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生态文明”战略机遇期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创新研究——以我国世界遗产地为例

发布时间:2018-04-26 09:47

  本文选题:体育健身 + 体育旅游 ; 参考:《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年12期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以我国世界遗产地为例,对"生态文明"战略机遇期我国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创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世界遗产地具有丰富的体育健身旅游资源,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为发展体育健身旅游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但在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过程中存在重开发、轻保护;重基础设施建设、轻科学研究;制衡机制失衡;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基于此,课题组从实现我国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的生态环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和谐统一的研究视角出发,提出实现"生态文明"战略机遇期我国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创新的发展策略,即:构建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机制、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行政依法治理保障体系、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行政管理体系和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旨在为我国世界遗产地体育健身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创新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的参考。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expert interview, taking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of Chin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nd fitness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innov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period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abundant sports and fit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China, which provide a good spa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fitness tourism in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exploi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sports and fit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world heritage areas,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emphasis on exploitation, light on protection; emphasis 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light on scientific research; imbalance of checks and balances mechanism; lack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and so on. Based on this, the research group starts from the research angle of realizing the harmony and unity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ic benefit and social benefit of the exploitation of sports and fit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world heritage areas of our countr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ing strategies of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 the resources of sports fitness tourism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eriod of realizing the strategic opportunit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at is, constructing the mechanism of exploi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sports and fit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world heritage areas. Development of Sports and Fitness Tourism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World Heritage sites The administrative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exploit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sports and fit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valu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sports fitness 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world heritage site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and fitness tourism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novation in China's World Heritage sites.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体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所;南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嘉兴学院体军部;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6BTY035)
【分类号】:X32;F592;G80-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欣;旅游资源开发的时代演进及发展趋势浅析[J];旅游科学;2000年02期

2 李三强,朱发刚;试论旅游资源开发道德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术探索;2000年06期

3 ;浙江林学院举办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东西部公务员对口培训班[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4 张锋;西北省区旅游资源开发刍议[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赵宏利;柴达木主要自然旅游资源开发及评价[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2年06期

6 吴树良;茶业旅游资源开发别有洞天[J];茶叶机械杂志;2002年04期

7 普国安;云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初探[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8 李三强;论旅游资源开发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龙晓勤,唐泰,覃一;西部旅游资源开发切忌盲目性——访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年03期

10 俞凯,张广威;广西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条件分析[J];广西经贸;200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树枫;;崂山旅游资源开发之我见[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2 黄万堂;葛丽君;;甘肃地学旅游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郝彬彬;;贵州民族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4 乔玉良;;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城市旅游资源开发[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技术应用交流会论文文集[C];2004年

5 江璐明;张虹鸥;金利霞;;广州南沙地区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任青萍;;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7 徐金发;张淑珍;;洞穴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刍议[A];全国第十一届洞穴大会学术论文集[C];2005年

8 付健;;我国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中,农村少数民族参与权之分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9 石惠春;刘春莲;;兰州市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初探[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熊康宁;殷红梅;;喀斯特旅游资源开发的民族心理意识与人地关系效应——以贵州龙宫地区为例[A];区域旅游开发与崂山风景区可持续发展[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谢利江;整体规划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做好旅游资源开发[N];张掖日报;2013年

2 林峰;旅游资源开发与融资运作[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新疆自治区环保局;旅游资源开发要以环境保护为前提[N];科技日报;2000年

4 吴家良;谈西部旅游资源开发之路[N];云南政协报;2000年

5 陈宝明;创新思维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N];华东旅游报;2007年

6 记者 周爱玲;我市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N];酒泉日报;2006年

7 赵继伟;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旅游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工作调研[N];陇南日报;2007年

8 凤银翠;论安徽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续)[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8年

9 廖慕杰;如何加快旅游资源开发?[N];咸宁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刘佳;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受肯定[N];黄石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天娜;黄山市旅游资源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4年

2 母涛;论旅游资源开发与四川经济发展[D];四川大学;2006年

3 依绍华;私营部门介入中国旅游资源开发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王薇华;海口火山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庞林;成都市生态环境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丛;海洋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战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7 钟泓;漓江流域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娜;推进我国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春莹;我国旅游资源开发的伦理审视[D];中南大学;2006年

3 何烨;萍乡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4 王睿;云南跨界旅游资源开发管理模式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5 蒋年成;永嘉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锡林;旅游资源开发对牧区社区影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7 赵鹏;泰安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8 蔡晓光;红色文化与环渤海区域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6年

9 马学宇;荆门市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10 王伟;公共性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政府规制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054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8054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08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