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组件模型的地表水资源配置系统设计
本文关键词: 地表水资源配置 组件化 Horton编码 拓扑排序 出处:《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5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传统地表水资源配置系统往往针对特定的流域,缺乏扩展性和灵活性。将流域、水库、需水点、输水连接等水利要素分别抽象为组件,对河流采用Horton编码分级,使用拓扑排序和河流同步的方式解决水系网络的水力联系,以组件连接模式灵活地进行地表水资源模拟和优化配置,通用性高,扩展性强。新开发的系统可为水资源管理部门对生活用水、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生态建设等规划、设计以及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allocation system is often aimed at the specific river basin, lacks expansibility and flexibility, abstracts the water conservancy elements such as basin, reservoir, water demand point, water conveyance connection and so on into components respectively. The river is classified by Horton coding, the hydraulic connection of river network is solved by topological sorting and river synchronization, and the surface water resources are simulated and optimized flexibly by component connection mode. The newly developed system can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planning, design and management of domestic water, industrial productio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and so on.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水利厅;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1472289) 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201051)
【分类号】:TV213.4-39
【正文快照】: 近年来,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在国内外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水资源的规划、管理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1]。例如陈洁等[2]开发了适用于黄河治理业务的黄河水资源管理系统;王艳刚等[3]整合已有的水资源实时监控、污水监控等系统开发了覆盖承德市的水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原慧琳;汪定伟;;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拓扑排序新方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6期
2 王桂平;张帅;;LAOV网络及其拓扑排序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年03期
3 简明凯;徐振辞;;澳大利亚北澳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措施[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年04期
4 蔡治国,王光谦,魏加华;黄河流域水量调度的自校正控制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12期
5 仲志余;李文俊;安有贵;;三峡水库动库容研究及防洪能力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2010年03期
6 左其亭;论水资源承载能力与水资源优化配置之间的关系[J];水利学报;2005年11期
7 雷晓辉;王旭;蒋云钟;王浩;;通用水资源调配模型WROOMⅠ:理论[J];水利学报;2012年02期
8 雷晓辉;王旭;蒋云钟;殷峻暹;;通用水资源调配模型WROOM Ⅱ:应用[J];水利学报;2012年03期
9 王俊;;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人民长江;2012年21期
10 熊莹;陈力;黄艳;;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J];水资源研究;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圣钧;奉均衡;张海凤;;基于生态环境约束条件下的永州市城市发展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0年S1期
2 白祯;黄建国;;三峡库区护岸林主要树种的耐湿性和营养特性[J];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3 王天亮;;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粮食增产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年01期
4 阳蓉;;飞来峡水库库容有效系数分析[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5 汪霞;李志一;李跃文;;城市理水景观系统整体协同发展的理想模式[J];山西建筑;2008年13期
6 姜秋香;付强;王子龙;;三江平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7 王彬;但德忠;;水资源承载力内涵的新认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年07期
8 拓守恒;;陕南水资源的自适应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型设计[J];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05期
9 徐建新;张巧利;雷宏军;马喜堂;夏训峰;席北斗;;基于情景分析的城市湖泊流域社会经济优化发展研究[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3年02期
10 韦亚南;张琨;张宝雷;;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对沿线城市经济的影响[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董延军;蒋云钟;王浩;李杰;;南水北调中线供水实时优化调度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四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宋新山;王道源;严登华;薛冰;;不同情景下环渤海工业发展的水资源压力风险评价[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赵军凯;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规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汪霞;城市理水[D];天津大学;2006年
3 孙金辉;塔里木河水量统一调度及其对绿洲演化的影响[D];清华大学;2006年
4 丁雪华;干旱盐渍化灌区水资源动态预测与评价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7年
5 杨杰军;青岛市崂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6 吴腾;多沙河流水库自适应控制运用研究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9年
