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潮流能资源评估
【学位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P74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曲凤,梁玉海;一次山东半岛强降雪过程的天气学分析[J];山东气象;2004年03期
2 田成敏,殷昭国,路建国,田昊;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土地资源潜力分析[J];山东国土资源;2004年05期
3 周淑玲;丛美环;吴增茂;闫淑莲;杨成芳;朱君鉴;;2005年12月3—21日山东半岛持续性暴雪特征及维持机制[J];应用气象学报;2008年04期
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质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J];山东国土资源;2009年11期
5 李善为;刘敏厚;王永吉;夏东兴;耿秀山;彭汉昌;陈穗田;赵奎寰;徐孝诗;;山东半岛海岸的风成沙丘[J];海洋科学进展;1985年03期
6 韩延树,耿树德,李炳光;山东半岛海水咸水侵染灾害的防治措施[J];水利水电技术;1993年07期
7 薛德强;山东半岛海风过程的数值模拟[J];山东气象;1994年03期
8 许未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在路上[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10年05期
9 侯英民;;深化海洋综合管理 推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1年04期
10 夏综万;郭炳火;;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顶端附近水域的冷水现象及上升流[J];海洋科学进展;198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毛景润;;东北冷涡形成强对流天气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山东半岛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航空与航天气象技术交流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2 毛景润;;2008年12月3~6日山东半岛冷流暴雪机理研究[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灾害天气事件的预警、预报及防灾减灾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吴军;陈国忠;;山东半岛城市群旅游地空间优化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崔宜少;李建华;潘凤妮;;北上气旋路径对山东半岛暴雨落区和大风的影响[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热带气旋科学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5 范强东;范鹏;;山东半岛鸟类资源的研究[A];第八届中国动物学会鸟类学分会全国代表大会暨第六届海峡两岸鸟类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马银平;;朝鲜族文化——山东半岛城市群建设中的文化资源[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刘焕彬;;山东半岛地区龙卷风及其破坏力参数特征[A];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于宗喜;常志清;;能够预测山东半岛旱涝灾害年份的两个因子[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9 李春植;侯志刚;;开拓创新 建设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A];推进制造业强市与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研究论文集[C];2005年
10 姜静;赵霞;孙彦琛;;山东半岛城市群科技情报(信息)协作平台的建设实践[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石柱 尉荣建;三区协力打造山东半岛产业集群[N];国际商报;2004年
2 秦涛;山东半岛城市群加强海外推介[N];中国旅游报;2004年
3 张楠;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群雄逐鹿[N];中国商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沈东坡;向北,烟台亮出发展牌 Northward, Yantai shows development orientation[N];北方经济时报;2006年
5 俞祖华;探索山东半岛与韩日之间海上丝路的开启性成果[N];光明日报;2008年
6 鲁文;积极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N];中国渔业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贾峰;共同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N];青岛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廉维亮;海上还有一个“蓝色齐鲁”[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宗合;山东半岛都市群欲比高珠三角[N];市场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耿庆海;山东半岛城市群总体规划浮出水面[N];中国建设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舜;水平轴潮流能转换系统能量转换率及功率控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谷佃军;山东半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化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于慰杰;山东半岛城市旅游空间结构及区域合作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4 王树杰;柔性叶片潮流能水轮机水动力学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5 王江炜;山东半岛中小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李嘎;山东半岛城市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汪鲁兵;竖轴潮流水轮机水动力性能理论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谷东起;山东半岛o_湖湿地的发育过程及其环境退化研究——以朝阳港o_湖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03年
9 仇建东;山东半岛南部滨浅海区晚第四纪沉积地层结构与沉积环境演化[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张丰启;山东半岛冷流降雪天气机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忻;潮流能资源调查与评估标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张少杰;1kW潮流能发电机试验装置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瑞;潮流能开发利用标准体系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4 宣莹;基于比较的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5 吴百公;海洋表层潮流能发电系统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安佰娜;潮流能发电场尾流场数值模拟及其多机组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崔琳;座底式水平轴潮流能转换装置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吕广征;山东半岛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范学新;辟建山东半岛自由贸易港区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曹慧敏;山东半岛内源型小城镇空间发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20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20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