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扩展与实证
[Abstract]:Based on system theor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the relativ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economy and social system is incorporated into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the model of relativ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s expanded in two points: 1. 4D model is extended to a relativ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model which includes five subsystems: population resources, natural resources, economic resources,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2 on the basis of land resources in natural resources subsystem, two important indexes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nergy resources are added. Secondly, taking Xinjiang as the research area, the extended model is applied to select four reference regions of China, 5 northwest provinces, 12 western provinces and 10 economically developed provinces and regions along the eastern coast, respectively.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relativ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n Xinjiang from 1978 to 2011 and the situation of relativ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n Xinjiang in 2011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Xinjiang is generally in the state of relatively surplus pop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2) taking 2001 and 2009 as two inflection points, the change of relativ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n Xinjiang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steady upward period, turbulent period and steep upward period; (3) Natural resources are the main carrying resources of population in Xinjiang, 4in 2011, the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Xinjiang is in the second place among the five provinces of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advantages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are obvious. In the western 12 provinces, the 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Xinjiang is in the seventh place, and the social resources have some advantages. The comprehensiv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of Xinjiang is only 5.83% of that of the 10 economically developed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eastern coast, and only the natural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s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level of the 10 provinces and cities. It shows that the surplus of Xinjiang's relative resource carrying capacity is based on the consump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especially energy resources, so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more importance to the promotion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economic resources and social resources in Xinjiang'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empirical analysis, the extended model can reflect the change of bearing capacity of each region, and provide a persuasive research idea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difference of its contribution factors.
【作者单位】: 新疆大学新疆创新管理研究中心;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源型产业集群与制造业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影响路径异同研究”(编号:71263051)
【分类号】:X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兆德,虞孝感;长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2 王宗明,张柏,何艳芬,宋开山;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2期
3 岳晓燕;汪一鸣;赵亚峰;;宁夏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03期
4 黄宁生,匡耀求;广东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J];经济地理;2000年02期
5 黄常锋;何伦志;刘凌;;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研究[J];经济地理;2010年10期
6 景跃军;;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4期
7 黄常锋;何伦志;;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改进及其应用[J];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02期
8 何敏,刘友兆;江苏省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年03期
9 孙慧;;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新疆可持续发展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10 朱宝树;人口与经济—资源承载力区域匹配模式探讨[J];中国人口科学;199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敏;杨君;匡远配;段建南;何飞飞;;基于建设“两型农业”的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湖南省茶陵县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11期
2 龙丽民,赵秀平,袁金国,彭智勇,亢翠霞;河北省农业与水资源承载状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3 刘宾;董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定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4 陶晓燕;;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华东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6期
5 秦文俊;钱玉皓;;江苏沿海相对资源承载力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盐城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0期
6 王俊朝;韩丽娜;;芜湖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王树通,郭怀成,王丽婧;北京市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5年05期
8 郑德祥;吴桂英;廖晓丽;陈平留;林新钦;;福建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年06期
9 李丽娟;张勃;;甘肃省各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研究[J];冰川冻土;2011年05期
