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湘西州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3-28 11:09

  本文选题:少数民族 切入点:民俗文化 出处:《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01期


【摘要】: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湘西州少数民族聚居区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进行了较为客观、科学的分析与评价,针对当前生态旅游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可以为我国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促使湘西州旅游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
[Abstract]: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method, this paper makes a comparatively objective, scientif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folk culture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minority areas of Xiangxi prefecture, and puts forward some effective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 at present. The aim is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rational exploitation of the ecological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folk culture of minority nationalities in our country, and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Xiangxi Prefecture.
【作者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生科学院;
【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立项资助项目(2010YBA067)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罗永常;;原生态民俗旅游开发的理念、目标与对策——以黔东南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7年05期

2 李志勇;于萌;;旅游发展、生态生产力与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3 毛笑文;;生态旅游是甘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王亚欣;;生态脆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思考——以内蒙古额济纳旗旅游开发为例[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付景保;;西南民族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战略的选择——基于SWOT的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昀;陈学林;;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0期

2 徐燕;陆仙梅;吴再英;陈洪智;石贤昌;;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3 吕振芝;;浅析生态旅游营销中的环境保护意识[J];经营管理者;2013年09期

4 杨昌勇;王元鲲;袁峥;王丹竹;;黔西南州原生态民族文化旅游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3年04期

5 曹昀;陈学林;黄齐;罗青;;甘肃省生态旅游资源类型及特征[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09年04期

6 徐燕;陆仙梅;吴再英;陈洪智;石贤昌;;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英文)[J];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2011年03期

7 李松涛;;“原生态”理念下体育教学模式的构建[J];教学与管理;2012年18期

8 李辉;;旅游产品差异化与原生态旅游产品的差异化开发[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9 张丽君;吴俊瑶;;阿拉善盟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民族研究;2012年02期

10 李天雪;胡珊珊;;个旧市民族旅游资源开发路径探析——兼论民族地区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J];红河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彦松;生态脆弱地区社区参与式旅游的社区共享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耿亮;土家族民族特色饮食产业发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林大任;西江苗寨旅游开发差异化策略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4 赵轩;贵州威宁白碗窑传统陶瓷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高鑫;国家、市场与地方共同体博弈下的生态移民政策评估[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6 孟祥彪;“原生态”热潮的审美文化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7 胡珊珊;民族旅游开发与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8 王萌;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生态旅游发展探析[D];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3年

9 赵长磊;生态民俗学视角下上林布努瑶族猴鼓舞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10 吴俊瑶;阿拉善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如松;循环经济建设的产业生态学方法[J];产业与环境(中文版);2003年S1期

2 曹宇,欧阳华,肖笃宁,陈高;额济纳天然绿洲景观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J];地理研究;2005年01期

3 毛笑文;巴爱军;;甘肃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对策[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邓敏文;侗族文化保护村的建设与经营[J];贵州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5 罗永常;;关于贵州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几个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6 龚新,邓挺,宋立生;发展生态旅游的思考[J];河南科学;2002年04期

7 杨锐;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J];旅游学刊;2003年05期

8 罗永常;;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利益保障机制[J];旅游学刊;2006年10期

9 罗永常;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郎德村为例[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高科;佘晶晶;;近二十年中国宗教旅游研究述评[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魏延军,云利波,贾利;浅议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01期

2 彭立圣;牟瑞芳;;层次分析法在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3 唐德彪;罗毅;;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探讨——以恩施州土家族民俗文化为例[J];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4 梁平;;青藏高原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分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0年16期

5 敖惠修,夏汉平,刘世忠,何道泉,任海;韶关市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构想[J];热带地理;2001年04期

6 毛启明;开发江西生态旅游资源的思考[J];科技广场;2003年07期

7 李冰,陈义彬;论梅州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J];宿州师专学报;2003年04期

8 吴楚材,张朝枝;科学地探索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吴楚材教授访谈录[J];社会科学家;2000年04期

9 潘宝明;潘晨;;论江苏生态旅游资源的培育与开发(续)[J];江苏政协;2000年06期

10 田喜洲;;关于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的深入分析[J];林业经济问题;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立群;;浅论甘肃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与创新[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产业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党红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模式浅析[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3 任淑华;王胜;汪立;;舟山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A];2009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姚海波;;涠洲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措施[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5 冉景丞;;茂兰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与自然资源保护[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6 田红;;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重在保护——以山东省为例[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7 杨学武;;开发江河源生态旅游资源是振兴玉树经济的突破口[A];“西部大开发 我们怎么办”——青海省统计有奖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0年

8 黎向东;;开发广西的生态旅游资源[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郭晋杰;焦艳丽;;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模式及海岛旅游业路径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潘志伟;;浅析西部地区生态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相关对策[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霞;杨柳青:重塑民俗文化重镇[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袁亮 罗军;四川率先建立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3 高文化;古丈发展生态旅游经济的战略思考[N];团结报;2005年

4 潘国雄;生态旅游托起苗乡的希望[N];贵州日报;2008年

5 阎继红 杜 军;加强生态旅游建设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N];济南日报;2005年

6 唐玲;发展黔南州生态旅游及加强森林、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建议[N];贵州政协报;2008年

7 周学明;肃南原生态旅游品牌活力四射[N];张掖日报;2008年

8 谢倩;重庆:重新整合景区资源发展生态游[N];中国旅游报;2007年

9 赵万山;汉中建设五大精品旅游区[N];中国旅游报;2008年

10 赵曦;开发旅游商品 山东吃准民俗文化[N];消费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茂祝;伊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2 胡绿俊;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分类及其开发经营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3 陈志奎;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张昕;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合理配置[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5 石金莲;北京市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6 钟泓;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方怀龙;西藏林芝地区生态旅游资源区划与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赵庆建;河北省水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周宝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1年

10 乐毅;锰资源经济利用与安全保障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旖恩;生态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2 吴文才;贵州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余美珠;福建省森林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薛剑;耕地后备资源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5 邹全民;潍坊市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冯书春;环境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7 付诚;生态旅游资源经营权转让的绩效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8 王潇雅;西北地区生态旅游资源的法律保护[D];长安大学;2012年

9 王妍;四川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和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葛晓燕;山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76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676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0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