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市水资源生态足迹核算与预测研究
[Abstract]: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ory and grey prediction GM (1,1) model,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and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of water resources in Xingtai City from 2001 to 2010 are calculated, and the statu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s analyzed. And forecast the ecological deficit of water resource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ter resources in Xingtai city are always in the state of ecological deficit, and the ecological deficit of water resource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 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Xingtai city is not sustainable. Although the 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water resources are gradually becoming rational due to the improvemen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people's awareness of water saving, the water resources are still in the state of ecological deficit, which means that the situ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Xingtai City is still severe in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Xingtai City, rational exploit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must be carried ou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Xingtai City.
【作者单位】: 邢台学院地理系;邢台市第三十中学;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生态足迹动态仿真及驱动因素与良性调控机制研究——以邢台市为例”(D2012108001) 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邢台市能源消费碳排放足迹的动态变化及能源利用结构优化对策研究”(ZD20132007)
【分类号】: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丽英;;邢台市水资源供需平衡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地下水;2010年02期
2 卞羽;洪伟;陈燕;吴承祯;范海兰;李键;陈灿;;福建水资源生态足迹分析[J];福建林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赵文双;姜亮;商彦蕊;;农业旱灾系统恢复过程的资源影响分析——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年03期
4 邱微;樊庆锌;赵庆良;袁一星;;黑龙江省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5 李培月;钱会;吴健华;魏亚妮;;银川市2008年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与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0年01期
6 刘鑫;雷宏军;晏清洪;杨天祥;;基于生态需水量的城市水生态足迹研究[J];人民黄河;2008年06期
7 卢琼;张象明;仇亚琴;;水资源核算的水循环机制研究[J];水利经济;2010年04期
8 赵国华;翟国静;何平;苏永军;畅金元;郭慧娟;;廊坊市区域现状水资源承载力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1期
9 张青峰;王力;邵明安;张宽平;苏建平;;长武县水资源承载力分析计算与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6期
10 陈晨;夏显力;;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西部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德本;赵冠伟;;广州市花都区土地消费性功能供需差异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10期
2 李传武;黄润;尚正永;;基于分形理论的安徽省城镇体系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3 崔素芳;张振华;姚付启;张燕;任尚岗;;基于偏相关分析的烟台市土壤温度影响因素及预测模型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4 江标初,陈映鹰;模糊分类在土地利用/覆盖变更调查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6期
5 张敏;韩芳;王卫;;河北省近10年来耕地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6 高卫东;张梅荣;汤均博;;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耕地动态变化规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7 宫松;冯敏玉;袁爱清;赖发英;肖小红;;江西省近五年的生态足迹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5期
8 程春旺;沙润;周年兴;;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旅游地生态环境监测指标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6期
9 徐效军;张鹰;;土壤含水率与光谱反射率的灰色关联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7期
10 牟磊;高敏华;王新军;王伟;谢峰;;灰色关联分析在耕地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以新疆巴州尉犁县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文锋;;区域文化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常洁;何鹏;林正雨;;浅议人居环境视角下乡村旅游地空间结构的优化——以雅安雨城区三里乡村旅游地为例[A];2012中国旅游科学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王东;李戎;宋阳;王建庆;阎克路;;水足迹与印染[A];“科德杯”第六届全国染整节能减排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董衡苹;高晓昱;;基于自然村居民点发展条件评价的村庄整合规划研究——以豫南平原地区S镇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张年国;谭许伟;王娜;张霄兵;;户籍制度改革影响下的沈阳人口空间分异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许志海;张昭云;薛智勇;;基于空间网络的公路网测度与评价研究[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7 丁宁;孙英君;蔡菲;孟飞;;基于空间统计学模拟方法的城市重金属污染分析[A];《测绘通报》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摘要集[C];2008年
8 江冲亚;李满春;刘永学;李飞雪;陈振杰;;浙西山区景观空间异质性格局变化的多尺度研究——以杭州市桐庐县为例[A];中国测绘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会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Forecasting eco-environment using Set Pair Analysis model:a case study of Wuhan,Hubei province,China[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10 陈松林;戴菲;;福建省土地利用效益动态变化研究[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2 殷杰;中国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风险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毛广雄;区域产业转移与承接地产业集群的耦合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军凯;长江中下游江湖水交换规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鲁凤;生态足迹变化的动力机制及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耀龙;多尺度自然灾害情景风险评估与区划[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谢蓉;农业经济运行动态监测系统研究与构建[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黎治华;基于MODIS反演重构时间序列数据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康瑶瑶;长白落叶松移植苗分级施肥培育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马利邦;敦煌市生态环境演变及驱动因素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合义;三峡库区森林生态承载力的区域分异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由明远;县域城镇体系发展演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静;杭州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与预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4 聂志平;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效果评价及工程后期管护初探[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5 袁明瑞;基于生态评价的区域生态规划发展等级评判[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马钊;泰安城市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7 芦杰;基于生态足迹的黑龙江省城乡教育一体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金锋燕;丹东市旅游系统分析与优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李水玉;土地利用规划中生态建设研究的理论与实践[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维玲;基于三维GIS的大连地质旅游规划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中民;情景基础的水资源承载力多目标分析理论及应用[J];冰川冻土;1999年02期
2 陈东景,徐中民,程国栋,张志强;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J];冰川冻土;2001年02期
3 龙爱华,徐中民,张志强;西北四省(区)2000年的水资源足迹[J];冰川冻土;2003年06期
4 李广军;王青;顾晓薇;刘建兴;丁一;;调整的生态足迹方法在辽宁省的应用研究[J];冰川冻土;2006年02期
5 白钰;曾辉;魏建兵;;关于生态足迹分析若干理论与方法论问题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6 胡聃;文秋霞;李锋;王震;冯强;张艳萍;;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的能值动态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6年06期
7 张耀军,成升魁,闵庆文,黄金川;资源型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4年03期
8 童亿勤;;基于本地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9 蔡海生;肖复明;张学玲;;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10 顾晓薇;王青;王军;;本国生态足迹指标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许丽萍;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鄂尔多斯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70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470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