京市优质安全循环型奶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116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4116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5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