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认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5 05:14
【摘要】:如何促进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大课题。野生动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维护生态平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同时,维护生态平衡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间的矛盾冲突,影响着人们对野生动物利用的认识态度。因此,开展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相关认识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野生动物可持续利用态度问卷调查为切入点,对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认识问题进行研究。在东北林业大学一次性发放调查问卷一千份,主要调查了新入学本科生、在读本科生、在读研究生以及新生家长。所提问题涉及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态度和对有关政策的认识程度等。本调查回收问卷930份,得到有效问卷906份,回收率为93%,有效率为90.6%。用Excel2003和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均值、标准差、描述性统计等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在野生动物对人类生活影响的关联度上,69.9%的人认为野生动物减少对自身生活造成了影响,总体的认知程度较高,在性别(p=0.008)及不同教育背景(p=0.002,0.029)上有显著差异;有65.8%的人选择了开展野生动物养殖可以减少对野外资源的过度利用,在总体教育背景(p=0.000)、家长的教育背景(p=0.000)、是否经常使用网络(p=0.011)上有显著差异;71.7%的人认为杜绝一切利用野生动物的行为无法实现,在总体教育背景(p=0.000)和家长教育背景(p=0.000)上表现出了明显差异;57.9%的人认为相关公益广告合理,来源于不同地区的人有较大差异(p=0.000);83.7%的人认为在不破坏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野外资源可行,总体教育背景(p=0.000)、家长教育背景(p=0.000)和不同来源地区(p=0.017)间存在显著差异;在对于养殖后数量得到有效恢复的濒危物种进行严格限额利用的可行性调查中,71.2%的人选择了合理选项,总体教育背景(p=0.034)和家长教育背景(p=0.003)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对相关国家政策的认知程度调查中,普遍较差,总体教育背景(p=0.004)和是否常看报纸(p=0.049)对结果选择有显著差异。 影响公众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认识态度的因素为:性别差异、受教育程度、来源地区差异、媒体宣传、生活经验、对国家政策了解程度及某些动物保护组织似是而非的引导。籍此,就促进野生动物科学保护及解决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认识问题,提出建议:从整体高度对待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野生动物与人类文明进步的密切联系;完善并改进野生动物保护教育的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野生动物保护理念教育;加强对媒体的引导作用;良好野生动物产业认证体系的建设;重视动物福利;关注某些动物保护组织的动机等。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8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吉彬;;生物教学中保护野生动物资源的教育[J];生物学通报;1990年01期

2 刘殿国,刘尧,乌仁巴图,林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动物资源开发对策[J];内蒙古林业科技;2001年S1期

3 徐松竹;;从餐桌切断滥杀野生动物源头[J];城市与减灾;2007年01期

4 罗林钟;;要保护野生动物资源[J];动物学杂志;1978年01期

5 才代,,马鸣;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野生动物资源及其消长[J];干旱区研究;1995年01期

6 邓绍瑛;论野生动物资源与《野生动物保护法》[J];环境与开发;1996年03期

7 张琳娜,孟建宇;内蒙古野生动物资源概况[J];北方经济;2002年S1期

8 谭明宽;南国绿色卫士[J];绿叶;2000年01期

9 刘伯锋;;野生动物文化资源论[J];生命世界;2004年05期

10 高德占;;林业部高德占部长在全国保护野生动物电话会议上的讲话[J];野生动物;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锡涛;张伟;周学红;;基于熵值法对我国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吴一博;;论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物权法保护[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任小玫;;《徐霞客游记》视阈中的虎迹探询与思考[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4 张伟;;对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关系的认识[A];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三届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包卫东;;小陇山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对策[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6 赵宇;;论《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改的必要性[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赵德怀;雍严格;叶新平;赵纳勋;;野生动物资源定位监测标准化方法研究[A];野生动物生态与管理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何香柏;;野生动物致害补偿的法律问题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温涛;谢锋;颜钰梅;;四川陆生野生脊椎动物资源的能值估算与旅游开发[A];四川省动物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段文武;朱开明;李立;张锐;兰玉红;;湖南省野生动物危害调查和防范对策[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8 野生动物、湿地与自然保护区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林;我州开展“候鸟三号行动”[N];团结报;2008年

2 记者 修伟 实习生 王明阳;盗伐毁林成为 近期整治重点[N];大连日报;2010年

3 本报实习记者 孙燕燕 本报记者 陈凡;野生动物减少 导致生物链断裂[N];北京科技报;2006年

4 吴波;永仁县森林公安分局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专项行动[N];楚雄日报(汉);2007年

5 记者 许蕾邋通讯员 柯琳;七成广州人拒吃野生保护动物[N];南方日报;2007年

6 邓其锋邋通讯员 包招鹏 吕兴仁;我市四部门联合在市区开展“飞鹰行动”[N];丽水日报;2008年

7 何生华邋本报记者 杨志刚;黔东南州开展“飞鹰行动” 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行为[N];贵州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许宁 本报通讯员 张育勇;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保护天津野生动物资源[N];中国绿色时报;2005年

9 王霞邋王昕;野生动物撞了白撞?[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10 刘伯锋(作者单位:福建省林业厅);关于野生动物资源产权管理的探讨[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智晟;野生动物价值评估与定价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2 韩嵩;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价值计量与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8年

3 费荣梅;中国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发利用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4 田治威;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观[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彭贤则;荆州优势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6 肖桂义;城市环境地球化学研究现状、问题和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7 赵天忠;区域森林资源战略规划几个关键环节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2年

8 王颖;区域工业化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裴tq;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分工与产业整合[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锋;野生动物资源可持续发展中的认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2 曹明明;野生动物资源所有权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吴一博;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物权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1年

4 任晓净;陕西省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5 刘欣;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产权交易市场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6 李欣;环长白山旅游公路建设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刘晓;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胡艳;野生动物资源物权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高艳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信息系统[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10 孔石;中国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法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64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64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