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西宁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1 13:50
【摘要】:水资源是基础自然资源,是生态环境的控制性要素,每一个城市的发展都与水资源有着密切关系。西宁市处在半干旱地区,水资源需求供给平衡与否直接影响着其发展方向,因此研究水资源的供需变化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西宁市水资源的现状及未来,同时也能更好的促进本市经济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本文内容如下: (1)在对国内外水资源研究综述的总结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水资源供需平衡、循环经济等理论为支撑,分析了西宁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2)借鉴国内外有关水资源供需的计算方法,,采用定额法及逆推法对各需水项进行预测,得出2015年,西宁市可供给的水资源量为7.85×10~8m~3,总需水量为11.87×10~8m~3;2020年,可供给的水资源量为8.59×10~8m~3,总需水量为14.08×10~8m~3;2025年,可供给的水资源量为9.11×10~8m~3,总需水量为13.36×10~8m~3。由此推理,本市的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风险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并随城市规模的扩大有放大的趋势。 (3)客观的分析了造成供需紧张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本区降水少,属资源型缺水,而且时空分布不均;二是工程性缺水,西宁的部分机井、输水、引水管道设施年老失修,造成了水量的流失;三是现有水资源利用粗放(工农业生产耗水情况及中水利用方面,这部分也是造成的原因之一),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呈现不断突出的水质性缺水。 (4)依据西宁市的现实发展情况,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一是加强对引大济湟工程的建设投入,不断缓解工程性缺水矛盾;二是努力做好水资源循环利用,加强城市中水回用、污水再处理能力;三是合理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推广节水型生产;四是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节水意识,从而保障水资源供求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V213.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玉祥;孙孝波;张进福;;新乡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J];河南水利;2002年03期

2 韩瑞光;;海河流域推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探讨[J];水利发展研究;2011年07期

3 李冬晓;尹明万;贾玲;李其峰;;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出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1年02期

4 蔡明科;许义和;杨婷;胡国杰;;关闭自备井对宝鸡市区地下水动态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08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青言;曹升乐;;济南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及其对策措施研究[A];农业、生态水安全及寒区水科学——第八届中国水论坛摘要集[C];2010年

2 龚秀英;;永定河统一管理成为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的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3 王谢勇;施晓蕾;徐晓鹏;;关于水价定价模型构建的研究[A];上海(第二届)水业热点论坛论文集[C];2010年

4 朱光华;;水资源供需平衡应用Matlab/Simulink建模仿真的研究[A];福建省第十一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万育生;张继群;;我国城市水资源形势及对策[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6 蔡金万;;水资源供需平衡调控与循环经济[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7年

7 蔡琳生;;云霄县西溪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A];福建省第十三届水利水电青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吕胜利;吕晓英;郑慧娟;;西北内陆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模拟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9 党永良;张金丽;;优化水资源配置实现可持续利用[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年

10 王维平;何庆海;范明元;黄继文;;山东生态省建设与水资源优化配置[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佳贝;北京实现水资源供需平衡[N];中国建设报;2010年

2 威海市水利局局长 徐承峰;实施最严格管理制度 保障水资源持续利用[N];威海日报;2011年

3 记者 马德明 实习生 李朝旭 通讯员 祝丽敏;我省上半年缺水48.6亿立方米[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4 文志辉;下好“活水”棋 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N];吐鲁番日报(汉);2010年

5 薛小和;发展中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如何实现[N];经济日报;2004年

6 吴季松;节水型社会: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出路[N];科技日报;2003年

7 记者 宇雄;科学手段能有力应对中国“饥渴”[N];广东科技报;2010年

8 记者 周晗;每年省出10个瘦西湖[N];扬州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杨建智;南昌实行城乡水务统一管理[N];江西日报;2010年

10 ;城市缺水怎么办?[N];经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田林;经济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董书宁;干旱、半干旱复杂矿区水资源系统优化配置及综合利用[D];长安大学;2011年

3 蒋旭光;跨流域调水系统水资源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国英;西宁市水资源的供需平衡问题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万小庆;鄱阳湖环湖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杜焕;基于DPSIR模型的东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火星;成都市水资源约束下的人口承载力研究[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马学礼;随州市曾都区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梁艳慧;基于合作博弈的大连市水资源配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甘升伟;太湖流域山丘区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8 宋琦;宝鸡峡羊毛湾灌区水资源配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全胜;拉萨河水资源多目标优化配置[D];西藏大学;2010年

10 李兴拼;广西北部湾水资源合理配置理论与模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080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080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d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