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能源(秸秆)资源可供性评价及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323.214;F224
【图文】:
图 2-2 运输费用的计算布特性决定了涉及运输费用的两个因素—收集量和运计算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考虑到处于收集区域不一定的情况下,出于运输费用最小化的考虑,秸秆收集距离企业近的秸秆全部收集完毕后才会根据需要进最终形态应为圆形,如图 2-2 所示。在运输量一定的情系,而且,考虑到收集区域具有圆形的规则几何形态,我。在具体推算运输费用之前,现有参数间已有的关系表×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例×单位面积秸秆产量×:k Rkk=A02321( π)α23kk,有: k R=A20α π
-4 秸秆集中储运站地点县 储运站地点市郊 黄碾镇 堠北庄镇市 合室乡 辛安泉镇 店上镇县 夏店 侯堡镇 王村 王桥镇县 路村 李高 河神庙县 新店镇 郭村镇 下杨安收购点为例,长治秸秆资源密度较高的有西白兔村、黄碾镇、故漳、庄镇、壶口七个区域.,具体见下图 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晶;吴海涛;丁士军;朱超;;秸秆资源收获季节性及其能源供应持续性分析[J];资源科学;2011年08期
2 周庆凡;张亚雄;;油气资源量含义和评价思路的探讨[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1年03期
3 李贻伟;;基于管理熵和满意度的企业综合集成评价方法研究[J];软科学;2011年07期
4 陈伟;章克凌;;基于突变理论的交通抢险队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5 白路祥;王楠;杨震;乔强强;;基于AHP的滨州市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6 李昊;张海茹;;不同尺度渗透率评价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7期
7 蒋兴义;孔祥惠;杨根新;;旅游用地的协调-集约度评价方法研究[J];地矿测绘;2011年02期
8 白路祥;邓凯;杨震;刘广祥;;基于模糊逻辑的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9 黎小伟;胡海涛;吴晓明;宁定华;;A油田测井产能预测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年08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京红;董春梅;;微裂缝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张树奎;鲁子爱;;一种港口安全风险灰色评价方法研究[A];2009年苏浙闽沪航海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9年
3 惠兴杰;;企业管理人才价值评价方法研究[A];全国第一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王传好;曹光群;陈李英;王凤娟;;香波的泡沫特性评价方法研究[A];2002年中国化妆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白跃世;马迅;;体育科技创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陈惠;王加义;张春桂;李丽纯;林晶;张星;;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陈彦清;杨建宇;张晓东;苏伟;黄健熙;苏晓慧;严泰来;;我国县级雪灾风险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电气信息与自动化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农村电气化分会科技与教育专委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C];2010年
8 刘伟;鞠美庭;林慧;石英琳;;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精选[C];2006年
9 熊子瑜;;中介语声调系统的评价方法研究[A];第九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10 康凯;齐莉丽;邢亚东;;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A];2002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买天;农业部全面启动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N];农民日报;2009年
2 李涛 付小红;太原投入巨资综合利用秸秆资源[N];粮油市场报;2009年
3 记者 王朝霞;把加快秸秆资源转化利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事来办[N];甘肃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菲;中哈科技合作开发利用秸秆资源[N];新疆科技报(汉);2009年
5 本报记者 韩铁英;开发秸秆资源 加快利用步伐[N];吉林农村报;2010年
6 李传友;北京推广站秸秆资源课题进展顺利[N];中国农机化导报;2009年
7 记者 袁达;榆树:多渠道开发秸秆资源[N];长春日报;2009年
8 记者 刘晓雨 张瑜;利用秸秆资源 发展低碳工业[N];北大荒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杨新明;变“一烧了之”为“一举多得”[N];南通日报;2007年
10 杨玉华 江国成;秸秆资源值得产业化开发[N];青岛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毕于运;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2 肖人毅;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3 单艺斌;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0年
4 张立辉;我国发电企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5 于光;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徐林生;面向武器装备论证过程的多属性评价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臧毅;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史宝娟;城市循环经济系统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9 贺瑞敏;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10 王耕;基于隐患因素的生态安全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亮;生物质能源(秸秆)资源可供性评价及实证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8年
2 谢园春;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益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3 徐雪峰;企业业务流程管理能力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亢永;民用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慧;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6 乔晶;循环经济产业链经济学稳定性及评价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宋艳东;基于模糊数据融合的室内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8 崔春宇;吉林省医药研发资助项目效果评价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张宝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10 沈德聪;绿色制造系统的判定和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594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59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