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黑龙港砂土区农用地下水资源合理利用试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4 22:15
   黑龙港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部,是河北省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区内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低,地下水资源是该区唯一可靠的水源,农业用水也基本以地下水为主。由于该区是河北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用水量占到该区水资源利用总量的80%,区内地下水长年大量开采,造成了地下水超采的状态,形成了华北地区最大的降落漏斗——冀枣衡漏斗。 研究区农业用水量大不仅与本区的农作物耗水量大有关,还与区内广泛分布的砂土有很大的联系。一方面耕作层砂土结构松散,粘结力弱,通气透水性能强,持水保肥能力差,灌溉后水分漏失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另一方面砂质地热容量小,阳光照射后,地温易增高蒸发量大,易干旱,水分蒸发快。 究其以上原因,黑龙港地区农用水资源消耗量大,浪费严重。但目前黑龙港地区现存的农业用水资源利用技术主要以地埋和地表输水管道为主的渠道节水灌溉方式,田间依然采用大田漫灌技术,灌溉水利用率仅为43%,这与该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不相适应。因此,有必要在该区研发与土壤质地相适应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 基于以上几点,本文在深入分析黑龙港地区水资源结构、土地资源类型、种植结构特点的基础,针对黑龙港地区砂质土壤的特点,在黑龙港砂土区开展了以地埋滴灌为核心的农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技术的试验研究,通过分析我国现存的主要的灌溉方式:大田漫灌、渠道防渗、管道输送灌、喷灌、滴灌几种灌溉技术。根据研究区内土壤砂质化的特点,从水资源利用率、适应性、费用、优缺点几方面比较,选择了节水效果好、适应性强的地埋滴灌技术在衡水市枣强县进行试验。鉴于前人的在新疆沙土地滴灌的经验,滴灌带设计为间距60、80cm,埋深35cm,滴头间距30cm。为对比地埋滴灌在砂土区的适应性,同时开展了漫灌田块和旱作田块进行对比。通过对比不同间距地埋滴灌区与漫灌和旱作条件下土壤含水率变化、湿润峰扩展和作物产量,探索研究了与砂质土相适应的农用水资源利用技术,取得了以下认识: 1.水资源短缺、土地资源贫乏、农作物耗水量大制约着黑龙港地区经济的发展。 2.地埋滴灌技术节水增产效果明显,并且灌溉过程中水分主要集中在20-60厘米处,克服了砂土的渗漏性强,持水性差的不足,使作物对水的利用更直接更有效。 3.在推行农业节水技术的基础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农用机井布置等措施,加强农业的节水力度,提高农业的水利用效率。 按照以水定地,因水种植,择优发展的原则,以现有水量为基准,因地制宜,全面做好黑龙港地区发展滴灌节水技术的农业地下水合理利用的规划和实施,以促进区内的经济持续发展。
【学位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2
【中图分类】:S275;P641.8
【部分图文】:

示意图,示意图


黑龙港地区交通位置示意图

分布图,分布图,河系,漳卫河


历年春旱秋涝。降雨量季节分配不均,降雨集中在6~9月,尤以7、8两个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冬季最少。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多年平均降水量509毫米,巨鹿——南宫一带不足500毫米,黄骅——海兴一带超过600毫米(如图2-2所示)。历史最高降水量超过900~1300毫米,最低为200~250毫米。水面蒸发多年平均达1100~1800毫米,高者达2000毫米[44]。年平均气温11.7~13.3℃,年最高温度41℃,出现在7月,最低温度-15,出现在12月;无霜期为180~200d。图 2-2 黑龙港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图Fig. 2-2 Annual rainfall in Heilonggang District黑龙港地区属海河水系,主要河系有:漳卫河、南运河、大清河等河系。上游流域广阔

略图,坡降,古河床,地面


北、西、西南向渤海方向微倾斜[44](图2-3)。西部山前地带,海拔标高不超过100米,地面坡降2‰~1‰,东部滨海平原标高2~6米,地面坡降0.3‰~0.1‰[13]。研究区内微地貌复杂,古河床和沙丘、岗坡交错重迭,呈带状分布,形成了许多封闭的洼地。受地形地貌的控制,河流的走向也多为西南——东北方向及西——东方向。北部受滹沱河的影响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东南部受黄河的影响由东南向西北倾斜[46]。图2-3 黑龙港地区地形地貌略图Fig. 2-3 Topography and landform of Heilonggang District2.1.4 社会经济状况研究区面积约 36000 平方公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发旺;程彦培;王滨;陈立;郭晓晓;;黑龙港地区水土资源空间分布与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2期

2 郭丽;;赤峰市松山区农业水资源合理利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刘成林;;新时期黑龙港地区水资源问题及对策[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3期

4 吴普特,冯浩,牛文全,高建恩,汪有科,范兴科;我国北方地区节水农业技术水平及评价[J];灌溉排水学报;2003年01期

5 胡笑涛,康绍忠,马孝义,李志军,李家振;地下滴灌条件下沙质土壤入渗特性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年05期

6 王超;李援农;;地下滴灌土壤水分运移分布规律试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11年01期

7 李晓青;;农业水资源问题与高效利用[J];甘肃农业;2007年07期

8 高椿翔,邓国胜,高祯霞;黑龙港流域沙地特点及治理模式[J];河北林业科技;2001年01期

9 马建琴,邱林,张振伟,刘海军;区域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多目标优化管理模型及其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张石春,张建平;河北省平原区近30年来地下水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对策[J];海河水利;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业新;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大规模开采条件下不同层位含水组地下水互动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8年

2 陶佩君;社会化小农户的农业技术创新扩散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3 徐征和;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8400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8400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b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