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08 14:43
【摘要】:“生态旅游”概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提出后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目前我国的生态旅游业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尚不成熟,法律体系不完善、开发规划主体不明确、尚未建立生态旅游认证制度、资源轮休尚未实现制度化、生态补偿缺乏有效性、监管效力低下等,这些问题致使生态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极为不利。因此如何在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同时有效地保护好生态旅游资源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本文简单介绍了生态旅游资源的含义、特征及分类,同时参考了美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在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方面的先进经验,对完善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建议,期望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事业健康发展。完善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法律体系,要建立专项立法,增强法律规范间的协调性;完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制度,明确开发规划主体,保障规划的统一性、科学性,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社区居民有效参与资源调查评价过程;构建我国的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由政府主导组成认证办公室开展相关认证工作,科学制定认证标准;加快推行生态旅游资源轮休制度,尽快将其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扩大生态旅游资源补偿范围,寻求多样化的补偿方式,保障生态补偿的有效性;健全生态旅游资源监管制度,采用区域分级管理模式,设立区域监管机构,集中监管权限,避免政出多门、条块分割,同时采取特许经营的方式实现政企分开,明确监管机构职责定位,提高监管效力。
[Abstract]:The concept of "ecotourism" has gradually entered the public view since it was put forward in 1980's. Our country is a large country of resources, the ecotourism resources are very rich, but at present our country's ecotourism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development, the legal system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protection is not mature, the legal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 main body of the development planning is not clear, the eco-tourism certification system has not been established, the resources rotation has not yet been institutionalized,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s lack of effectivenes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ervision is low, etc. These problems have led to the destruction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which is extremely disadvantageous to the protection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Therefore, how to effectively protect ecotourism resources while developing ecotourism is the focus of our future work.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mean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lassification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fers to the advanced exper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Australia and Japan in the legal system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protection. Some concrete and feasibl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China, which is expected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protection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in China.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legal system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protection in China, special legisl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enhance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perfect the system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development planning, to make clear the main body of development planning, and to ensure the unity and scientificity of the planning. At the same time, various measures are taken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community residents in the process of resource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Speed 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rest system, bring it into the legal orbit as soon as possible, increase publicity and promotion, expand the range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compensation, seek for a variety of compensation methods,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Improve the supervision system of ecotourism resources, adopt the regional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model, set up regional regulatory bodies, centralize the authority of supervision, avoid the separation of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by means of franchising. Clear the role of regulatory agencie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supervision.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地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喜洲;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其保护[J];生态经济;2001年12期

2 武锁庆,鄢和琳;生态旅游资源管理初探[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1年03期

3 喻湘存;生态旅游资源的系统开发与利用之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4 王谊,陈存根,朱耀勋,马秀芳;陕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基本特征及吸引向性评价[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5 刘莲英;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江苏绿化;2002年01期

6 田喜洲;解决生态旅游资源脆弱性问题的对策[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2年02期

7 毛启明;开发江西生态旅游资源的思考[J];科技广场;2003年07期

8 郑岩,仲桂清;开发生态旅游资源,推动“大大连”旅游发展[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卢晓玲,崔广羊;白城市生态旅游资源分区开发刍议[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郑岩,仲桂清;大连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分析与开发策略[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黎向东;;开发广西的生态旅游资源[A];生态·旅游·发展——第二届中国西部生态旅游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杨学武;;开发江河源生态旅游资源是振兴玉树经济的突破口[A];“西部大开发 我们怎么办”——青海省统计有奖征文优秀论文集[C];2000年

3 张林英;徐颂军;;广东韶关市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研究[A];认识地理过程 关注人类家园——中国地理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4 姚海波;符荣;;涠洲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措施[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5 姚海波;;涠洲岛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措施[A];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学术论文集[C];2004年

6 王群;章锦河;;安徽省域生态旅游资源概念规划研究[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7 吴良林;;桂西山区原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8 张亚芬;;“泛珠三角”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与后发优势整合[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9 郭晋杰;焦艳丽;;海岛生态旅游资源利用模式及海岛旅游业路径研究[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刘蕊;;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经济影响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吴加清(作者单位:州林业局);浅谈对我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N];博尔塔拉报;2006年

2 张胜开;川渝两地欲共享生态旅游资源[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3 张文灿 夏生祥;马路滩林场大力开发沙漠生态旅游资源[N];武威日报;2006年

4 河北经贸大学旅游学院 袁志超邋史建平;河北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与整合[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5 叶昊;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下)[N];中国旅游报;2008年

6 叶昊;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研究(上)[N];中国旅游报;2008年

7 胥思明  何举云;开发独特生态旅游资源[N];南充日报;2005年

8 张永峰;坚持科学保护 培育生态旅游资源[N];中国县域经济报;2008年

9 驻陕西记者 王晓民;陕西力促陕南旅游升级[N];中国旅游报;2013年

10 通讯员 庄新明;泗水深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N];济宁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昕;黑龙江省生态旅游资源合理配置[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2 石金莲;北京市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的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3 陈志奎;生态旅游资源利用策略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4 王保忠;南洞庭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数字化和开发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伦理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2 许坦;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伦理审视[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杨一容;基于制度短板的生态旅游资源补偿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麻占梧;扎龙湿地生态旅游资源价值评估与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5年

5 王妙甜;溱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5年

6 刘鹏;小南村生态旅游资源成功开发的经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7 张欣;芦芽山风景名胜区生态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对策研究[D];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

8 张静;我国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河北地质大学;2016年

9 李绮华;基于生态安全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郭慧;安阳市生态旅游资源及其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57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257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c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