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中高原小流域雨洪资源有效利用试验研究
本文选题:小流域 + 取水工程 ; 参考:《水利水电技术》2014年01期
【摘要】:以拦沙坝式山溪取水工程为例,对黔中高原小流域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小流域大雨和暴雨发生频率高,雨洪资源利用潜力大,暴雨洪水过程具有陡涨缓落特征,能够维持较长的引水时间,有利于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
[Abstract]: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ain and flood resources in small watershed of central Guizhou Plateau was studied by taking the sand dam type mountain stream water collection project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instorm and rainstorm occurrence frequency is high in the small watershed, and the potential of rainstorm resources utilization is great. The rainstorm flood process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ep rise and slow fall, and can maintain a longer diversion tim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ain-flood resources.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1030)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分类号】:TV213.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王腊春;史运良;;西南喀斯特山区三水转化与水资源过程及合理利用[J];地理科学;2006年02期
2 史运良,王腊春,朱文孝,苏维词,李坡;西南喀斯特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J];科技导报;2005年02期
3 张兴奇;秋吉康弘;王腊春;;栏栅式山溪取水工程取水特性的试验研究[J];水利水电技术;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立清;何忠富;;底栏栅坝在巴基斯坦水电站中的应用[J];东北水利水电;2010年02期
2 刘贤赵;李嘉竹;宿庆;王春芝;李希国;;基于集中度与集中期的径流年内分配研究[J];地理科学;2007年06期
3 蒙海花;王腊春;苏维词;霍雨;;基于落水洞的岩溶半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J];地理科学;2009年04期
4 李阳兵;王世杰;程安云;李卫海;罗光杰;;基于网格单元的喀斯特石漠化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10年01期
5 温煜华;王乃昂;朱锡芬;张华安;马宏伟;陈立;;天水及其南北地区地热水水化学特征及起源[J];地理科学;2011年06期
6 何仁伟;刘邵权;刘运伟;;基于系统动力学的中国西南岩溶区的水资源承载力——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1年11期
7 阿达来提;侯杰;;溢流丁坝在天南维其克引水枢纽中的应用研究[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9年04期
8 王尚彦;王明章;杨胜元;;开发利用岩溶地下水 为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J];贵州地质;2006年04期
9 朱文孝;李坡;贺卫;张燕;李怀珍;;贵州喀斯特山区工程性缺水解决的出路与关键科技问题[J];贵州科学;2006年01期
10 王腊春;史运良;;西南喀斯特峰丛山区雨水资源有效利用[J];贵州科学;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苏维词;;贵州喀斯特山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2 李欣欣;戴长雷;孙思淼;;渗渠取水试验研究进展[A];寒区水科学及国际河流研究系列丛书2·寒区水循环及冰工程研究——第2届“寒区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黄英;;喀斯特地区突发性地下水污染事故分析——以云南省嵩明县喷水洞泥磷污染为例[A];中国水利学会2008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陶宗全;;浅谈安哥拉社会住房项目取水工程[A];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11)[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蒙海花;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岩溶水文水资源响应[D];南京大学;2011年
2 杜大仲;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3 万五一;长距离输水系统的非恒定流特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穆祥鹏;复杂输水系统的水力仿真与控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伟;内河水域取水工程船撞概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雷;大变幅水位水源泵站取水方式及优化运行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兰岚;中国西部生态脆弱区的空间格局及其现状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练启仙;贵州花江峡谷砂仁等主要经济植物真菌病害种类调查及药剂筛选[D];贵州大学;2006年
5 范荣亮;喀斯特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及调控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6 刘珂林;贵州喀斯特小流域水资源评价[D];贵州大学;2007年
7 魏鹏;喀斯特地区参与式农村社区发展与水土流失及石漠化防治[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大军;西南岩溶山区典型小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9 刘力阳;表层带喀斯特(泉)水资源评价方法与管理对策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10 吴未;贵州省水安全评价及生态水资源库脆弱度分析[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腊春,许有鹏,张立峰,史运良,汪文富;贵州普定后寨地下河流域岩溶水特征研究[J];地理科学;2000年06期
2 张永勤,缪启龙,何毓意,彭补拙;区域水资源量的估算及预测分析——以南京地区为例[J];地理科学;2001年05期
3 李阳兵,侯建筠,谢德体;中国西南岩溶生态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2002年03期
