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测度研究——以中部地区城市宜昌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8-03-14 16:22

  本文选题:流域水资源 切入点:生态补偿 出处:《求索》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是对流域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行为的一种利益驱动机制、鼓励机制和协调机制。利用AHP方法构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测度指标体系,并对中部地区城市宜昌市2005-2012年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的社会效率、经济效率、生态效率、文化效率、政治效率及综合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总体上生态补偿效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生态效率较高,文化效率和政治效率相对较低。依据中部地区实际情况,需要加快制定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条例,成立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建立上下游协商制度,实行补偿方式多样化,鼓励流域生态补偿协会组织的建立与参与,充分发挥社区的载体作用。
[Abstract]: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watershed water resources is a benefit driving mechanism, encouragement mechanism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for the behavior of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the basin. The AHP method is used to construct the index system for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water resources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n river basins. The social efficiency, economic efficiency, ecological efficiency, cultural efficiency, political efficiency and comprehensive efficienc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Yichang City, a city in the central region of China, from 2005 to 2012 are analyzed empirically. On the whole, the efficiency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on the rise, among which the ecological efficiency is high, the cultural efficiency and political efficiency are relatively low.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central region, it is necessary to speed up the formulation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regulations for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established, consultation system between upstream and downstream should be set up, compensation methods should be diversified, and the establishment and participation of watersh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ssociations should be encouraged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carrier role of communities.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中国农村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究——基于中南三省8地的定点分析”(2013RW033)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障研究”(14JZD014)
【分类号】:TV213.4;X3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长健;邵江婷;阮晓毅;;完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契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2 黄初龙;章光新;杨建锋;;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J];资源科学;2006年02期

3 李云驹;许建初;潘剑君;;松华坝流域生态补偿标准和效率研究[J];资源科学;2011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初龙;;福建省泉州市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2 黄初龙;;基于指标体系的福建省水资源供需趋势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2期

3 魏素娟;张钰;;基于AHP法对甘肃内陆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1期

4 孙海艳;李凤博;方福平;徐春春;周锡跃;;梯田水稻生态补偿机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5 刘尊梅;韩学平;;基于生态补偿的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构建[J];商业研究;2010年10期

6 吕丹;;循环经济标准化管理指标体系新论[J];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08期

7 鄢勇飞;朱顺应;王红;朱凯;辛文慧;王延峰;;基于物元分析法的火车站交通影响评价模型[J];城市交通;2008年06期

8 李岩;;论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对经济转型的作用[J];当代经济;2009年03期

9 周惠成;丛方杰;;大连市水基系统健康多目标模糊评价[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5期

10 周惠成;丛方杰;;基于指标权重可靠性分析的大连市水基系统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金欢;;松华坝饮用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探讨[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2 童绍玉;;云南省水资源短缺评价及其空间差异分析[A];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2012年

3 周一虹;赵雷刚;;基于环境重置成本法的流域生态补偿价值计量方法研究——以黄河流域(兰州段)为例[A];中国会计学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宾;水资源系统“易”理论构建与SD仿真实证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邓履翔;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杨杰军;青岛市崂山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4 谢洪波;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及污染预警研究[D];长安大学;2008年

5 王云霞;北京市生态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6 陈江;基于多指标体系的呼和浩特平原地下水可持续性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2年

7 丁长琴;中国有机农业发展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8 丛威;我国煤炭产能调控动力机制及模式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9 桂春雷;基于水代谢的城市水资源承载力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

10 于金娜;黄土高原地区造林补贴标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于利涛;基于GIS的黄河三角州浅层地下淡水资源的脆弱性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江英;中国农业水资源供给的时空格局[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丹丹;土地资源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宝岚;我国农业生态补偿融资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韩茜;河北省农业生态环境补偿问题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8 楚文海;脆弱生态约束下典型喀斯特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贵州大学;2007年

9 黄滟;昆明市市区医院用水规律及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10 蒋庆华;宁波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鹰,王克林,蓝万炼,齐恒;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J];地理学报;2004年05期

2 戴其文;赵雪雁;;生态补偿机制中若干关键科学问题——以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地生态系统为例[J];地理学报;2010年04期

3 赵翠薇;王世杰;;生态补偿效益、标准——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地理研究;2010年04期

4 徐健;崔晓红;王济干;;我国生态补偿现状的模糊综合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4期

5 周晓虹;正当性、合理性和现实性——世贸组织法中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和差别待遇[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2年04期

6 陈琳;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段晓男;;条件价值评估法在非市场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6年02期

7 赖力;黄贤金;刘伟良;;生态补偿理论、方法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8年06期

8 李晓光;苗鸿;郑华;欧阳志云;肖q,

本文编号:16119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6119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99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