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长江三峡库区蓄水后鱼类资源现状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7 04:30
【摘要】: 2005-2006年对三峡库区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的渔业资源进行了3次流动调查,共设17个采样点,每次调查时间为1-2个月;同时在巴南和万州进行定点监测,,每月2次;结合往年数据资料,对该江段渔业状况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如下: 1.长江三峡库区渔获物中鱼类共108种,分属9目20科71属。其中,鲤形目鱼类共71种,占采集鱼类种类总数的65.74%;鲇形目次之,共18种,占16.67%;鲈形目共9种,占8.33%,其它鱼类共10种,占9.26%。 2.鲢、南方鲇、鲤、黄颡鱼类、铜鱼、圆口铜鱼、长鳍吻泩、圆筒吻泩、长吻洜、草鱼、(kz又鱼)类等为三峡库区主要经济鱼类。根据各个采样点的调查结果,三峡库区常见种(出现频率大于40%)为14种(类),按出现率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黄颡鱼类(100%)>南方鲇、鲤、(kz又鱼)类(94.12%)>湆类(88.23%)>鲢(82.35%)>鲫(70.59%)>铜鱼、长鳍吻泩、长吻洜(58.82%)>圆口铜鱼、草鱼(52.94%)>大鳍溹(47.06%)>岩原鲤(41.18%)。 3.对不同江段主要经济鱼类进行了体长、体重分布及年龄组成分析,发现不同江段渔获物组成存在差异,鱼类中个体小型化、低龄化现象明显。 4.统计了不同江段的周年日均单船产量(CUPE),结合三峡库区各江段干流作业船只的数量(N)及作业天数(T),根据公式C=(CUPE)·N·T,得出三峡库区长江干流渔业年产量约2046312kg。 5.和库区蓄水前相比,现在的捕捞船只数量增加,捕捞强度加大,捕捞效率明显提高。过度捕捞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库区鱼类资源的衰退,鱼类种类较以往明显减少,中华倒刺渻、胭脂鱼和岩原鲤等资源量迅速下降,中华鲟、白甲鱼、滀、溼、涱、鳗鲡等已极难捕到。
【图文】:

体长,体重


bodylengthofs;mer边 ionalisChen体重(g)图2一3南方鱿的体重分布Fig.2一 3Thefrequeneydistributionof bodyweightofs.mer故 ionalisChen戴耸哩恃戴恃耸醒体长(InIn)图2一4鲤的体长分布Fig.2一 4Thefrequencydistributionof bodylengthofC。了 auPioLinnaeus体重(g)图2一5鲤的体重分布 Fig.2一 5Theftequeneydistributionof bodyweightofCeauPioLinnaeus

体长,体重


一创 J100汉幻反扣700侧扣” 0013臼)体长(mm)图2一2南方鱼占的体长分布Fig.2一 2Theftequeneydistributionof bodylengthofs;mer边 ionalisChen体重(g)图2一3南方鱿的体重分布Fig.2一 3Thefrequeneydistributionof bodyweightofs.mer故 ionalisChen戴耸哩恃戴恃耸醒体长(InIn)图2一4鲤的体长分布Fig.2一 4Thefrequencydistributionof bodylengthofC。了 auPioLinnaeus体重(g)图2一5鲤的体重分布 Fig.2一 5Theftequeneydistributionof bodyweightofCeauPioLinnaeus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S9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秋军;李治广;高伊航;;付家岩滑坡变形特征及形成机理[J];科技广场;2011年05期

2 周俊;王文凯;李伟;谢广林;;湖北龙门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天牛科昆虫初步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5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传正;;长江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与防治[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2 伍跃;;长江三峡库区船舶安全管理的几个问题[A];中国航海学会2003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专刊[C];2003年

3 辜学广;邱东川;杨长虹;;长江三峡库区环境变化与钉螺孳生条件关系的研究[A];贝类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摘要[C];2003年

4 邹旭恺;张强;叶殿秀;;长江三峡库区连阴雨的气候特征分析[A];三峡库区强降水诱发地质灾害研究[C];2005年

5 梁福庆;;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库区生态移民思考及对策[A];2007重大水利水电科技前沿院士论坛暨首届中国水利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叶殿秀;邹旭恺;张强;董文杰;;长江三峡库区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王运禄;尉蓉;陈海虹;白瑞琴;李宏;;长江三峡库区导线覆冰灾害和环流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朱诚;马春梅;李兰;孙智彬;郑朝贵;白九江;朱光耀;黄润;;长江三峡库区全新世环境考古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朱汝明;胡承兵;;建立长江三峡库区船舶污染应急反应体系的意义和设想[A];内河船舶防污染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尚悦红;;长江三峡库区船舶污染现状及监督管理[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海事专业委员会2002年度学术交流会议优秀论文集专刊[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半城山水满城橘[N];重庆日报;2010年

2 袁玉蓉 岳传刚;长江三峡库区农信社拓展信贷市场的策略[N];经理日报;2003年

3 王政;长江三峡库区 船舶明年起定线靠右行[N];人民日报;2003年

4 刘刚、胡红蕾、荣守俊;长江三峡库区堪称世界第一大古代石刻水文记录走廊[N];安徽日报;2000年

5 ;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N];重庆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黄勇 台桂花 曹俊 本报见习记者 李源 执笔;在实践中探索重庆环保新道路[N];中国环境报;2011年

7 记者 张银炎;七○四所水面清漂装置通过实船使用大考[N];中国船舶报;2009年

8 ;碧水润巴渝重庆展新程[N];人民长江报;2010年

9 何开余;山绿水蓝谱新篇[N];铜仁日报;2009年

10 ;长江三峡库区滚装码头安全管理办法(试行)[N];中国水运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金柱;长江三峡库区低功能理水调洪型植被群落特征与定向恢复技术[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李泽新;三峡库区人居环境建设综合交通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3 王栋;长江三峡库区不同植被类型对降雨产流影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7年

4 尚敏;基于GIS的三峡库区忠县岸段塌岸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高俊敏;有机锡分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中国部分水环境中的暴露水平和风险评价[D];重庆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强;长江三峡库区蓄水后鱼类资源现状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2 陈海鹏;长江三峡库区大河坝滑坡治理工程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3 韩玲玲;遥感技术在长江三峡库区奉节县滑坡灾害调查中的应用[D];成都理工大学;2004年

4 徐峰;长江干线安庆至芜湖河段船舶定线制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5 刘佳瑜;基于物理—事理—人理的三峡库区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6 贺建波;三峡库区刘家湾滑坡稳定性分析及防治方案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7 袁军;长江三峡库区重庆市丰都丁庄裂口工业区滑坡及危岩治理工程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8 郁章文;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三峡库区水环境质量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马广文;长江流域农业区氮平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10 李萍;长江三峡库区链子崖危岩体的稳定性分析[D];天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652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52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