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草地资源退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323.212
【图文】:
研究样本旗县分布图
图 4.2 内蒙古 54 个旗县 20 世纪 80 年代草地退化率分布Fig4.2 Distribution of grassland degradating rate in 54 countries in 1980’s4.3.2 21 世纪初期内蒙古草地资源退化特点与趋势4.3.2.1 草地资源整体上呈现退化加剧趋势从整体上看,内蒙古草地的退化面积和程度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见图4.3)。通过整理内蒙古草地资源第四次普查资料发现,截止到 2001 年内蒙古牧区和半农半牧区 54 个旗县的天然草地面积减少到约 6490 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为 5544 万公顷,退化面积已经达到 4391 万公顷。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相比,草地退化面积几乎翻了一倍。草地退化的平均比例(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地比例)达到了 76%,轻度、中度、重度退化比例也分别达到 46%、41%和 13%。显然,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相比,21 世纪初期的内蒙古草地退化面积绝对数呈现大幅度增加,轻度和中度退化面积都呈现翻番的特点,重度退化的草原面积也增加了 52%。
图 4.4 内蒙古54个旗县21世纪初的草地退化率分布情况Fig4.4 Distribution of grassland degradating rate in 54 countries in 2000’s从图 4.4 中可以看到,21 世纪初期,草地退化率最轻的旗县是东部的莫力达瓦旗和扎兰屯市,这两个地区的草地退化率低于 34%,其中莫力达瓦退化率为 22%。可以明显地看出,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以及扎拉特旗的草地退化率相对较高,已经处于黄色代表的高退化率组中,他们的草地退化率达到了 70%。内蒙古中部的多数旗县也属于黄色区域,其中有 2/3 左右的旗县的草地退化率甚至已经达到 100%,说明 21 世纪初内蒙古中部的大部分旗县草地退化率较高。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三个旗县中,额济纳旗草地退化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旗县。如果与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可以明显地看出 21 世纪初内蒙古草地退化状况呈现加剧的状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胜,李林,汪青春,李希来,徐维新,董立新;青南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高寒草甸牧草生长影响的研究[J];草业学报;1999年03期
2 许鹏,胡锋铎;天山北坡低山草地类型复合体结构与成因分析[J];草业学报;1994年02期
3 胡自治;制止牧区工矿业无序发展,保护生态屏障——草原——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原为例[J];草原与草坪;2004年03期
4 杨殿林,张延荣,乌云格日勒,王德霞,包翠华;呼伦贝尔草业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草原与草坪;2004年01期
5 吴雨俊,张向柱,段志鸿,刘尚军,任燕灵,骆宏才,谢淑珍;阿拉善草地退化原因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草业科学;2005年09期
6 付守平,张继林,于井瑞;赤峰市敖汉旗草地资源面临着沙化危机及恢复措施[J];草业科学;2002年06期
7 王宏,乌恩其,谢建华,呼和,柯建武;科尔沁草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以科左后旗为例[J];草业科学;2002年04期
8 杨汝荣;我国西部草地退化原因及可持续发展分析[J];草业科学;2002年01期
9 王X,韩建国,周禾;中国草业现状及发展战略[J];草地学报;2002年04期
10 海春兴,马礼,王学萌,李璐;农牧交错带典型地段土地沙化主要因素分析——以河北坝上张北县为例[J];地理研究;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双红;北方牧区草畜平衡与草原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云霞;内蒙古草地退化成因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58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58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