7 刘利;滨海缺水城市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8 王福林;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冯克鹏;宁夏水资源优化配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宁夏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嘉琪;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2 徐忠辉;昌平新城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D];清华大学;2010年
3 梁美社;基于虚拟水土资源贸易的区域农业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明成;河口岛屿型地区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胡敬鹏;都江堰灌区渠首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王永霞;呼和浩特市水资源优化配置及生态环境建设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7 蒋庆华;宁波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胡瑞;淮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D];郑州大学;2009年
9 胡珊;基于均衡发展的城市群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10 王志峰;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与优化配置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泽宁,索丽生;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进展[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2期
2 杨蕴敏;;论澳大利亚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7年06期
3 易令宇;考虑动库容的水库调洪计算方法浅析[J];湖南水利水电;2004年01期
4 汪亮;解建仓;张建龙;李建勋;;基于综合集成服务平台的动态水资源配置规划[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S1期
5 赫枫龄,刘磊,张孝志;用有向图法确定报表系统中的公式计算顺序[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3年36期
6 王明福;;基于AOV网的应用程序构建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06期
7 马伟勤;李涓子;金正晔;丁昆;;报表系统中依赖表格的重新计算算法[J];计算机工程;2006年13期
8 王桂平;张帅;;LAOV网络及其拓扑排序算法[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年03期
9 张爱清;莫则尧;;有向图并行计算中一种新的结点调度算法[J];计算机学报;2009年11期
10 顾寄南,张林搚,肖田元,张国胜;基于推理的有向图拓扑排序装配顺序规划及优化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游进军;水资源系统模拟理论与实践[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国兴;;三明市区地表水资源分析方法探讨[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7年02期
2 宁国庆;程云龙;朱晓伟;;扎鲁特旗地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7年08期
3 窦同文;张玉江;李传永;;淄博市地表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J];山东水利;2007年07期
4 徐沛林;王曙光;徐东风;;抚顺市地表水资源状况及分布特性浅析[J];东北水利水电;2008年12期
5 辛光;胡春芳;;长春市地表水资源分布与成因分析[J];农业与技术;2008年04期
6 周琳;周孝德;杨方廷;;基于灰色关联度的山西省地表水资源分析[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02期
7 李润田;关于地表水资源农业评价问题的初探[J];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01期
8 齐汉强;王清;;三江平原地表水资源[J];东北水利水电;1988年10期
9 刘作荣;黑龙江垦区的地表水资源[J];黑龙江水专学报;1994年04期
10 薛惠锋,岳亮,,郑书彦;陕北能源基地地表水资源持续利用的优化规划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键;;从宝山中心镇地表水资源的历史变迁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水利生态修复理论与实践论文集[C];2004年
2 李林;王振宇;秦宁生;;长江上游地表水资源变化及其影响因子研究[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陈干琴;庄会波;邹连文;宋秀英;刘群;;浅析人类活动对山东省地表水资源演变情势的影响[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林;张国胜;汪青春;时兴合;董立新;徐维新;;干旱气候对黄河上游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5 谢平;许斌;谭莹莹;胡彩霞;;变化环境下地表水资源评价方法研究综述[A];中国原水论坛专辑[C];2010年
6 燕双建;唐玲;宋尚波;;淄博市地表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趋势[A];山东水利科技论坛2006[C];2006年
7 孙国栋;文倚新;刘春燕;骆世娟;;江西省近40年地表水资源的诊断分析及趋势预测[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8 马金玲;尤平达;龚原;谢源源;;额尔齐斯河流域哈萨克斯坦境内地表水资源分析[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莲芳;李国学;;北京地区地表水资源问题与对策[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10 秦永胜;刘忠波;姜文松;姜梅;宋克瑞;;招远市地表水拦蓄利用规划技术研究[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建维 记者 贾红路;地表水不能随便用了[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市水务局;关于大庆市地表水资源科学调蓄与利用的报告[N];大庆日报;2008年
3 陆志勇;南通二棉循环使用地表水实现节能增效[N];中国纺织报;2008年
4 ;西引黄河水 东拦地表水 中部全方位实施生态水源涵养[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文志辉;吐鲁番水库容量将倍增[N];吐鲁番日报(汉);2011年
6 本报记者 张志敏;水务管理呼唤一体化改革[N];太行日报;2011年
7 张立峰;利用地表水灌溉增效益[N];北大荒日报;2010年
8 丹东市水利局;丹东市水资源公报[N];丹东日报;2009年
9 辽宁省水利厅发布;辽宁省水资源公报[N];辽宁日报;2007年
10 辽宁省水利厅发布;辽宁省水资源公报[N];辽宁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李艳峰;湖北省地表水资源的规划性保护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8年
2 张玉江;淄博市地表水资源分析[D];河海大学;2007年
3 褚桂红;涝河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0年
4 徐桂民;大沽河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研究[D];济南大学;2013年
5 江阿源;地表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6 张炜;数字流域平台上人类活动对地表水资源的影响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4432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443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