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回顾与改进意见

发布时间:2018-01-16 05:18

  本文关键词:我国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回顾与改进意见 出处:《林业资源管理》201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森林资源调查 二类调查 改进


【摘要】:阐述了我国林业调查的分类,重点对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二类调查)的历史及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现行二类调查中存在的调查任务分类不清、调查手段落后、调查周期不同步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改进意见。
[Abstrac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lassification of forestry survey in China, and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history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forest resource planning and design survey (second class investigation),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existing investigation tasks in the current second class investigation is not clear.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of backward investigation means and asynchronous investigation cycl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
【分类号】:S757.2
【正文快照】: 1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历史回顾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开发林区和发展经济的需要,我国开展了颇具规模的森林资源调查,1951—1962年全国调查面积达29 499万hm2,其中森林经理调查10 690万hm2,地面资源调查6 271万hm2,航空资源调查1 312万hm2,航空视察和地面踏查11 226万hm2[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樊宝敏;中国林史学科的奠基人——纪念张钧成先生逝世一周年[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廖士义;我国林业指导方针浅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3 李吉跃,贾黎明,赵世华,袁明英;从科技文献看中国森林培育学50年之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年05期

4 方陆明;我国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解决方案的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吴超;;陈云与新中国林业建设[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张连辉;;新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早期探索——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前中国政府的环保努力[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4期

7 姚燕;;新中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当代中国史研究;2010年04期

8 王兰会;邹静韵;;林业职工工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9 古育平;李文斗;郭在标;;我国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和档案管理工作的历史发展特点、现状和对策措施[J];华东森林经理;2008年02期

10 胡杏飞;李文斗;毛行元;;我国林业基础数表的历史发展、现状和对策措施[J];华东森林经理;200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玉堂;森林资源空间数据集成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2 樊宝敏;中国清代以来林政史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3 俞国胜;干旱地区深栽造林技术装备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1年

4 伍启杰;近代黑龙江林业经济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5 张民侠;森林可持续经营法制保障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郑辉;中国古代林业政策和管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年

7 胡文亮;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歌;浅析梁希林业思想及其实践活动[D];河南大学;2011年

2 甯美妮;我国林权制度的历史考察及发展趋势探究[D];重庆大学;2011年

3 蔡磊;少数民族地区以村规民约为基础的社区森林资源保护[D];贵州大学;2006年

4 林瑞馨;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史分析[D];厦门大学;2007年

5 刘向龙;子午岭林区油松人工林综合培育技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李吉平;基于Web技术的森林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研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维;梁希的林业思想初探[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8 李安涛;我国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及国外的借鉴[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李佳茜;福建省尤溪县林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10 彭方有;基于FSC森林认证的千岛湖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光辉;森林资源调查方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应用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1998年03期

2 贾淑媛;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管理系统[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1998年04期

3 何齐发,蒋苏珍,宋辛森;江西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江西林业科技;2004年02期

4 彭彦柱,高海江;对森林资源一类清查和二类调查的比较分析[J];林业勘查设计;2005年01期

5 蔡敬旦;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统计软件介绍[J];四川林勘设计;1997年01期

6 李柏林,曲海红;二类调查野外数据存储技术的探讨[J];林业勘查设计;2003年02期

7 丁长春;海南省森林资源建档问题探讨[J];热带林业;1995年03期

8 姚荣江,何丙辉;“3S”技术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的应用前景[J];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03期

9 ;加速集体林资源二类调查[J];陕西林业;1996年05期

10 曾伟生,周佑明;森林资源一类和二类调查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赵惊奇;赵春飞;汪泽鹏;张全科;俞立民;窦建德;;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模式[A];宁夏林学会第二届林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1年

2 王长文;陈国林;牟惠生;;PDA在林业野外数据采集上的应用[A];中国林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祁英;;关于建立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技术路线的探讨[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4 李玉堂;唐允森;王军繁;牟惠生;;3S技术在吉林省第八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中的应用[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3 森林经理与林业信息化的新使命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通讯员 周友谊;大悟高质量推进森林资源二类调查[N];孝感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赵春光;满目青山春常在[N];延安日报;2008年

3 王祝雄 陈雪峰 张敏;加强森林资源监测促进林业快速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4年

4 记者 管炜;我市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工作全部完成[N];通辽日报;2007年

5 记者 董明 通讯员 李小平;我市森林覆盖率达62.62%[N];柳州日报;2010年

6 ;加强生态建设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N];西藏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林国忠;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方法的改进及监测体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许等平;基于嵌入式GIS的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5年

2 游晓斌;多遥感信息源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中适用性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3年

3 吴林巧;基于QuickBird影像的森林资源分类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周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技术新颁规定的应用与分析[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周宇飞;多专题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采集系统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陈春希;森林资源综合信息标准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7 查东平;基于平板电脑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关键技术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8 印红群;森林资源蓄积量监测模型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3年

9 刘兴生;县级森林资源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4317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4317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f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