4 李阳兵,王世杰,容丽;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危机与反贫困的可持续发展文化反思[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5 万洪涛,杨勇,史运良;典型喀斯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贵州省普定后寨河流域为例[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3期
6 姜兆雄,李英;长江上游和西南诸河水资源特点及可持续供水[J];水利水电快报;2001年23期
7 陈家琦,钱正英;关于水资源评价和人均水资源量指标的一些问题[J];中国水利;2003年21期
8 杨明德,梁虹;峰丛洼地形成动力过程与水资源开发利用[J];中国岩溶;2000年01期
9 王腊春,史运良,汪文富,杨勇,陈洪元;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区划——以贵州普定县后寨河流域为例[J];中国岩溶;2000年01期
10 苏维词;贵州喀斯特山区的土壤侵蚀性退化及其防治[J];中国岩溶;2001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苑宝忠;常宇峰;;二龙山水库雨洪资源有效利用的分析与研究[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08年02期
2 杨军生;利用雨洪资源 促进水利发展[J];山西水利科技;2004年03期
3 张凤林;科学利用雨洪资源是解决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重要举措[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1期
4 李学军;;滦南县雨洪资源利用浅析[J];河北水利;2010年08期
5 魏智敏;关于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的几个问题[J];河北水利水电技术;2001年03期
6 郭永辰;综合利用城市雨洪资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4年06期
7 赵平;科学利用雨洪资源 解决坝上水少问题[J];河北水利;2003年10期
8 韩德庆,宋滨湘,刘明;肇州县雨洪资源利用可行性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年04期
9 王磊;;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方法探讨[J];山西水利;2009年03期
10 于险峰,刘玉珍;浅谈辽宁省的雨洪资源利用[J];中国水土保持;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崇惠;黄秀英;;漳河水库雨洪资源利用研究[A];现代科技与湖北新型工业化——第二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3年
2 方崇惠;;雨洪资源利用中洪水分期方法与效果[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水利分会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常前发;;谈矿产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刘林霞;;湖北省雨洪资源利用的思考[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孙传生;李涛;李春华;田立生;;长春市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探讨[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8年
6 辛明印;;本钢矿山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实践与思考[A];中国金属学会2003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2)[C];2003年
7 刘林霞;;对湖北省雨洪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思考[A];第三届湖北省科技论坛气象分论坛暨2005年湖北省气象学会学术年会学术论文详细文摘汇集[C];2005年
8 刘林霞;高正旭;;开发利用雨洪资源,促进湖北经济发展[A];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9 陈吉凤;;池潭水库电站雨洪资源利用研究[A];福建省第十一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尤爱菊;韩曾萃;张扬波;郭磊;;钱塘江河口水资源供需分析及有效利用对策[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倪金凤;宁夏“新规”:超额取水将加倍收取水资源费[N];华兴时报;2008年
2 记者 路经波;我市将分批封闭地下水取水工程[N];本溪日报;2011年
3 温江水;雨洪资源利用要结合实际创新机制[N];中国水利报;2011年
4 杨少俊;发达国家的雨洪资源利用[N];中国水利报;2010年
5 粤水婷;善待雨洪资源 水害可变水利[N];中国信息报;2007年
6 陆璐;寻找大庆水资源新增长点[N];大庆日报;2008年
7 王平;有效利用社区文化资源[N];中国文化报;2001年
8 ;安徽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办法[N];安徽日报;2008年
9 YMG记者 徐中华 实习生 王立锋 通讯员 黄昕;城市水资源管理纳入正规[N];烟台日报;2009年
10 ;市水利局负责人就《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有关内容记者问[N];开封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郑德凤;雨洪资源与地下水资源联合调控理论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涂向阳;基于生态环境需求的雨洪资源存储和开发模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勇;北京平谷地区地下储水空间雨洪资源利用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刘中培;大连市地下储水空间雨洪资源利用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陈守珊;城市化地区雨洪模拟及雨洪资源化利用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郝玉伟;济南市城区雨洪模拟及雨洪资源利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杨惠娟;我国西北地区农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6 刘佳;采煤沉陷区水资源综合开发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姜丰;济南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莫凡;广西山区水资源状况与有效利用研究[D];广西大学;2006年
9 沈瑞;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任庆;中国水权制度变迁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158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1815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