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内蒙古草地资源退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16 20:58
【摘要】: 内蒙古草地资源比较丰富,天然草地面积约为7880万公顷,位居全国第二位。但是,草地资源在人们的利用中呈现不断退化的状态,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草地资源退化趋势呈现加速的特点。因而科学评估不同因素对草地退化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扭转草原生态退化的局面,促进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气候与人为活动是草地退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以往的很多研究定性地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草地资源退化的影响。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内蒙古草地资源退化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地研究。论文以内蒙古牧区33个旗县和半农半牧区21个旗县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经济学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变化与草地退化率的关系,通过计量经济模型量化了气候与人为活动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在数量上相对科学地区分了气候与人为活动导致的结果。同时,根据未来气候变化和草地的发展状况,并结合当地生态、经济特点,提出了符合内蒙古实际的草地资源建设与利用的建议。研究结果为内蒙古草地资源利用决策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由于气候与人为活动的影响,内蒙古草地资源退化呈现严重加剧趋势;内蒙古牧区和半农半牧区54个旗县的气温与降水存在很大差异,但纵向来看,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增加的特点,而降水没有显著增加或减少的趋势,并且年平均气温与草地退化率之间呈现显著的相关关系;内蒙古牧区和半农半牧区54个旗县的现在的相关人为活动强度比过去明显增加,这些人为因素的变动与草地退化率之间也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计量模型的结果给出了不同因素对草地退化率的影响程度。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平均而言,气温升高1℃,草地退化率将增加0.05;乡村人口密度每增加1个单位,草地退化率将增加0.527;牧区人口占乡村人口的比例每增加1单位,草地退化率增加0.156;而草地放牧程度平均每增加1个单位,草地退化率增加0.037;牲口总数中小畜比例每增加1单位,草地退化率将增加0.53;与没有发生过樵采乱挖行为的草地相比,发生过樵采乱挖的草地退化率将增加0.127。按照这个影响标准,从1980年到2000年间内蒙古牧区和半农半牧区54个旗县草地退化率增加了0.3,其中气候因素作用了18%,而相关的人为活动作用了52%。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和国外草地资源利用的经验,并结合蒙古草地实际,本文认为内蒙古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增强科技创新和推广能力,推进牧草种子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研究。二是通过科技提高牲畜的生产能力,优化牲畜结构。三要努力维持草原区人口的稳定,加强农牧民的职业与生产培训。四是加强草原法律与制度的建设与执行力度,切实强化草地资源的保护与建设。五是积极探索适合草地资源、畜牧业生产的管理与经营组织方式。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323.212
【图文】:

分布图,旗县,样本,分布图


研究样本旗县分布图

旗县,内蒙古,公顷


图 4.2 内蒙古 54 个旗县 20 世纪 80 年代草地退化率分布Fig4.2 Distribution of grassland degradating rate in 54 countries in 1980’s4.3.2 21 世纪初期内蒙古草地资源退化特点与趋势4.3.2.1 草地资源整体上呈现退化加剧趋势从整体上看,内蒙古草地的退化面积和程度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见图4.3)。通过整理内蒙古草地资源第四次普查资料发现,截止到 2001 年内蒙古牧区和半农半牧区 54 个旗县的天然草地面积减少到约 6490 万公顷,可利用草原面积为 5544 万公顷,退化面积已经达到 4391 万公顷。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相比,草地退化面积几乎翻了一倍。草地退化的平均比例(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地比例)达到了 76%,轻度、中度、重度退化比例也分别达到 46%、41%和 13%。显然,与 20 世纪 80 年代初相比,21 世纪初期的内蒙古草地退化面积绝对数呈现大幅度增加,轻度和中度退化面积都呈现翻番的特点,重度退化的草原面积也增加了 52%。

分布情况,旗县,内蒙古,分布情况


图 4.4 内蒙古54个旗县21世纪初的草地退化率分布情况Fig4.4 Distribution of grassland degradating rate in 54 countries in 2000’s从图 4.4 中可以看到,21 世纪初期,草地退化率最轻的旗县是东部的莫力达瓦旗和扎兰屯市,这两个地区的草地退化率低于 34%,其中莫力达瓦退化率为 22%。可以明显地看出,具有相同地理特征的新巴尔虎右旗、新巴尔虎左旗以及扎拉特旗的草地退化率相对较高,已经处于黄色代表的高退化率组中,他们的草地退化率达到了 70%。内蒙古中部的多数旗县也属于黄色区域,其中有 2/3 左右的旗县的草地退化率甚至已经达到 100%,说明 21 世纪初内蒙古中部的大部分旗县草地退化率较高。位于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的三个旗县中,额济纳旗草地退化率明显高于其他两个旗县。如果与 20 世纪 80 年代相比,可以明显地看出 21 世纪初内蒙古草地退化状况呈现加剧的状态。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胜,李林,汪青春,李希来,徐维新,董立新;青南高原气候变化及其对高寒草甸牧草生长影响的研究[J];草业学报;1999年03期

2 许鹏,胡锋铎;天山北坡低山草地类型复合体结构与成因分析[J];草业学报;1994年02期

3 胡自治;制止牧区工矿业无序发展,保护生态屏障——草原——以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草原为例[J];草原与草坪;2004年03期

4 杨殿林,张延荣,乌云格日勒,王德霞,包翠华;呼伦贝尔草业面临的问题与可持续发展[J];草原与草坪;2004年01期

5 吴雨俊,张向柱,段志鸿,刘尚军,任燕灵,骆宏才,谢淑珍;阿拉善草地退化原因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草业科学;2005年09期

6 付守平,张继林,于井瑞;赤峰市敖汉旗草地资源面临着沙化危机及恢复措施[J];草业科学;2002年06期

7 王宏,乌恩其,谢建华,呼和,柯建武;科尔沁草地荒漠化现状、成因及整治措施——以科左后旗为例[J];草业科学;2002年04期

8 杨汝荣;我国西部草地退化原因及可持续发展分析[J];草业科学;2002年01期

9 王X,韩建国,周禾;中国草业现状及发展战略[J];草地学报;2002年04期

10 海春兴,马礼,王学萌,李璐;农牧交错带典型地段土地沙化主要因素分析——以河北坝上张北县为例[J];地理研究;2002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谢双红;北方牧区草畜平衡与草原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云霞;内蒙古草地退化成因与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7584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584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cc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