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水资源分配理论及流域演化模型研究
【学位单位】:清华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06
【中图分类】:TV213.4
【部分图文】:
3.3 全国二级流域分析根据表 3-2 的水资源分配阶段划分指标,对全国 71 个二级流域所处的水资源分配阶段进行划分,分析水资源分配不同阶段的水资源与社会经济指标变化,及阶段划分与上下游分区和气候分区关系。3.3.1 阶段分析全国二级流域分区代码及具体地理位置见图 3-3。
图 3-4 全国二级流域水资源分配阶段划分从图 3-4 和附录 A 中可以看出,处于生态安全-农业用水增长阶段的二级流域有 9 个,占二级流域总数 12.68%;处于生态安全-工业用水增长阶段的二级流域有 19 个,占二级流域总数 26.76%;处于生态安全-用水不增长阶段二级流域有 18 个,占二级流域 25.35%;处于生态临界-农业用水增长阶段的二级流域有 1个,占二级流域 1.41%;处于生态临界-工业用水增长阶段的二级流域有 3 个,占二级流域 4.23%;处于生态临界-用水不增长阶段流域有 3 个,占二级流域总数的 4.23%;处于生态破坏-农业用水增长阶段流域有 4 个,占二级流域总数的5.63%;处于生态破坏-工业用水增长阶段流域有 5 个,占二级流域总数 7.04%;处于生态恢复-用水不增长阶段流域有 9 个,占二级流域总数 12.68%。从图 3-4 中也可以看出:大部分南部地区处于生态安全-工业用水增长阶段阶段和生态安全-农业用水增长阶段;大部分东北部地区处于生态安全阶段(包括生态安全-农业用水增长阶段、生态安全-工业用水增长阶段和生态安全-用水不增长阶段)。
图 3-6 汉代石羊河流域水系图10图 3-7 清代石羊河流域水系图石羊河流域 1985~2000 年期间农业用水已经超过水资源总量,因此,生态环境耗水量Eα小于生态环境需水系数下限0lα ;工业用水增长率 0Iβ >;1985~1995 年农业用水增长率 0Aβ <,2000 年 0Aβ >;1985~2000 年期间工业用水增长率一直大于农业用水增长率(表 3-10)。因此,石羊河流域自 1985 年以来一直处于水资源分配的生态破坏-工业增长阶段。石羊河流域与黄河流域未来可能发展方向类似,即:如果制度势能发挥作用,将进入生态临界-工业增长阶段,否则还会在生态破坏-工业增长阶段停留。表 3-10 石羊河流域 1985~2000 年水资源分配阶段工业用水 农业用水年份水量/亿 m3增长率/% 水量/亿 m3增长率/%1985 0.99 9.81 26.05 -3.361990 1.15 3.04 24.89 -0.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干旱区科学》被SCIE收录[J];干旱区地理;2011年04期
2 刘明虎;张景波;张瑞;刘芳;赵英铭;王葆芳;李慧卿;;磴口县2007年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17期
3 张新兵;崔丽娟;赵欣胜;李胜男;闫海科;;西北干旱区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恢复模式——以陕西千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1年02期
4 张浩;李志华;何蛟涛;王绍明;熊友才;;干旱区盐渍土形成和水盐运移机理[J];生物学通报;2011年04期
5 张军民;;基于MODS耦合的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生态安全问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6 冷传明;;基于IPAT模型的干旱区生产用水资源情景模拟研究——以新疆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1年06期
7 曾从盛;王维奇;徐欢欢;;艾比湖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及其对厌氧条件下碳分解的影响[J];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11年02期
8 封玲;汪希成;;基于MOD系统的干旱区绿洲生态环境演变与重建研究——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年03期
9 梁犁丽;王芳;汪党献;王浩;;乌伦古湖最低生态水位及生态缺水量[J];水科学进展;2011年04期
10 苗燕;;白杨河流域的资源开发与生态问题[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凤;干旱区水资源分配理论及流域演化模型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2 周建仁;区域水资源分配网络优化集成技术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1年
3 吕雁琴;干旱区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D];新疆大学;2004年
4 赵宝峰;干旱区水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开发模式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5 张新民;干旱区水资源量与质统一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6 宋杰;内陆干旱区几种盐生植物种子和幼苗抗盐性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刘贯群;内蒙孪井灌区地下水数值模拟及土壤盐渍化预报[D];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
8 曲炜;西北内陆干旱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朱九龙;基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南水北调水量控制与水资源分配模型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李中强;中国西北干旱区水生植物多样性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晶晶;跨流域调水沿岸地区水资源分配和使用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2 边文英;干旱区傍河地下水蒸发型动态的模拟分析[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马媛;干旱区土壤肥力变异规律研究——以阜康地区为例[D];新疆大学;2004年
4 陈华红;我国区域水权交易政府规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 常俊杰;基于时空动态的干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穆怀彬;荒漠草原种植的三种冰草生物生态学特性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7 韩洪凌;天山北麓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体系研究及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欣;干旱区维吾尔族聚居村妇女权益保护行为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9 周绪;干旱区地下水位降幅对天然植被退化的影响分析[D];新疆大学;2006年
10 祁明霞;干旱区生态城市环境规划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887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8887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