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洲湾北部海域春季渔业资源的群落结构特征
本文关键词: 海州湾北部海域 渔业资源 群落结构 出处:《渔业科学进展》2014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根据2012年5月(春季)在海洲湾北部海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该海域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51种(鱼类33种、甲壳类14种、头足类4种),平均渔获量为24.59 kg/h。优势种类主要为尖海龙(Syngnathus acus)、方氏云溭(Pholis fangi)和戴氏赤虾(Metapenaeopsis dalei)。渔业生物群落的种类丰度指数D在1.400 3.255之间,平均为2.471;多样性指数H′在0.492 2.309之间,平均为1.857;均匀度指数J′在0.182 0.713之间,平均为0.596。本次调查出现鱼类种数比20世纪80年代记载的鱼类150种大幅降低;甲壳类、头足类比相关调查显示甲壳类19种、头足类6种的结果也有所降低。主要经济鱼类个体质量和数量减少,小型低价值鱼类及戴氏赤虾逐渐成为优势种,且未发现经济鱼类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这可能与过度捕捞或其他人为活动扰动有关。
[Abstract]: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fishery resources in the northern sea area of Haizhou Bay in May 2012 (spring), the community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fishery resources in this area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51 species of fishery resources (33 species of fish) caught in this area. There are 14 crustaceans and 4 cephalopods, with an average catch of 24.59 kg / h. The dominant species are Syngnathus acusa, Pholis fangii and Metapenaeopsis daleii. The species abundance index of the fishery community is between 1.400 and 3.255. The average is 2.471; the diversity index H'is between 0.492 and 2.309, with an average of 1.857; the evenness index J'is between 0.182 and 0.713, with an average of 0.596.The number of fish species in this survey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150 species recorded in 1980s; crustaceans, The results of cephalopod analogies showed that 19 crustaceans and 6 cephalopods decreased. The individual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major economic fish decreased, and small and low value fish and red shrimp gradually became dominant species. Trichiurus lepturus was not found, which may be related to overfishing or other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
【作者单位】: 山东省海洋生态环境与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山东省海洋资源与环境研究院;
【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5036-07)资助
【分类号】:S9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唐峰华;沈新强;王云龙;;海州湾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的动态分析[J];水产科学;2011年06期
2 单秀娟;李忠炉;戴芳群;金显仕;;黄海中南部小黄鱼种群生物学特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J];渔业科学进展;2011年06期
3 吕振波;李凡;曲业兵;张焕君;徐炳庆;王田田;;2010年夏季黄河口及邻近海域鱼类群落多样性[J];渔业科学进展;2013年02期
4 李涛;张秀梅;张沛东;黄国强;;山东半岛南部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群落结构的季节变化[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Z1期
5 章守宇;张焕君;焦俊鹏;李曰嵩;朱孔文;;海州湾人工鱼礁海域生态环境的变化[J];水产学报;2006年04期
6 蔡立哲,洪华生,黄玉山;香港维多利亚港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时空变化[J];海洋学报(中文版);1997年02期
7 吕振波;李凡;徐炳庆;王波;;黄海山东海域春、秋季鱼类群落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12年02期
8 苏巍;薛莹;任一平;;海州湾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的时空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中国水产科学;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鹏;;微生物法在大伙房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2 王鹏;;底栖动物评价大伙房水库源区水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2期
3 张伟;李纯厚;贾晓平;陈丕茂;方良;;不同材料人工鱼礁应用效果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4 郑环;;云龙湖水环境现状评价及其生态修复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5期
5 芦冬涛;武坚锐;彭秀英;;晋城市丹河水体中氮利用细菌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5期
6 白东清;穆祥兆;李玉华;任东悦;吴旋;宁博;;3种药物对斑节对虾仔虾的毒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6期
7 张时珍;;地表水生态环境的浮游生物监测与评价[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8 于力,南条吉之,石飞裕,耿春梅,王霞,孙福生,朴春植,刘迟,李迎赞;松花湖水体富营养化状况的监测与评价[J];北方环境;2004年04期
9 张宗祥;;泰州溱湖湿地浮游藻类的群落结构及与水质的关系[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7期
10 谢进金,许友勤,陈寅山,戴聪杰,陈朝阳;晋江流域水质污染与浮游动物四季群落结构的关系[J];动物学杂志;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杨刚;胡瑾;;洪泽湖藻类监测与“水华”预警模式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2 严平川;汪庆华;朱耀祖;;m⑺自坪狻八背梢蚍治鲇肟刂拼胧┨教諿A];河湖水生态水环境专题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孔俊文;;佛山市高明地区部分水库富营养化特征分析[A];水生态监测与分析论文集[C];2008年
4 周绪申;罗阳;户超;;南水北调中线京石段调水期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A];中国水文科技新发展——2012中国水文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2年
5 王学锋;李纯厚;贾晓平;蔡文贵;;重金属污染对鱼类的胁迫效应研究进展[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黄梓荣;;广西钦州茅尾海游泳生物种类组成和资源密度的分布[A];热带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广东海洋湖沼学会、第七届广东海洋学会会员代表大会论文及摘要汇编[C];2013年
