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水资源动态承载力研究
[Abstract]:Climate chang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glob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cognized at home and abroad at present. The future climate change will further aggravat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 and affect the change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the paper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ynamic carrying capacity. In this paper,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calcul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ynamic bearing capacity under climate change and a method for calculating the inverse model of control objectives based on prediction,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i.e., PSO-COIM method) are put forward. The typical example is the Tarim River basin, the largest inland river in China. Based on the ARIMAX dynamic regression model of runoff, temperature, precipitation and other meteorological factors, the dynamic water resources carrying capacity of Tarim River Basin at different levels is analyzed and calculated under three climatic scenarios, RCP8.5 and RCP4.5 and RCP2.6.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can clearly reflect the bearing scale of water resources under different climate scenarios, and can judge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under the predic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and provide the basis for suppor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basin.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79183)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项目(13IRTSTHN030)
【分类号】: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朱一中,夏军,谈戈;关于水资源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的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2 夏军;刘春蓁;任国玉;;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地球科学进展;2011年01期
3 左其亭;张云;;复杂流域水资源变化模拟的自适应系统识别单元模型[J];干旱区地理;2006年04期
4 张建云;王国庆;刘九夫;贺瑞敏;;国内外关于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的研究进展[J];人民长江;2009年08期
5 左其亭,马军霞,高传昌;城市水环境承载能力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5年01期
6 汪远征;徐雅静;;多元平稳时间序列ARIMAX模型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7年18期
7 刘春蓁;占车生;夏军;曹建廷;;关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径流影响研究的评述[J];水利学报;201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芦晓峰;李波;王铁良;;沈阳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2 程仲雷;海米提·依米提;;克里雅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初步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3 雷能忠,许峰,阮丽缘,章玉成,江燕;多级模糊综合评判在自然资源承载力评价中的应用——以阜阳地区地下水资源为例[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4 宁立波;刘新宇;仝晓霞;;基于物元分析的武汉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年04期
5 孙才志;李娜;;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下的水资源承载力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0年05期
6 王树东;肖正清;包安明;周淑娟;于凯;唐义闵;谢东辉;;塔里木河流域中下游典型地物光谱变化规律[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7 杨永生;温天福;刘聚涛;;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研究——以赣江袁河流域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3期
8 戴其文;;武威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宋旭光;席玮;;辽宁省水资源承载力及其可持续利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6期
10 冒宇晨;王腊春;;湿地公园生态容量的估计[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进;何士华;张友权;;水资源承载力的可持续开发与潜力挖掘[A];全国水资源合理配置与优化调度及水环境污染防治技术专刊[C];2011年
2 简季;潘佩芬;胡运海;;国内外气候变化对水文影响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3 王群;张和喜;;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进展[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夏军;;变化环境下中国北方水循环与水安全研究面临的问题与展望(以华北地区水问题为例)[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5 林永钦;傅春;;湖泊综合承载能力评价探析[A];2008年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年会暨中部区域发展与理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高希星;;山东省水资源承载力研究[A];山东省水资源生态调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狄乾斌;韩增林;;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地理视角与贡献[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彭静;廖文根;赵奎霞;李,
本文编号:21882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188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