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2 19:05
【摘要】: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也是最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耕地资源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维护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世界各国在经济快速上升时期都制定了相应的耕地保护政策,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政府宣称已采取了世界上最为严格的政策来保护耕地,但近年来耕地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耕地资源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恶化却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得不思考现行耕地保护政策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生命线,耕地资源安全研究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耕地资源安全是一个多学科相交叉的研究课题,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生态学等众多学科知识。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耕地资源安全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从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特性和理论基础入手,围绕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三个方面构建中国耕地资源安全评价体系和保障体系。全文有九章,可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章。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内容和创新点;第二章对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内涵、特征、理论基础以及它与相关概念的区别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第三、四、五、六章。这一部分主要从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个方面构建中国耕地资源安全评价体系,并对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的时空差异规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安全、质量安全、生态安全和综合安全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从区域分布情况来看,东部省份的耕地资源质量安全水平普遍高于西部和北部省份,经济发达省份的数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水平普遍较低,耕地资源综合安全水平也呈现出类似的规律。 第三部分:第七、八章。这一部分在分析评价中国现行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政策绩效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现行耕地资源安全保障政策体系不够完善,基本为数量保护政策,而且这些政策也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同时,各行为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极不合理,现行保障体系的缺陷十分明显。第八章对中国耕地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目标、行为主体、保障模式和支撑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四部分:第九章。本章主要就本文研究的结论和不足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保障耕地资源安全首先应该解决的三个问题。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323.211
【图文】:

面积图,面积,粮食,粮食减产


图1.22004年中国沙化土地面积构成l.2theeonstituteofChineselanddesertifieationin2004来源:据2005年中国荒漠化和沙化状况公报整理所得。资源状况的恶化对粮食安全构成一定威胁安全的定义与内涵,目前有很多说法,但大体都逃不出以下两是要保证充足的粮食供应,让人能够吃饱;二是这些供应必须不能提供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粮食。这两个方面都与耕地资源1.11997一2004年中国耕地面积减少导致的粮食减产Tabl.1the邝due柱onofgrainProduetionforeultivatedlanddec代asefrom1997to2004inChina单位:万公顷、万~二,、,___粮食耕地总面积二二年内耕地面积耕地面积减少导致的

安全问题,理论基础


全科学理论只是代表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其中,资源稀缺理论与公共物品理论是耕地资源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人地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安全科学理论则为我们解决耕地资源安全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它们之间关系如图2.3所示。公共物品理论安全科学理论图2.3耕地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Fi醉 .3thebasietheoriesofs加 dyoncultivatedlandresourceseeurity四、本章小节耕地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保障生物群落(主要指人类)健康生存的耕地资源状态或能力;它具有利己性、相关性、动态性、公共性和潜隐性等特征。耕地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耕地保护之间既存在着区别,又有着联系,辨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资源稀缺、公共物品、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耕地资源安全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基础。耕地资源安全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课题,研究内容的涵盖面复杂而广泛,如何将其内容提炼成一个简单的概念,确实是一个难题,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形成一个公认的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本章以资源安全的概念为基础,结合耕地资源的特点,对耕地资源安全的概念、特性、理论基础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笔者认为,这种探讨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深化。同?

【引证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莎莎;刘燕;;山东省耕地资源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2 蒋乾;;基于灰色关联的浙江省耕地变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5期

3 韩本毅;;城市化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关系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5期

4 代路;雷国平;姜博;袁兆华;张慧;;基于生态经济系统的佳木斯市耕地质量预警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陈运春;郝莉莎;余建新;;云南耕地资源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9期

6 陈园园;张文学;苏海宽;;耕地资源质量安全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14期

7 李谷成;;转型期中国农业单要素生产率变化及资源利用特征[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5期

8 李谷成;冯中朝;范丽霞;;小农户真的更加具有效率吗?来自湖北省的经验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9 金蕾;何腾兵;;喀斯特山区耕地占补平衡预警指标体系初探[J];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01期

10 许国平;;中国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进展及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1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玉芳;;基于灰色系统模型的森林资源储备量预测[A];低碳经济时代的林业技术与管理创新[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汤怀志;公路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2 贾驰;农业国际化背景下农户生产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李谷成;基于转型视角的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4 何蓓蓓;区域耕地资源安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兴友;基于粮食安全的山东省耕地资源保护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9年

2 贾改凤;新疆耕地保护政策绩效评价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3 杜小青;公路建设对城市用地扩张的影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4 陈园园;山东省耕地资源安全评价[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邴广路;陇南市耕地资源安全评价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锋;长武县土地资源安全评价[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平平;基于粮食安全的皖江城市带耕地资源安全评价及保障措施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军;石家庄市耕地动态变化与生态安全评价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章泽宾;城市土地供应政策执行效果评估[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10 张银岭;江汉平原耕地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8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38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8c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