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南阳市水资源优化配置

发布时间:2020-06-07 22:15
【摘要】: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关系到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资源数量和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同时因水资源浪费及水污染日益加重,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形成了尖锐矛盾。这一矛盾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水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对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总结分析了目前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现状,研究了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以南阳市为研究对象,对该市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实例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论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优化配置方式、形式、内容与原则。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探讨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识别和度量方法,给出了三类目标的一种具体函数表达式。根据用户特性和水源特性的不同,提出了用户公平系数、水源供给系数的概念和度量方法。提出了区域水资源、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概念和度量方法,并以约束条件形式予以考虑。以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大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模型。分析了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大系统、多目标、非线性等特点及处理方法,将新的智能优化方法—遗传算法引入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了大系统多目标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扩大了遗传算法的研究领域和应用范围。 (2)选取南阳市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并以两个水平年(2005年、2010年)三个保证率(50%,75%,95%)的水资源供需情况为依据,拟定模型参数(系数)。采用多目标总体优化遗传模拟退火算法进行求解,编制了计算机程序,探讨了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对南阳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的求解结果进行了供需平衡分析、优化配置目标与效果分析、系统协调发展分析,提出了解决该市缺水的措施与方法。经验证,模型合理,算法有效。此优化配置模型及成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并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V2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富远;;浅谈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7期

2 黄立华;;孝感水资源节约保护之对策[J];节水灌溉;2011年07期

3 陈锋;;廊坊市市区水资源规划治理研究[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贾瑞红;;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年03期

5 本刊编辑部;;十二五:向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J];太阳能;2011年02期

6 黄佩佩;;建筑低碳与节能[J];企业导报;2011年13期

7 ;首届中国原水论坛在宁波开幕[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2期

8 曹璐;靳建市;;浅谈西部水资源开发管理与环境保护[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9 周慧;龚擷;;现代民居建筑对资源、能源利用的策略与建议[J];现代装饰(理论);2011年04期

10 张文杰;杨慧;;浅议沧州市水资源危机及解决途径[J];地下水;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维理;李文平;张志勇;;沙漠区特大水源地评价及环境影响效应[A];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3年

2 郑大华;;住区水环境的综合设计与利用[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3 傅春;胡振鹏;;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4 何桥;邰生霞;;面向可持续发展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杨莲;杨平;;贵州省人口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6 冯筠;;关于水资源、生态环境建设与西北可持续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7 袁达;吴承业;;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再生率研究[A];系统工程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8 张声才;;石门台自然保护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9 周芸;;都江堰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A];中国水利学会第三届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曹弦;任红松;;新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6分会场都市型现代农业学术研讨会论文专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珉璐;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努力推进可持续发展[N];廊坊日报;2009年

2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N];科技日报;2002年

3 汉中市水利局;汉中水资源关乎全国全省可持续发展大计[N];汉中日报;2010年

4 记者 伍华余;要管好用好水资源 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水利支撑[N];通辽日报;2011年

5 记者 荣燕 孙奕;回良玉会见瑞士联邦委员洛伊恩贝格尔[N];人民日报;2009年

6 青岛市水利局局长 于睿;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保障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青岛日报;2009年

7 记者 韩晓玲 涂亚卓 实习生 童颖 通讯员 王怀民;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论坛举行[N];湖北日报;2009年

8 记者 周朗明;我市水资源依然短缺[N];金华日报;2010年

9 兰伟香 戴建;保护生命之水 促进可持续发展[N];丽水日报;2010年

10 讨管局规划计划科;加快和谐流域建设 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N];酒泉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茂山;海河流域水环境变迁与水资源承载力的历史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5年

2 封玲;玛纳斯河流域农业开发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3 王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珠江河口治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龙振永;吉林省玉米加工产业发展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姜纯成;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产权配置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6 桑东莉;可持续发展与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制度之变革[D];武汉大学;2005年

7 胡建渊;南京都市圈可持续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8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9 李咏梅;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5年

10 蔡自力;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旗;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水资源定价方法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占毅;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浙江省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任斐;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管理[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4 孙翠清;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控制论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5 范建琦;榆林市牧区水资源承载力及牧草发展规划[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6 王晓东;长春市地表水环境规划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王峰;泰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8 刘西田;河北省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郑林昌;2020年昌平适宜于可持续发展人口规模预测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10 白思敏;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020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020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37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