7 何冬琼;于飞;张秋劲;刘佳;徐亮;;龙泉湖浮游植物群落分布及季节变化[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马宝珊;异齿裂腹鱼个体生物学和种群动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蔡立哲;河口港湾沉积环境质量的底栖生物评价新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3 张培玉;渤海湾近岸海域底栖动物生态学与环境质量评价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4 冯蕾;二种海水轮虫(B. plicatilis & B. urceus)实验种群动态和种间竞争对UV-B辐射增强的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5 陈应华;大亚湾大辣甲南人工鱼礁区的生态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6 刘勇;长江口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及日本刺沙蚕生物能量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寿鹿;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生态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8 徐勤增;牡蛎壳人工礁生态效应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年
9 任贻超;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Selenka)养殖池塘不同混养模式生物沉积作用及其生态效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君;循环水养殖池塘浮游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李科;广州石门国家森林公园唐鱼生境研究和保护生物学对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3 杨小林;株树桥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证及水质生物学评价[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4 刘光华;北运河下游湿地大型底栖动物研究及水质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祁春;沉水植物—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水源地修复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6 范灿鹏;BDE-47及电子垃圾拆卸区土壤底泥浸出液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D];暨南大学;2011年
7 杨寅;基于NRDA的海洋溢油生态损害评估方法探讨及案例分析[D];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2011年
8 郭翠;重金属离子Cu对坛紫菜叶状体和丝状体的毒性效应[D];汕头大学;2011年
9 高鹰;海水铜铅及环境因子对菲律宾蛤仔生物标志物的影响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10 张珊珊;基于大型底栖动物的小清河口沉积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建立[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鑫华,吴鹤洲,徐凤山,赵紫晶,叶懋中;黄、渤海沿岸水域游泳动物群落结构时空格局异质性研究[J];动物学报;1994年03期
2 唐峰华;沈新强;王云龙;;海州湾附近海域渔业资源的动态分析[J];水产科学;2011年06期
3 高爱根;杨俊毅;曾江宁;寿鹿;廖一波;徐晓群;陈全震;胡锡钢;;海州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J];海洋学研究;2009年01期
4 邓景耀,金显仕;莱州湾及黄河口水域渔业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J];动物学研究;2000年01期
5 张波;唐启升;;渤、黄、东海高营养层次重要生物资源种类的营养级研究[J];海洋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6 程军利;张鹰;张东;刘吉堂;陈双双;;海州湾赤潮发生期生态环境要素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7 张衡;陆健健;;鱼类分类多样性估算方法在长江河口区的应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8 潘雪峰;张鹰;张东;刘吉堂;;海州湾圆筛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年01期
9 孙道元,陈木;小头虫作为有机质污染指示生物的调查研究[J];环境科学;1978年01期
10 罗秉征,卢继武,兰永伦,黄颂芳,朱德林,孔祥雨;中国近海主要鱼类种群变动与生活史型的演变[J];海洋科学集刊;1993年0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圣法;东海大陆架鱼类群落生态学研究—空间格局及其多样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波;中国近海食物网及鱼类营养动力学关键过程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区又君;;保护渔业资源应成为一项系统工程[J];中国渔业经济;2001年04期
2 唐建业;黄硕琳;;东黄海渔业资源共同养护与开发研究(英文)[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3年S1期
3 田庆林;李双来;;洋山港航道工程水下炸礁对渔业资源的影响[J];水道港口;2006年02期
4 杨文磊;;淅川县启动丹江口水库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J];渔业致富指南;2006年10期
5 李俊;;山湖水库的渔业资源及其利用[J];水利渔业;2007年06期
6 任敏;刘莲;陈丹琴;秦铭俐;钱贤丰;;条帚门航道工程水下炸礁对渔业资源的影响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2008年S1期
7 ;黑龙江省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J];黑龙江水产;2010年03期
8 ;全球渔业资源严峻 各国相继出台措施保护[J];甘肃畜牧兽医;2013年05期
9 侯文礼;金岚;徐锐贤;李风筠;陈志仁;李多元;王显久;刘伟;;第二松花江渔业资源遭受破坏主要原因的初步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3期
10 薛强;;辽东半岛海岸带渔业资源类型划分及合理利用[J];海洋与海岸带开发;199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叶泉土;张壮丽;;福建海洋捕捞与渔业资源状况概述[A];中国鱼类学会2008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侯英民;;修复渔业资源 实现良性循环[A];山东省海洋经济技术研究会2005年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唐议;邹伟红;黄硕琳;;我国渔业资源养护与管理的法制进程[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1)[C];2008年
4 方良;李纯厚;张伟;;挪威渔业资源及其管理的发展概述[A];2007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暨水产微生态调控技术论坛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5 林光纪;;我国渔业资源税初步研究[A];2007‘中国渔业经济专家论坛——渔业增长方式转变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李文抗;宋文平;乔延龙;;渤海渔业资源新管护体系的初步探讨[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乔延龙;宋文平;李文抗;贾磊;;渤海湾渔业资源的现状及其可持续利用制约因素[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周欣超;TAN Shuangpeng;;“南海渔业资源养护与开发”会议综述[A];《中国海洋法学评论》2012年卷第2期[C];2012年
9 李纯厚;贾晓平;吴洽儿;刘永;齐占会;孙典荣;林琳;;中国渔业资源标准化现状及标准体系初步研究[A];中国水产学会渔业资源与环境分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戴天元;刘勇;刘U,
本文编号:1540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540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