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资源约束条件下民族地区低碳经济发展问题研究——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10 10:35

  本文选题:凉山民族地区 + 资源约束 ; 参考:《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5期


【摘要】:凉山州是四川省少数民族类别最多和最集中的区域,也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凉山州富集旅游、生物、矿产及再生能源,然而由于交通不便,经济开发粗放和民族语言、传统习惯等局限,导致该地区经济贫困,发展严重迟缓。因此,应该通过相关政策措施鼓励扶持发展地区特色低碳经济模式,以达到凉山州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Abstract]:Liangshan prefecture is the region with the largest minority groups and concentration in Sichuan province, as well as the largest Yi inhabited area in China. Liangshan prefecture is rich in tourism, biology, minerals and renewable energy. However, due to the in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extensive economic development, national language, traditional habits and other limitations, the region is poor and slow to develop. Therefore, some policies and measures should be adopted to encourage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ic model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iangshan nationality region.
【作者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分类号】:F127;F2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忠华;韩方建;;凉山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探讨[J];四川有色金属;2011年04期

2 张乐颖;;阳光拥抱的土地[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2年04期

3 郑长德;;凉山彝族自治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3期

4 娄海灵;;四川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商业经济;2012年16期

5 马小丽;;民族经济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农业经济;2012年09期

6 徐泰华;;有的放矢 注重实效——凉山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调查[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7期

7 柯弼川;李波;;凉山州工业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分析与应对措施[J];经济师;2007年02期

8 杨惠;;民族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以四川甘孜藏区为例[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7期

9 仰协,刘斌;凉山的特色[J];四川省情;2003年03期

10 董应龙;;凉山彝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劲;;农民教育对凉山州高寒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作的作用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1期

2 卿贵华;;凉山州优势农产品向优势农业产业转化的对策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01期

3 马连福;刘加盛;寥小兰;;云和县“小县大城”战略下农业经济发展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08期

4 杨风;李继红;;四川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研究——以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5 苏杰;;凉山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年03期

6 马晓路;武友德;周智生;;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探——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0期

7 张蕊;西南民族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制度选择——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理论与改革;2005年02期

8 娄海灵;;四川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商业经济;2012年16期

9 刘慧宏;;宁波与深圳工业经济发展比较及对策[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13年04期

10 董应龙;;凉山彝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探析[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马晓路;凉山州特色经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朱炜;基于科教扶贫的凉山地区农村反贫困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3 蒋珍珍;凉山彝族文化旅游发展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宇;李钟林;;以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少数民族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J];改革与战略;2009年12期

2 龙松慧,石春光;民族地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发展思路[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3 张乐颖;;阳光拥抱的土地[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2年04期

4 郑长德;;凉山彝族自治州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8年03期

5 马晓路;武友德;周智生;;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初探——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0期

6 杨娴;邵燕敏;汪寿阳;;我国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年03期

7 李景春,孙国权,刘海池;对边疆民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因素分析[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徐泰华;;有的放矢 注重实效——凉山州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调查[J];四川劳动保障;2011年07期

9 张爱儒;;青海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8年1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纯;柴军苏;;民族地区实施《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思考[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宋秋;;论地域性资源向地域性资本的转化——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资本解析[J];学术论坛;2011年12期

3 陈格楠;李正红;司海平;;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财政研究[J];攀枝花科技与信息;2012年02期

4 赵大有;;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7年03期

5 余黔生;试论民族地区稳定和吸引科技人才的基本政策[J];科研管理;1986年04期

6 薛霞;;试论民族地区的科技干部培训[J];内江科技;2008年11期

7 韩小君;张积良;;甘肃民族地区新形势下保持社会稳定的主要对策[J];甘肃科技;2009年22期

8 白杨;;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的两难处境[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1期

9 方芸;;民族地区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4期

10 余春祥;秦穆;;民族地区科技进步的核心是加速科技转移[J];科学管理研究;199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启新;;试论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变迁与现代化[A];民族学研究第十一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五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2 刘晓鹰;郑长德;陈光建;;长江上游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推进与旅游业发展和生态移民——以四川省民族地区为例[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彭谦;赵龙淑;陆路;;坚持“两个共同” 促进民族地区全面进步[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韦吉飞;;关于民族地区农民创业的思考[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二届(2008)学术年会——青年博士论坛“陕西新起点:创新·发展·民生”专题获奖论文选编[C];2008年

5 ;回眸 经验 展望——改革开放30年齐齐哈尔市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思考[A];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黑龙江省民族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叶雨海;;正确处理新时期民族地区的矛盾[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庞元第;;论入世对民族地区影响的特殊性和对策[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8 盘小梅;;广东民族地区经济现状与发展[A];第十一次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9 张明俊;;福建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马继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青海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A];“两个共同”与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全国民族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郝勇;破解民族地区人才矛盾[N];四川日报;2005年

2 张广艳;新闻扶贫:民族地区扶贫的有效手段[N];中华新闻报;2005年

3 毛莎;推进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N];阿坝日报;2007年

4 记者 左玉丽;抓住机遇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甘肃日报;2006年

5 记者 尤婷婷;推进我省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N];甘肃日报;2006年

6 艾冰;推进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N];贵阳日报;2007年

7 王垂林邋岳宗;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N];广州日报;2007年

8 张素霞 记者 梁照华;我市制定下发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施意见[N];黑河日报;2007年

9 黄尚斌;和谐海南离不开民族地区的发展[N];海南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覃敏笑 沈洪竹 刘兴祥;推进民族地区又好又快发展[N];贵州民族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汝永;民族地区公共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2 商万里;中国民族地区妇女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李小平;国家政策在民族地区的波尾效应和红利现象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4 李刚;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城市贫困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周永平;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王连喜;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温军;民族与发展:新的现代化追赶战略[D];清华大学;2001年

8 李宁;中国民族地区经济扶持政策与经济增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玉福;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法规体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10 韩彦东;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政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建伟;民族地区非政府组织发展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周薇;需求导向型的民族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胡耀腾;民族特色仪式对维护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功能研究[D];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

4 罗文宁;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5 陶田田;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张索非;政府主导视野下的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7 刘绪;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公共政策路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黄新星;民族地区产业扶贫及其政策研究[D];吉首大学;2012年

9 王晨光;信息化与民族地区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10 刘丽娜;湖北民族地区贫困成因及扶贫政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002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002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