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三峡库区核心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体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5 15:59
【摘要】: 水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其价值日益凸显。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成为各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共同准则。随着三峡工程的修建,实现了长江水资源优化配置及可持续利用。与此同时,库区水污染防治及如何开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已迫在眉睫。三峡库区实行分散的、分部门的水资源管理模式,部门间责权不明,信息沟通不畅,管理重叠,利益冲突,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处于分割状态,导致管理的低效率和缺乏系统规划,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进而影响了库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解决库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内讧”问题,协调库区内部各方的利益关系,实现库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统一管理,进而实现长江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以三峡库区重庆段核心区9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基于系统理论,分析其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特殊性及其管理系统的特殊性;阐述区县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在此体制下水资源配置现状;运用博弈论,分析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下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管理系统内各个部门的权利义务关系;提出核心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实行统一管理的管理体制模式改革建议。文章的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 一、基于系统理论,分析三峡库区核心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特殊性和其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管理系统的特殊性。采用实地调研和网络调查的方式,从三峡库区核心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两方面入手,分析其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得出三峡库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系统采取了分散的、分部门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和以行政区域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二、运用博弈论,建立在三峡库区核心区现行水资源管理体制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系统内管理部门、区县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得出在此体制下,部门间利益以及区县间利益没有达到均衡的结论,进而分析实现核心区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进行统一管理的必要性。 三、提出三峡库区核心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统一管理的两种体制模式建议:短期改革方案——在区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设置“水资源统一管理协调委员会”的模式;长期改革方案——以“水利局”机构职能设置为框架的水务局模式,并阐述两种模式的优缺点。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TV213.4
【图文】:

示意图,水循环系统,示意图,水资源系统


图 2.2 狭义水资源系统图Fig 2.2 The Interaction Detween the Subsystem inside the narrow Water Resources System水资源系统的整体性:广义水资源系统是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复合开放系统。水系经过蒸发(升华)——降水——径流——入海——蒸发等形成了完整的水循环过程,水沿流域流动保持水系的连续性,循环与流动构成了完整的水自然系统;而水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又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有机整体。水资源各子系统的最佳运转状态、最优发展之和并不等于水资源系统整体的最佳运转状态和最优发展。相对于水资源子系统的功能来说,水资源系统整体可以具有完全不同的功能。子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只有相互协同作用,整个水资源大系统的功能才能体现。利工程系统水 排水系统供 资水保源系统护表水地下地水雨及水 质水、水量 流域系统 循水系统环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常发;穆宏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协商机制建设与实践[J];人民长江;2011年02期

2 徐红霞;;关于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在全省水资源水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江苏水利;2010年04期

4 陈雷;;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节选)[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9年09期

5 曹鹏程;;日本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J];刊授党校(学习特刊);2006年08期

6 钟建宏;王冬梅;;保护区域良好水资源环境的措施初探[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8年02期

7 张天奋;张秉民;;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保护思考[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严格水资源管理 保障可持续发展[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年04期

9 张利杰;田义文;徐娟;;浅析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及完善[J];河南科技;2010年16期

10 ;日本的水资源管理[J];求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国阶;;西部大开发中水资源保护的地位和作用[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万育生;;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万育生谈 我国水资源形势与水资源管理[A];黄河流域部分城市水环境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赵蕊;;山西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法律保护思考[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4 高华;;试论我国水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完善[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红鹰;;关于水资源管理的思考[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谭伟;;欧盟水框架指令及其启示[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7 王炎阶;陆剑;;简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建设[A];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高层论坛优秀论文集[C];2010年

8 王宏巍;;中俄水资源管理的法律比较研究[A];水资源、水环境与水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3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3年

9 宋海鸥;朴光洙;马品懿;;论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制度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7年

10 肖传成;;美国的水资源管理、保护及启示[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张慧疆;严格水资源管理 强化水资源保护[N];巴音郭楞日报(汉);2011年

2 本报记者;搞好水资源管理专项整治管好用好有限的水资源[N];焦作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俞亚平 郑秋丽;北京:构建“三大体系” 服务首都发展[N];中国水利报;2011年

4 记者 马德明;我省将建设四大水资源管理体系[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路强;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制度保障来[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廉维亮;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机制活起来[N];人民政协报;2011年

7 ;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改革发展[N];云南日报;2011年

8 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徐明华;严格管理水资源 推进水利新跨越[N];湖南日报;2011年

9 市水利局局长 周晓云;落实“一号文件”精神 严格管理水资源[N];衡阳日报;2011年

10 水利部部长 陈雷;严格管理水资源 推进水利新跨越[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林;经济新区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王志良;水资源管理多属性决策与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叶锐;水资源再配置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4 周玉玺;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与政策选择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

5 蔡永民;论物权法视野下的水资源法律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6 周申蓓;我国跨界水资源管理协商主体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郭峰;流域管理体制中的协调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8 李芳;黑龙江省水资源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8年

9 曹华;巴勒斯坦—以色列水争端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10 聂相田;水资源管理系统模糊与随机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199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生舞;三峡库区核心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体制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2 史俊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3 王春霞;泰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贾述;山东省农业水资源保护及循环利用研究[D];济南大学;2011年

5 邓恒;澜沧江—湄公河水资源博弈[D];暨南大学;2011年

6 付忠;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7 崔yN满;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及战略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8 邢艾莉;对我国水污染防治的立法思考[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9 谢爱民;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资源行政管理体制的法律规制[D];南昌大学;2012年

10 张作祺;天津滨海新区可持续水资源管理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781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781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43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