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8 04:33
【摘要】:济宁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46亿m3,人均水资源量558m3,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且由于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开发利用程度不一,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水质型缺水并存,干旱年份缺水4-7亿m3,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济宁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瓶颈,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近年来,济宁市在水资源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建立了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体系和水行政管理体系,但制度体系还不完善,管理机构尚未健全,水资源管理形势依然严峻。要使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就要加强对水资源管理的研究探讨,寻找破解“瓶颈制约”的方法,使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节约利用和有效保护,对政府做好水资源管理工作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济宁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寻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为大力提高济宁市水资源管理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把加强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与建立济宁市现代水网体系结合起来研究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文章首先介绍了济宁市水资源的基本特点和水资源管理现状,查找和分析了“防汛抗旱问题依然突出”、“水资源配置网络工程体系不完善”、“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水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理顺”、“节水型社会建设水平低”、“用水结构和水价机制不够合理完备”等主要问题。然后,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澳大利亚、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国内深圳、上海、大连等城市的水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论述,总结出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的先进经验,例如政府对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管理、将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相结合、鼓励公众参与水资源管理等;指出了对于提高济宁市水资源管理水平的启示,例如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职能、加快构建城乡一体化水务管理体系等。 最后,在分析济宁市水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加强水网工程建设”、“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构建水资源管理信息化体系”等七方面完善济宁市水资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V213.4
本文编号:2702547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V21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毅,董藩;中国水资源管理的突出问题与对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陈庆秋;试论水资源部门分割管理体制的弊端与改革[J];人民黄河;2004年09期
3 杨立信;孙金华;;国外水资源一体化管理的最新进展[J];水利经济;2006年04期
4 李志强;魏智敏;;对水资源统一管理与综合管理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利;2006年03期
5 王金霞,黄季q;国外水权交易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05期
6 冯尚友,梅亚东;水资源持续利用系统规划[J];水科学进展;199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升荣;水环境与农业水资源利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辉;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025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02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