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辽东湾香螺资源的分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3 08:09

  本文关键词:辽东湾香螺资源的分布研究 出处:《水产科学》2015年1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香螺 资源特征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辽东湾


【摘要】:2012年6月、8月、9月、11月对辽东湾海域香螺资源进行了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调查发现,香螺集中出现于旅顺老铁山水道附近海域及长兴岛与葫芦岛六股河连线海域。香螺的相对生物量与底层盐度微正相关,水深显著正相关;6月、8月、9月底层温度成实负相关,11月底层温度微正相关;香螺主要分布于石砾底和砂石底海域。
[Abstract]:In June 2012, August, September, September, the bottom trawl survey of the snail resources in Liaodong Bay was carried out on 4 voyages. The snail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waters near the Laotie Mountain waterway in Lushun and the sea areas connected with the Liugu River in Changxing Island and Huludao. The relative biomass of the snails is slightly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alinity of the bottom layer, and the water depth i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In June, August, September, there wa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bottom temperature and the temperature of the bottom layer. The snail mainly distributes in the gravel bottom and the sand bottom sea area.
【作者单位】: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学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行业科研专项(20145010) 农业部开放课题(SSCS-201204)
【分类号】:S932
【正文快照】: 香螺(Neptunea arthritica)属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科温水性大型螺类[1]。香螺为近岸贝类,多生活于泥沙质海底,幼虫可在潮间带岩礁间生活,栖息底质主要为泥质粉沙或粉砂质砂。栖息水深10~70cm,其中20~30 m处较集中。适温0~24℃,最适水温8~20℃。香螺栖息于盐度较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岩;侯林;周革;;香螺卵母细胞营养方式的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11期

2 侯林;高岩;邹向阳;毕相东;;香螺精子发生及精子超微结构[J];动物学报;2006年04期

3 李海涛;朱艾嘉;方宏达;董燕红;黄楚光;;蛾螺科、织纹螺科和细带螺科腹足类齿舌的形态学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0年04期

4 田莹;张素萍;常亚青;;黄渤海区蛾螺的齿舌研究[J];海洋科学;2009年10期

5 周学家,张玉玺,,刘信艺,王世信;山东近海香螺资源的分布研究[J];齐鲁渔业;1995年01期

6 吴耀泉;莱州湾脉红螺的分布及其壳高与体重的初步分析[J];海洋科学;1988年06期

7 蔡清海;香螺的资源保护措施及加工方法[J];中国水产;2001年10期

8 何晋浙;;香螺生物体内的微量元素分析及食用安全性[J];食品科学;2010年08期

9 陈琳;许高云;饶小珍;陈寅山;;香螺血清、肌肉和唾液腺凝集素凝集性能的初步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0年04期

10 刘修泽;郭栋;王爱勇;王彬;董婧;;辽东湾海域口虾蛄的资源特征及变化[J];水生生物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岩;香螺生殖生物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董长永;中国沿海蛾螺科5属10种的系统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应雪萍;孙胜安;陈美英;;瘤背石磺的精子结构[J];动物学报;2008年02期

2 贾海波;胡颢琰;唐静亮;黄备;毛宏跃;;2009年春季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的生态特征[J];海洋学研究;2012年01期

3 姚红伟;宋冠男;郭晋;高悦勉;;仿刺参精子形态与超微结构的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4 石敏;李海云;温山鸿;李娜;;杂色鲍精巢显微和超微结构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5 张虎;刘培廷;汤建华;朱孔文;张硕;;海州湾人工鱼礁大型底栖生物调查[J];海洋渔业;2008年02期

6 韩松;郑小东;李琪;于瑞海;;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精子超微结构和低温损伤电镜观察[J];海洋与湖沼;2010年04期

7 贾海波;胡颢琰;唐静亮;黄备;毛宏跃;王婕妤;魏娜;;南黄海大型底栖生物生态调查与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0年06期

8 类彦立;孙瑞平;;黄海多毛环节动物多样性及区系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2008年04期

9 施力光;荀文娟;岳文斌;杨茹洁;张春香;任有蛇;雷福林;;山羊精子发生不同阶段的显微与超微结构观察[J];激光生物学报;2010年04期

10 崔龙波,周雪莹,常国全;扁玉螺鳃的形态学研究[J];齐鲁渔业;1999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梁华;澳门路凼填海区湿地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及物种多样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2 王其翔;黄海海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张均龙;黄海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2年

4 彭松耀;黄东海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5 寿鹿;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谈艳苗;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组织凝集活性分析及一种C-型凝集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和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曲方圆;北黄海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隋吉星;山东省沿岸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韩松;金乌贼(Sepia esculenta)繁殖行为及交配模式的分子鉴定[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李来国;长蛸生殖系统组织学和精卵发生的细胞学研究[D];宁波大学;2010年

5 黎筠;紫石房蛤壳性状、摄食与消化系统及核DNA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林俊辉;台湾海峡及其邻近海域多毛类的大尺度分布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刘卫霞;北黄海夏、冬两季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8 张林林;管角螺摄食、生长及能量收支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9 王亚;小刀蛏性腺、胚胎及幼体发育研究[D];宁波大学;2012年

10 严娟;长江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D];上海海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志良;中国圆田螺生殖系统的初步研究[J];动物学报;1978年04期

2 侯林,程济民,侯圣陶,李国华,王秋雨;脉红螺消化系统的形态学研究[J];动物学报;1991年01期

3 柯才焕,李复雪;台湾东风螺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态的超微结构研究[J];动物学报;1992年03期

4 周永灿;耳河螺生殖器官和精子的形态学研究[J];动物学报;1996年04期

5 董长永;侯林;隋娜;张筠;王明昌;李研;;中国沿海蛾螺科5属10种28S rRNA基因的系统学分析[J];动物学报;2008年05期

6 王兰,堵南山,赖伟;长江华溪蟹精子发生过程中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研究[J];动物学报;1997年02期

7 王耀先,刘月英,张文珍;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螺类齿舌[J];动物学杂志;1984年04期

8 任厚川,郑曙明;大瓶螺精巢的显微结构研究[J];动物学杂志;1997年06期

9 高岩,侯林;香螺雄性生殖系统的显微结构研究[J];水产科学;2004年01期

10 饶小珍;陈寅山;柯佳颖;许友勤;;九孔鲍血清凝集素凝集作用的研究[J];水产科学;2006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曲向荣,张海荣,程全国;辽东湾湿地环境保护与资源持续利用对策[J];生态学杂志;2000年04期

2 张国清;梁维波;付卓;;辽东湾海蜇资源变化与环境及生物灾害性调查报告[J];齐鲁渔业;2005年09期

3 ;辽东湾海蜇资源保护管理实行“电子眼”监控[J];水产科学;2008年08期

4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董婧;王爱勇;刘修泽;;辽东湾海域涉海油田工程建设对生物资源的影响[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景奇;辽东湾北岸岸线变迁与土地资源管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181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4181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1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