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经济区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布局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and layout of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in Huaihai economic zone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materials.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Huaihai economic zone has outstanding geographical position, dense land and water transportation network, and unique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However, due to the provincial boundary effect and segmentation,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lack of unified planning. From the view of optimizing and integrating the regional sports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layout of the growth pole, the point-axis development layout and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layout mode of the "four cores and three bands" net structure.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分类号】:G812.7;F59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婷;仇方道;朱传耿;张敬;蔡爱军;孙东琪;方雪;;淮海经济区产业联系空间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2010年06期
2 吴泓,顾朝林;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旅游竞合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04年01期
3 魏火艳;;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涂玮;;基于区域空间关系分析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战略——以灵璧县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岳晓娜;毕静;;基于战略联盟形式的旅游景区竞合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1期
3 陆林;丁德光;;产业转移背景下的皖江城市带旅游业发展[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何海斌;王荣林;;共生理论视阈中长治市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谢正磊;韩顺法;管卫华;;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与开发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5年23期
6 吴巧新;吴殿廷;;长江三角洲散客旅游市场整合分析[J];商业研究;2007年04期
7 李伟;;超竞争格局下的主题公园合作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3期
8 易开刚;俞富强;;基于共生视域的“农家乐”经营模式创新研究[J];商业研究;2010年05期
9 李世泽;;广西与东盟旅游市场竞合模式研究[J];创新;2007年01期
10 周国忠;冯海霞;;浙江省旅游资源地区差异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星;;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交通规划探讨[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刘传华;曹靖;陈彩虹;张宏磊;田谆君;王岚;;宁镇扬旅游区域合作的基础及其战略[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辉;杨兆萍;;跨国旅游合作驱动因素研究——以新疆为例[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4 李永文;张安民;;空间分离型旅游主体区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研究——以开封市和杭州市为例[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陈浩;罗浩;;基于伯特兰德均衡和智猪博弈的寡头景区竞合策略研究[A];区域合作:旅游业转型和创新的平台——第十二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李瑛;李树民;;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演变机理研究——以西安地区为例[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徐虹;刘宇青;;首都经济圈旅游休闲一体化发展研究[A];2012京津冀晋蒙区域协作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李琳;郑刚;;环洞庭湖经济圈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探析[A];2012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2年
9 焦霄黎;;基于共生理论的武汉城市圈旅游竞合空间结构分析[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风景旅游规划)[C];2013年
10 赵晓军;陈国生;;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区域旅游“竞合”模式研究——以湘黔渝川边缘地区民俗生态旅游发展为例[A];全国慢旅游与慢生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尧清;湘西地质旅游资源群旅游发展的空间效应及整合开发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2 王云龙;区域旅游业竞争力评估[D];复旦大学;2010年
3 侯兵;南京都市圈文化旅游空间整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云;云南中东部旅游温泉空间结构及其整合开发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5 秦学;旅游业跨区域联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机理、模式与协调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薛莹;旅游流的区域内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秋玲;区域社会资本:开发区发展的目标与路径依赖[D];上海大学;2005年
8 易丽蓉;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模型及区域旅游产业“竞合”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9 李瑛;基于旅游者行为的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组织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郝玉龙;区域经济元竞合关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音;浙江省旅游业竞争力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白如山;跨界区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整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潇;福建土楼区域旅游竞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小明;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张银铃;基于游客流视角的沪港迪斯尼乐园竞合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武曼;主题景区和旅游房产共生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常月亲;山西省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李亚楠;基于共生的山西省乡村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9 霍丽;东三省区域旅游合作的利益分配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10 付志伟;基于SPSS分析的浙江省区域旅游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娟;马晓冬;朱传耿;钱程;;淮海经济区的城市经济联系格局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05期
2 张凌云;旅游地空间竞争的交叉弹性分析[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9年01期
3 王铮,邓悦,宋秀坤,吴兵;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复杂性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1年04期
4 宋吉涛;赵晖;陆军;李铭;蔺雪芹;;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城市群产业空间联系[J];地理科学进展;2009年06期
5 马延吉,佟连军;哈大产业带产业空间构建与产业布局[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6 谢景武,娄晓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春市产业空间结构特征及调控措施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2期
7 郑国,赵群毅;山东半岛城市群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年05期
8 冯德显;乔旭宁;杨永菊;;河南省产业联系方向及空间布局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01期
9 钱智,张豪禧;淮海经济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与布局构想[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8年03期
10 李青山;;略论中原文化与河南省体育旅游发展[J];贵州体育科技;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笑鸿;;浅论淮海经济区的低谷隆起[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5期
2 沈正平;车冰清;;淮海经济区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3 马晓冬;黄彪;孙坦;;淮海经济区城市中心性分析[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4 郭黎霞;沈山;;淮海经济区空间组织优化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年01期
5 刘波;;连云港港——淮海经济区经济互动实证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0年05期
6 方刚;李静;;主成分分析法在淮海经济区经济发展评价中的应用[J];宿州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陆宁;沈山;;淮海经济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7年03期
8 胡超美;朱传耿;刘波;;淮海经济区协调发展度评价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年04期
9 向赋硕,吴学志;以徐州为中心 以连云港为窗口联合开发淮海经济区[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85年02期
10 张可远;欧向军;;淮海经济区地级市经济差异演化的三次产业分解[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房吉;沈正平;;我国东部沿海欠发达地区发展及其与发达地区经济差异的协调研究——以淮海经济区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纪;淮海经济区发展状况比较(上)[N];经济日报;2003年
2 姜纪;淮海经济区发展状况比较(下)[N];经济日报;2003年
3 程天赐;淮海经济区谋划走出“低谷”[N];农民日报;2005年
4 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吴克明 亳州市委书记 邵国荷 亳州市市长 刘健 蚌埠市市长 花建慧 安徽兴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尚澧;淮海经济区的机遇、挑战与对策[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5年
5 安耀武;淮海经济区优势互补增实力[N];安徽日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明贵栋;淮海经济区再议崛起[N];中国工业报;2006年
7 管理年 胡朝晖;淮海经济区在边缘中求索[N];中国经济导报;2006年
8 淮海经济区发展研究中心 苏汪;淮海经济区的发展优势与对策[N];国际商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本报通讯员;淮海经济区统计联席会第二十届年会在淮召开[N];淮南日报;2007年
10 王众;淮海经济区电视工作者聚首菏泽[N];菏泽日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亮;区域发展视角下淮海经济区行政区划问题探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55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35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