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资源型城市产业创新的低碳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22:26
【摘要】: 资源型城市作为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性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一类城市,一方面在中国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另一方面随着资源日益枯竭,资源型城市的相关产业会面临多重困境,出现经济发展减缓的局面,同时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矛盾表现的更加突出。为了避免“资源富市兴市、资源竭市衰市”的恶性循环,矫正和消除工业文明“非和谐效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原有的产业发展方式,实践产业创新。本论文结合资源型城市产业的特点和现状,借鉴生态学、环境学概念原理、运用产业创新及资源型城市发展规律等相关理论,从可持续发展理念出发研究资源型城市产业创新的低碳模式,重点探讨了产业创新低碳模式的两个实践路径,即仿照生物圈层物质循环提出的产业创新“循环”模式和遵循生态系统协同进化原理提出的产业创新“共生”模式。基于“共生”模式和“循环”模式的提出,本论文分别选取资源型城市—唐山市的矿业企业开滦集团公司和唐山市生态功能区—南湖生态城的建设为实证案例,从产业创新企业层面论证分析了产业创新“共生”模式的具体实践;从产业创新支持体系层面论证分析了“循环”模式在构建生态功能园区中的实践。 通过典型案例的论证分析,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1)产业创新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资源型产业创新本质是摆脱资源依存化,也就是使城市发展摆脱对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依赖的过程。产业创新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途径,遵循产业生态的协同发展规律,使产业摆脱资源依赖,把粗放式开采和加工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环境破坏型产业转变为节能、高效、环保的环境友好型产业;2)不能把产业创新等同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高新产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也不需要原有产业盲目追求多元化。产业创新需要结合具体发展情况,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使产业创新实践成为一个灵活动态的过程,而不是程式化的、照搬照抄的过程;3)通过案例的论证分析表明:在创新主体方面,产业的协同共生可以打破产业分立,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提高产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创新支持体系方面,构建以循环模式推动产业创新的支持环境,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改造产业线性物质流模式,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尽可能小的环境成本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99.27;F205

【引证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栋q

本文编号:27373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373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43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