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地区地下水动态预测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09 20:36
本论文针对淮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安徽亳州涡河以北地区、阜阳姜堂乡和重点城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工程观点,采用数学模型方法,对该区水资源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主要内容为: (1)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2)地下水计算参数测定和计算方法;(3)灌区经济参数;(4)采用有限单元法、面状井系法、水均衡法,建立亳州涡河以北地下水位预测模型;(5)建立阜阳姜堂及茨淮新河北部的农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运用,农业最优种植模式及各种水源的最佳分配比例;(6)淮北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问题及建议。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
1.2 区域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概况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2.1 地下水资源分布概况
2.2 地下水动态分析
2.3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第三章 地下水计算参数研究
3.1 给水度
3.2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3.3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3.4 渗透系数与导水系数
3.5 作物对降雨的有效利用系数和对地下水的利用量
第四章 灌区经济参数
4.1 农业生产资料投资
4.2 机电井建设投资
4.3 工程投资及折旧费
4.4 灌溉工程的维修及管理费用
4.5 抽水耗能费用
4.6 主要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水分亏缺敏感指数
4.7 各类作物灌溉增产幅度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
5.1 有限单元法预测模型
5.2 井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测的面状井系模型
5.3 水均衡模型预测
5.4 几点认识
第六章 淮北农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6.1 研究区概况
6.2 研究方法
6.3 水资源转化关系分析
6.4 数学模型
6.5 资料与参数
6.6 计算成果及其分析
6.7 结束语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几个问题
7.2 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目标多层次流域需水预测系统开发与应用[J]. 王大正,赵建世,蒋慕川,翁文斌. 水科学进展. 2002(01)
[2]淮北阜阳市渠井结合灌区水资源优化调控研究[J]. 汪家权,周勇,金光炎,郑三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4)
[3]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J]. 翁文斌,蔡喜明,史慧斌,王浩. 水利学报. 1995(02)
[4]多种水资源的联合优化调度[J]. 沈佩君,王博,王有贞,王兴棫,张威升,费佩清. 水利学报. 1994(05)
[5]系列模型方法在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中的应用[J]. 张超,王必胜,孙景峰. 水利学报. 1993(02)
[6]汉江中下游防洪系统实时调度的动态规划模型和前向卷动决策方法[J]. 胡振鹏,冯尚友. 水利水电技术. 1988(01)
本文编号:2907434
【文章来源】: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 自然地理
1.2 区域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概况
第二章 地下水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
2.1 地下水资源分布概况
2.2 地下水动态分析
2.3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第三章 地下水计算参数研究
3.1 给水度
3.2 降雨入渗补给系数
3.3 灌溉入渗补给系数
3.4 渗透系数与导水系数
3.5 作物对降雨的有效利用系数和对地下水的利用量
第四章 灌区经济参数
4.1 农业生产资料投资
4.2 机电井建设投资
4.3 工程投资及折旧费
4.4 灌溉工程的维修及管理费用
4.5 抽水耗能费用
4.6 主要作物各生育阶段需水量及水分亏缺敏感指数
4.7 各类作物灌溉增产幅度
第五章 地下水动态预测模型
5.1 有限单元法预测模型
5.2 井灌区地下水动态预测的面状井系模型
5.3 水均衡模型预测
5.4 几点认识
第六章 淮北农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6.1 研究区概况
6.2 研究方法
6.3 水资源转化关系分析
6.4 数学模型
6.5 资料与参数
6.6 计算成果及其分析
6.7 结束语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7.1 水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几个问题
7.2 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多目标多层次流域需水预测系统开发与应用[J]. 王大正,赵建世,蒋慕川,翁文斌. 水科学进展. 2002(01)
[2]淮北阜阳市渠井结合灌区水资源优化调控研究[J]. 汪家权,周勇,金光炎,郑三元.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4)
[3]宏观经济水资源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研究及应用[J]. 翁文斌,蔡喜明,史慧斌,王浩. 水利学报. 1995(02)
[4]多种水资源的联合优化调度[J]. 沈佩君,王博,王有贞,王兴棫,张威升,费佩清. 水利学报. 1994(05)
[5]系列模型方法在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中的应用[J]. 张超,王必胜,孙景峰. 水利学报. 1993(02)
[6]汉江中下游防洪系统实时调度的动态规划模型和前向卷动决策方法[J]. 胡振鹏,冯尚友. 水利水电技术. 1988(01)
本文编号:29074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907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