10 王星;李蜀庆;;土地承载力研究及思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俞国平;;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的起点和终点[A];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长三角循环经济论坛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王奇;;温州相对资源承载力动态变化分析[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曹忆;王瑛;;浅谈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和对策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4 陈德敏;周启梁;;三峡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立法新思路[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5 陆钟武;;以控制资源消耗量为突破口 做好“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6 安乐;;辽宁省1995—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陈英姿;阎振元;;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资源基础[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8 梁文静;杨正勇;;淡水养殖业循环经济:基于上海青浦的实证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9 白宏涛;王会芝;乔盛;;土地资源承载力在城市发展战略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10 刘晓;宋世杰;蒋武燕;;安康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丽;城乡协调发展视角下的新疆城镇化产业支撑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2 刘辉;区域城市化空间格局及环境响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阮利民;基于实物期权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宋福忠;畜禽养殖环境系统承载力及预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陈茵茵;区域可持续土地利用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6 李雨停;区域生态补偿的农村人口城市化理论问题与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满强;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区域协调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胡平;中国旅游人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10 乔家君;中国中部农区村域人地关系系统定量研究——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书敏;土地生态承载力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欧阳莹;环鄱阳湖区生态承载力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马丽珠;昆明市生态承载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陶柯妃;昆明城中村改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基础设施的影响[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5 臧卫强;银川平原城镇区域PREE系统协调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徐福军;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D];西北大学;2011年
7 周芬;港口绿色竞争力评价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曾璐;区域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宿学敏;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宋锦锦;长江三角洲居民生活方式与水环境关系的模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海云;李洪远;孟伟庆;常华;马春;;天津市1997年-2006年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动态测度与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2 衣保中;建国以来东北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变[J];长白学刊;2002年03期
3 高昌海,刘新平,谢光辉;21世纪长江流域农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0年02期
4 刘兆德,虞孝感;长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年01期
5 董元华,杨林章;长江三角洲耕地资源态势与保护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年02期
6 杨晓鹏,张志良;青海省土地承载力的系统动力学研究[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2年04期
7 申玉铭,毛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04期
8 王合生;长江流域持续发展的态势、问题及对策研究[J];地理科学;1999年05期
9 陆大道,刘毅,樊杰;我国区域政策实施效果与区域发展的基本态势[J];地理学报;1999年06期
10 郭秀锐,毛显强;中国土地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综述[J];地球科学进展;200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正,栋;珠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4年06期
2 谢红霞,任志远,莫宏伟;陕西省20a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分析[J];干旱区研究;2005年01期
3 王俭,李法云,庞香蕊;辽宁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4 曾加芹;;1985~2005年西藏资源人口承载力探析[J];西南农业学报;2007年04期
5 张红伟;陈伟国;;西部地区资源承载力探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门宝辉,王志良,梁川,付强;物元模型在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3年01期
7 谢红霞,任志远,莫宏伟;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年06期
8 龙海丽,唐湘玲,邢永建;区域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以新疆为例[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张广海;刘佳;;相对资源承载力综合分析与评价——以江苏省沭阳县为例[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年04期
10 桑秋;张平宇;韩凤;;辽西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安乐;;辽宁省1995—2004年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分析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2 丁爱芳;葛艳莉;张东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山东省资源承载力研究[A];2014(第九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论文集—S01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C];2014年
3 刘晓;宋世杰;蒋武燕;;安康市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A];节能减排论坛——福建省科协第八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论文专刊[C];2008年
4 景跃军;陈英姿;;东北地区相对资源承载力差异比较[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耿建扩;开展环境资源承载力定量分析研究[N];光明日报;2013年
2 林亚茗 杜颖佼;首建资源承载力区域评价体系[N];南方日报;2007年
3 记者 翁惠娟 王慧琼;多举措全面提升深圳环境资源承载力[N];深圳特区报;2009年
4 记者 陈艳红;今年7月中旬煤气将全面退出北京市场[N];首都建设报;2006年
5 特约记者 沈嘉;北京常住人口破1600万 资源承载力受挑战[N];中国改革报;2008年
6 记者 李舒瑜;多项环境资源承载力亮红灯[N];深圳特区报;2009年
7 记者 王新伟 通讯员 吴秉泽;贵州加快建设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基地[N];经济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袁天志;承接产业转移 贵州加快行动[N];贵州日报;2011年
9 王晓欣;城乡规划法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N];金融时报;2007年
10 杜娟;南沙建石化园不会影响周边[N];广州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英姿;中国东北地区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瞿秀华;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改进模型的新疆各地州(市)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D];新疆大学;2013年
2 张剑宇;辽宁省相对资源承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方智明;福建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8年
4 陈俊杰;新疆相对资源承载力时空动态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5 宿学敏;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郭琳;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及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建成;基于相对资源承载力的永州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8 黄常锋;相对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改进及其实证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9 李莹;民勤县资源与经济承载力现状研究与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2010年
10 罗子云;区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46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346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