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屯矿区中心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研究
本文选题:水资源承载力 + 地下水 ; 参考:《煤炭科学技术》2015年08期
【摘要】:为了优化大屯矿区中心区地下水开采方案,降低地下水超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缓解该中心区供水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对该中心区进行了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根据中心区水文地质、气象和水资源利用等资料依次建立了其水文地质概念模型、数学模型和数值模型,借助Visual Modflow进行了求解,利用长观井水位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识别和验证。结果表明:9口超采井在开采水量为192~480 m3/d,减少幅度为20%~50%,按这样开采水量可实现含水层的承压开采,可缓解中心区地面沉降,合理利用水资源。
[Abstract]: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scheme in the central area of Datun mining area,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groundwater overmining on the ground subsidence, and alleviate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water supply capacity in this central area,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in this central area is studied based on groundwater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hydrogeology, meteorology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entral area, the concept model, mathematical model and numerical model of hydrogeology are established in turn. The model is solved by Visual Modflow, and the model is identified and verified by using the water level data of long observation wel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quantity of 9 overproduction wells is 1922 ~ 480 m3 / d, and the range of reduction is 20 ~ 50.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the pressure recovery of aquifer can be realized, the ground subsidence in central area can be alleviated, and water resources can be reasonably utilized.
【作者单位】: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5103400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C10B03、2012BAK04B04)
【分类号】:P64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春;国外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研究动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S1期
2 韩再生,文冬光,吴登定;“十五”期间地下水资源调查的展望[J];中国地质;2001年01期
3 陈德贤;地下水资源计算中三角形有限单元法垂向水量向各节点的分配方法[J];地下水;2001年02期
4 何瑞华;甘肃省地下水资源状况研究[J];发展;2001年S1期
5 谭志伟,张宏宇,董延龙;合理开采与保护地下水资源[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1年04期
6 张学勤,郑家庆;遥感在沂河上游流域地下水资源开发中的应用[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7 韩再生;海河流域地下水资源保护[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年01期
8 丁宏伟,张荷生;近50年来河西走廊地下水资源变化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02年06期
9 曲锦艳,刘明;浅谈辽宁省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管理[J];东北水利水电;2002年02期
10 宁维亮,刘守君;论朔州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J];地下水;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勇;;禁止煤矿在井下排放乳化液避免地下水资源污染刻不容缓[A];第三届环境与发展中国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程立平;刘文兆;;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资源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万力;;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4 叶家健;;评《地下“软黄金”广州快快采》等四篇报道[A];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8年
5 王永珍;;广州地下水资源真的丰富吗?[A];广州市老工程师协会论文集(第四辑)[C];2008年
6 籍传茂;;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A];地质学史论丛(4)[C];2002年
7 刘彦广;程胜高;刘伟;杜鹏举;;西藏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中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评价[A];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技新进展和地质找矿新成果资料汇编[C];2008年
9 刘金辉;王骑虎;;江西省临川市地下水资源形成特征[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10 王玉平;金晓媚;;中国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晓明;亚洲地下水资源面临严峻挑战[N];地质勘查导报;2006年
2 李凯;专家为北方地下水资源号脉[N];中国矿业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保护地下水资源刻不容缓[N];昆明日报;2008年
4 陈悦 忠彬 景兰;长岛地下水资源实现自动化管理[N];中国矿业报;2008年
5 李凯;《全国主要盆地地下水资源数据库建设》项目通过评审[N];中国矿业报;2009年
6 李凯;全国主要盆地地下水资源信息实现共享[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7 记者 王珊 裴聪;拉萨市清理整顿违法开采地下水资源[N];西藏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任红芳 实习生 邬燕;地区采取措施遏制无序提取地下水资源行为[N];阿克苏日报;2010年
9 记者 张宝东 罗兆军;更严格管理地下水资源[N];中国水利报;2011年
10 陈继 张向芬;印江引资8000万开发地下水资源[N];铜仁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高正夏;基于变值系统理论的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2 陈超;基于GIS的第四系地下水资源价值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3 孙承志;干旱山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4 王玮;鄂尔多斯白垩系地下水盆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4年
5 郭龙珠;三江平原地下水动态变化规律与仿真问题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丽伟;三江平原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承载能力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张晓燕;我国地下水资源持续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韩程辉;矿山开采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及水质评价[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4 王皓;基于世界地下水资源图亚洲部分的跨界含水层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5 杨宁;磐石市地下水资源决策支持系统[D];吉林大学;2007年
6 时光;山东省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7 孟丽伟;基于土地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动态空间结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闫琪;地下水资源的刑法保护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9 王禹;黑龙江省地下水资源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10 梅婷;论我国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的法律规制[D];贵州民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030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003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