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构建资源LMS循环利用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0 09:45
【摘要】:资源不足与枯竭问题日益显现、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环境压力依然严峻等问题迫使我们选择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从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来看,多从区域、园区和企业三个层面,运用生态工业、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理论指导各层次资源利用。但是,一方面现行研究和实践存在着差距,这是因为缺乏对各层次间的资源循环利用的系统规划,使得区域、园区和企业在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缺乏有效沟通,无法形成统一行动,以致阻碍资源优化配置,制约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另外,目前的研究中还缺少能对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综合效率进行系统评价的有效方法及其优化理论模型,使得各层次间及其内部缺少有效控制和协调的共同“语言”,加大了统筹发展的难度。因此对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进行的系统研究,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水平实为紧迫。 本文主要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文章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国内外实践经验为技术支撑,对资源利用的三个层面实现途径进行介绍,在企业小循环模式、园区中循环模式和社会大循环模式基础上构建了资源LMS循环利用模式;以能值理论、能值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了资源LMS循环利用模式的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三个层次的有关指标,并设计了基于能值的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的优化模型,从理论上分析若多案例评价后制定出生态绩效的标准值,则在进行实证研究时能通过绩效值与标准值比较,将差距信息反馈到系统的园区层面、企业层面,分析模式资源LMS循环利用模式的优越性或差距性。 最后,以“城市矿产”资源的实证分析,剖析了废旧资源在L层面循环利用模式,介绍了区域特色产业园区的中模式和不同资源的粗加工-深加工企业小模式。通过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指标体系计算,分析了“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前后的经济系统、环境系统、社会系统的生态效率和整个系统的生态绩效,得知:区域社会系统生态效率最好,主要是总产出提高;而经济系统上,其原因在于建立其与技术能力匹配的回收处理规模有利于节约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资源的投入量,同时回收网络体系的建立,提高了“城市矿产”资源的运输和储运成本、劳务成本等;但是环境系统生态效率变化较小,这主要靠技术的进步和资金投入等方面来降低废弃能值量;从总体上看,“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将有效提高区域的生态效率,它通过回收网络的建立,巩固和支撑回收体系的发展,有利于资源更为有效的得到再生利用,也有利于全面参与,但是与理想的基地建设目标还具有一定差距;同时,局部的资源循环利用不是循环经济的核心,开发和发展潜力还需要进一步挖掘。同时体现能值分析在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上的可比性和适用性。 本文构建了资源LMS循环经济利用模式,有利于系统的对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研究;建立了基于能值分析方法的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形成对资源循环利用系统水平判断的一致标准;提出了为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生态效率的能值优化模型,从而提供了对资源循环利用系统生态效率进行优化的可行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24;F71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打造西南循环经济产业链 构建城市矿产开发利用平台——访重庆港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聂光辉[J];资源再生;2011年08期

2 刘媛媛;黄涛;郭艳玲;;浅析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年04期

3 柏应征;;依靠科技进步 推动企业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J];科协论坛;2005年09期

4 王东;;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之路——访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委员毛如柏[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年06期

5 ;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组织申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201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备选项目的通知》[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1年07期

6 于耀华;;试论资源节约型社会构建中循环经济的协调发展[J];商业时代;2011年23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长梅;;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作用机制探索[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2 高扬;松本亨;徐鹤;;日本ELV(报废汽车)资源循环利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史登峰;孙婧;;论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郑之英;;矿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源循环利用问题[A];第五届中国矿山地质学术会议暨振兴东北生产矿山资源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郭学益;田庆华;;有色金属资源循环[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卫冠亚;韩剑秋;姜春宁;;节能降耗、循环利用、促进镁盐发展[A];2007年中国镁盐行业年会暨节能·降耗·环保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成彦;邱定蕃;徐盛明;;金属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意义、现状及亟需关注的几个领域[A];2008年全国湿法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杨卓翔;高阳;赵志强;李双成;;基于能值分析的小型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研究——以深圳市三个农场为例[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9 邱定蕃;;资源循环利用对有色金属工业发展具有深远意义[A];缓解矿山资源危机——中国资源危机矿山对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郑之英;;矿业的可持续与资源循环利用问题[A];中国实用矿山地质学(上册)[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庞利萍;我国氯资源循环利用大有可为[N];中国化工报;2011年

2 记者 杨正毛;加快推动城市资源循环利用[N];芜湖日报;2011年

3 陈铁 李瑞;天冠资源循环利用技术降能耗35%[N];粮油市场报;2011年

4 谢忠义 本报记者 欧阳维民;创新筑起资源循环利用桥梁[N];中国质量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宋建巧;资源循环利用带来双重效益[N];郑州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程晖;我国资源循环利用任重道远[N];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

7 记者 杨光林;资源循环利用 路子越走越宽[N];周口日报;2005年

8 记者 常素莉;邯钢拟投2.8亿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杨正毛;变废为宝 资源循环利用市场潜力大[N];芜湖日报;2011年

10 ;我市再生资源循环利用科技产业园被列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N];唐山劳动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慧;基于能值分析的植物生物质能评价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大瑜;吉林省粮食作物生产系统的能值分析与比较优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梁飞;海洋经济和海洋可持续发展理论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陈晓;基于生态经济学模型的新疆可持续发展度量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5 刘玉振;农业生态系统能值分析与模式构建[D];河南大学;2007年

6 王闰平;基于能值的山西省农业生态系统动态分析[D];湖南农业大学;2009年

7 朱显成;资源效率革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8 易军;基于能值分析的高新区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徐海;生态工业园模式与规划研究[D];上海大学;2008年

10 商华;工业园生态效率测度与评价[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静;构建资源LMS循环利用模式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1年

2 孙奇;基于能值分析的乡镇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评价[D];河南大学;2010年

3 雷佳;黑龙江省黑土生态系统能值分析及其管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婷芸;安徽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5 黄瑾;产业生态视角下能值分析方法的运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李莎;基于能值分析的湖南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效率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7 佟源婷;基于农田秸秆循环利用的“稻—麦”轮作复合生态系统能值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孙向宇;基于能值分析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9 蒋桂芹;水资源对区域经济生产贡献的能值分析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刁丽琼;基于能值分析的重庆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6571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571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4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