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中国水资源利用强度的时空差异分析

发布时间:2020-06-03 00:45
【摘要】:21世纪世界面临三大水问题,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这三大水问题已在不同程度上威胁到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水资源利用强度表达的是一定区域内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由于地区和时间分布的不均匀,又受到自然、技术、经济条件的限制,以及生态环境的需要,一个地区的水资源不可能也不应该用尽耗光,开发利用的应仅是水资源的一部分。据估计,世界水资源利用量仅占河川径流量的1/3。为了弄清一个地区或流域的水资源可能被利用的最大数量,即水资源的承载力,需要对水资源可利用量进行估算,以便为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提供依据。以往对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大多评价中,把有效利用的水资源等同于水资源总量,导致计算结果是我国水资源供需状况处在非常安全的阶段,这样的结果是不甚合理的。 本文以水循环、水量平衡、水资源与生态系统的反馈机制为理论基础,建立了理论水资源可利用量模型和实际水资源可利用量模型,在此基础上形成理论水资源利用强度模型和实际水资源利用强度模型。实证研究以中国一级流域为尺度,通过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的调查,计算了各流域可利用水资源量。对各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进行了评价,最后对其进行了时空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实际水资源利用强度较低,理论水资源可利用量已基本和用水总量持平,理论水资源利于强度接近临界值1。(2)中国北方水资源利用强度大于南方水资源利用强度,东部水资源利用强度大于西部水资源利用强度。(3)辽河流域、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西北诸河片区理论水资源利用强度已超过接近或超过临界值1,影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4)从1997-2009年流域水资源利用强度变化来分析,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松辽流域水资源利用强度年际变率较大,而其余流域片区水资源利用强度年际变率较小。我国水资源利用强度年际变化分布与水资源利用强度大小分布基本一致。(5)海河流域、淮河流域、黄河流域、松辽流域水资源利用强度年际变率较大,而其余流域片区水资源利用强度年际变率较小。这一特征正好与水资源利用强度大小的分布一致。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为理论和方法基础研究,主要阐述水循环和水量平衡理论、生态需水理论、水资源利用强度概念及计算模型 第三部分中国水资源利用强度的计算。主要根据水资源利用强度模型,分析其要素变化情况。 第四部分为结论和讨论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对水资源利用强度的研究方法、尺度、精度、不确定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针对本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了改进的措施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V2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平凡;柴立和;;基于广义信息熵原理的水资源利用系统的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2 阚大学;吕连菊;;中国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的影响[J];城市问题;2018年07期

3 方芳;;朝阳市水资源利用与区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与相关性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年02期

4 仇立红;;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措施[J];中外企业家;2017年05期

5 阚大学;吕连菊;;城镇化对水资源利用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6期

6 吴丹;;中国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利用的演变态势、“脱钩”评价与机理分析——以中美对比分析为例[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1期

7 黄庆良;;浙江省水资源利用优化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年01期

8 高素霞;王宝山;;《水资源利用与保护》课程教学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36期

9 路宁;周海光;;中国城市经济与水资源利用压力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10 黄锡生;王江;;中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略论[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锡龄;杨运泰;;新疆水资源利用的管见[A];新疆水利学会获奖论文集(1989-1998)[C];1999年

2 程玲娟;谢花林;姚冠荣;张道贝;;南昌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脱钩关系分析[A];2016第六届海峡两岸经济地理学研讨会摘要集[C];2016年

3 刘宁;;文化视野中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A];首届中国水文化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陈敏建;贺伟程;;中国水资源利用前景初探[A];中国水利学会一九九九年优秀论文集[C];1999年

5 陈兆丰;;在西部大开发中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水资源利用及供水途径探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6 滕颖;;浅议苏州地区社区水资源利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王万山;;鄱阳湖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机制演变及其绩效分析[A];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开放型经济研究[C];2008年

8 徐涛;;宁南山区环境改善与水资源利用的实践及对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尤爱菊;韩曾萃;;河口淡水资源利用的制约及对策[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孙才志;李红新;;辽宁省水资源利用相对效率的时空分异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夏红英 李鑫;打造完善的市场主体 做好水资源利用文章[N];北大荒日报;2018年

2 记者 郭锦辉;污染是水资源利用最突出的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3 记者田学科;以巴携手开展水资源利用[N];科技日报;2002年

4 记者 张魁勇;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不断开创统筹城乡水资源利用管理新局面[N];成都日报;2011年

5 水利部副部长 刘宁;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文化观[N];中国能源报;2010年

6 记者 钱怡;《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拿到8万美元项目支持[N];苏州日报;2009年

7 刘宁;文化视野中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N];学习时报;2010年

8 记者 梅传众;共同推进水资源利用[N];北方经济时报;2009年

9 通讯员 孙云才 隋海燕 记者 葛妍;专攻水资源利用保护难题[N];南京日报;2009年

10 宗合;促进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N];中国水利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明生;浙江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高升荣;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3 武华光;山东省灌溉水资源利用管理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4 李海涛;绿洲水资源利用情景模拟与绿洲生态安全[D];北京大学;2008年

5 张一鸣;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5年

6 柴玲;水资源利用的权力、道德与秩序[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7 朱思红;秦水资源利用之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刘渝;基于生态安全与农业安全目标下的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9 赵良仕;中国省际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收敛机制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10 吕素冰;水资源利用的效益分析及结构演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杰青;中国水资源利用强度的时空差异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聪;“环境—管理”双重视角下陕西省水资源利用效率测度及提升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年

3 傅佳丽;基于IO-SDA模型的行业水资源利用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9年

4 杜娟;武汉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8年

5 鲁斐;水资源利用绩效评价[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6 黄海斌;中国水资源利用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吕光辉;基于循环经济的太钢水资源利用研究与实践[D];天津大学;2012年

8 彭坤;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水资源利用合作法律机制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9 徐威威;辽宁省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10 垞力波亚·伊力哈木;喀什市城镇化进程中水资源利用变化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694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694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0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