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高砷含金硫精矿资源高效利用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17 23:15
   湖南衡阳高砷含金硫精矿含金5.00g/t,银47.90g/t,硫45.59%,铁39.10%、铅0.58%、锌0.89%、砷1.20%,是一种组成复杂的细粒高砷多金属伴生硫铁矿精矿。如何高效地综合利用其中的金、硫、铁等资源是选矿领域长期存在的一道难题,国内外相关科研人员做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工作,并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针对此类伴生硫精矿的特点,本论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硫铁矿资源高效综合利用的选冶联合流程:深度精选—氧化焙烧—高温氯化挥发,在充分利用原有设备以及技术人员的前提下,于工业生产硫酸和冶炼生铁的环节之间嫁接上贵金属金、银和有色金属铅、锌的高温氯化挥发,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以上各资源的综合回收利用。 针对金以显微自然金形态包裹于黄铁矿和毒砂中,传统浸出提金工艺难以有效回收的高砷含金硫精矿,进行“深度精选”,进行相应试验研究。试验考察了磨矿细度、硫酸用量、黄药用量等参数对该硫精矿深度精选的影响,并获得高硫(50.18%)、高铁(43.97%)含钙镁铝硅脉石成分低的深度精选精矿(Fe+S品位的含量达到94%以上,属于高纯度的含金硫精矿),金、硫回收率均超过91%。 对深度精选获得的高品质硫精矿的氧化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表明:砷黄铁矿的氧化反应,需要在相对弱的氧化气氛和550℃的温度下进行,才能有效地脱出其中的砷;而黄铁矿却要在强氧化气氛,750℃以上才可完全脱硫。采用两段焙烧流程脱砷脱硫,最终的脱砷率可达92%,脱硫率可达99.3%,并获得高铁(63.53%)、低砷(0.13%)、低硫(0.45%)、含金达9.30g/t的焙砂,为下一步氯化球团工艺,制备高质量的炼铁球团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含金焙砂的高温低氯氯化挥发试验中,考察了氯化剂种类、氯化剂用量、焙烧时间和温度这四个因素对该试验的影响情况,并使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软件对其进行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及分析。结果表明:氯化剂种类的选择高度显著。综合生产实践及经济因素考虑可得出最佳试验条件,金的挥发率达到96.3%。球团矿含铁59.79%,铅0.02%,锌0.02%,硫0.012%,砷0.059%,属于二级烧结矿,可直接入高炉熔炼生铁。
【学位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TD98
【部分图文】:

高温管,电炉


图4一10高温管式电炉现高砷硫铁矿精矿的脱砷脱硫而进行条件难模拟现场的沸腾焙烧,所以试验采用管比,后者具有良好的通风性能,如果管式炉上,由于具有更好的通风焙烧条件,所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结果矿脱砷试验方法1摊,放于耐高温石英舟中;将管式电炉进行焙烧,焙烧过程中定量通入空气,管封瓶,其中的大部分砷溶入水中,确保排

关系图,挥发率,关系图,脱砷


900图4一n温度与砷挥发率关系图由图4一H可以看出,当温度大于850℃时,尽管脱砷效果更好,但温度较高,硫也开始大量挥发,因此选择拐点750℃脱砷。(2)脱砷渣脱硫试验方法及结果经一段焙烧脱砷后的烧渣再在(850℃)、大量进气条件下进行富氧化焙烧脱硫,50分钟后,停止加热,冷却、取样化验分析。可得7.49焙砂。实验结果见表4一10:表4一10焙砂多元素分析元素含量(%)’f!。、63.53’r、 0.45Au(g/t) 9.30Ag(g八)54.00 MgOCaOAsP5102 0.830.320.130.016.90行了fl从一Z。tJn︸OJ.0︵匕D.。、飞卫.夕吸了龟注:卜。为全铁含量;T、为总硫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对高砷含金硫精矿,采用的两段焙烧流程脱砷提硫,最终的脱砷率可达92%,脱硫率可达99.3%。I:e品位一可达63%以_[

关系图,焙砂,衍射分析,脱砷


温度/℃900图4一n温度与砷挥发率关系图由图4一H可以看出,当温度大于850℃时,尽管脱砷效果更好,但温度较高,硫也开始大量挥发,因此选择拐点750℃脱砷。(2)脱砷渣脱硫试验方法及结果经一段焙烧脱砷后的烧渣再在(850℃)、大量进气条件下进行富氧化焙烧脱硫,50分钟后,停止加热,冷却、取样化验分析。可得7.49焙砂。实验结果见表4一10:表4一10焙砂多元素分析元素含量(%)’f!。、63.53’r、 0.45Au(g/t) 9.30Ag(g八)54.00 MgOCaOAsP5102 0.830.320.130.016.90行了fl从一Z。tJn︸OJ.0︵匕D.。、飞卫.夕吸了龟注:卜。为全铁含量;T、为总硫含量试验结果表明:对高砷含金硫精矿,采用的两段焙烧流程脱砷提硫,最终的脱砷率可达92%,脱硫率可达99.3%。I:e品位一可达63%以_[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振伟;于萍;陈玲;;SPSS软件在正交试验设计、结果分析中的应用[J];电脑学习;2009年05期

2 孙影;;SPSS13.0软件在化学正交设计试验中的应用[J];化学教育;2006年08期

3 刘德洪;金文杰;朱新宇;;微生物法脱除大石桥硫铁矿烧渣中硫的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6年08期

4 李紫云,夏正初,卓干兴,凌心如;高砷金精矿脱砷脱硫小型试验研究[J];湖南冶金;1995年06期

5 彭海滨;;正交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方法[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年12期

6 V·A·卢加诺夫 ,张兴仁 ,李皓;含砷金矿石的处理工艺[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4年11期

7 刘汉钊;国内外难处理金矿焙烧氧化现状和前景[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5年07期

8 李振飞;文书明;周兴龙;胡天喜;;我国硫铁矿加工业现状及硫铁矿烧渣利用综述[J];国外金属矿选矿;2006年06期

9 单巩贤;氧化焙烧-氯化法处理含砷金精矿试验[J];江西冶金;2000年03期

10 杨强,郭民;难处理金矿的球团包衣焙烧预氧化法研究[J];矿产综合利用;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8454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454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b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