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曲靖市城市湿地资源现状分析及保护利用规划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4 15:24
【摘要】:本文以曲靖市城市湿地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该城市湿地资源现状实地调研及统计分析,以及对湿地资源的现状概况、存在问题、可能引起湿地面临威胁的原因等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WOT分析法对曲靖市城市湿地资源现状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作了评价,阐明了曲靖市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意义。并以规划相关理论和环境保护理论为依据,对比讨论出适合曲靖市城市湿地保护利用的最优规划方案,进而提出湿地综合利用模式和保护管理措施。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曲靖市城市湿地分天然湿地和人工湿地2个系统,共2类7型,包括河流湿地、库塘湿地、水产养殖地、水田湿地、公园湿地等,各类型湿地面积共693.26hm2,占城市规划区面积的8.93%。其中,天然湿地面积125.52hm2,占城市湿地总面积的18.11%;人工湿地面积567.74hm2,占城市湿地总面积的81.89%。曲靖市城市湿地以人工湿地为主,且面积正呈减少趋势。 (2)在湿地景观格局上,城市湿地多集中在城市边缘,聚集度较好,具有良好的湿地景观和人文资源,有发展湿地生态产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潜力。城市中心区内湿地斑块分布分散,面积较小,且物种多以睡莲属、莲属的某一物种出现,湿地物种多样性较低。 (3)曲靖市城市湿地内共有湿地高等植物170种,隶属68科145属,其中,蕨类植物仅2科2属3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有65科142属166种。从生活型上分析,以野生草本植物较多,灌木、乔木和藤本较少;外来入侵植物有22种,隶属15科21属,占总种数的12.94%。从生态适应型分析,曲靖市城市湿地植物有水生、沼生、喜湿和中生4种类型,其中又以中生种类最多,但其余3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占主导作用。在湿地科的分布区系上,世界广布和泛热带分布是该城市湿地植物科的主要分布区类型。在植被群落组成上,曲靖市城市湿地有草丛沼泽和浅水湿地2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30个植物群系,32个群丛,其中以禾草沼泽植被型和挺水植被型较为常见,对城市生态环境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另外,从经济角度看,曲靖市城市湿地植物可分为食用、饲料、观赏、纤维、药用和其他植物共6类经济植物,种类和数量较多,涉及工业、园林、医药、餐饮等不同领域。总体上讲,曲靖市城市湿地植物种类丰富,群落结构多样,可利用资源较多,潜在经济利用价值大,但在种类组成上存在不均衡性,且外来入侵种所占比例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生湿地植被群落结构。 (4)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管理技术落后、公众保护意识淡薄等原因,导致人们滥投滥放生活垃圾、随意利用和破坏湿地资源,在库区内放牧、垂钓、游泳等,以及河流硬质化程度严重、气候干旱和水位下降,目前,曲靖市城市湿地资源总体上受人为干扰大,正面临污染加剧和数量减少的趋势,再加上外来入侵物种的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受威胁严重,湿地生态功能逐渐退化。但由于曲靖市城市优越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定位,以及国家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要求,为曲靖市城市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带来了很多机遇。 (5)针对湿地存在问题,从湿地效益的不同角度对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方案对比分析,综合权衡提出适合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规划的最优方案。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合理开发利用为手段,从规划的总体布局、保护类型分区、保护重点、能力建设和湿地示范等几方面提出了曲靖市城市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具体规划:①依据规划相关理论、法规政策,建立“一核、四带、三片区”的总体布局形式,形成点线面连接,基质-斑块-廊道互为一体的湿地保护体系。其中,一核为饮用水源地潇湘水库的水体径流区;四带为白石江、潇湘江、西河和下坝河;三片区为该城市湿地的保护类型分区,,包括城市东部、北部和东南部的合理开发区、西部的开发控制区和南部的禁止开发区。②根据各保护类型分区现状,提出重点保护内容,并对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湿地生态恢复、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以及科研、监测、管理等能力建设方面作了重点规划。③规划建立水产养殖、水产蔬菜种植、湿地经济植物培育、规模化水稻种植、湿地公园、湿地植物园、湿地农业观光区等一批湿地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的示范产业,进一步阐述了城市合理发展湿地产业的意义,提出曲靖市城市湿地保护与持续利用的对策与管理措施。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3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缪丽华;;杭州西溪湿地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2 王晓辉;何祥亮;姜栋栋;;合肥经济圈湿地资源保护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5期

3 温亚利;谢屹;;中国湿地保护与利用关系的经济政策分析[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2期

4 俞孔坚;李迪华;;可持续景观[J];城市环境设计;2007年01期

5 潮洛蒙,李小凌,俞孔坚;城市湿地的生态功能[J];城市问题;2003年03期

6 杨润高,李红梅;城市湿地保护区重建模式——以佛山市三水区云东海湿地为例[J];城市问题;2005年01期

7 凌铿;城市发展与湿地保护[J];城乡建设;2004年05期

8 杨永兴;国际湿地科学研究的主要特点、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2年02期

9 孙广友,王海霞,于少鹏;城市湿地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4年05期

10 李春晖;郑小康;牛少凤;蔡宴朋;沈楠;庞爱萍;;城市湿地保护与修复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叶伟为;上海九段沙湿地资源的保护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恭映璧;长沙城市湿地景观格局时空演变与驱动机制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291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291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2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