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0 10:44
水是人类生命以及文明的支撑。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水的需求愈来愈高,许多国家已陷入水资源短缺的困境。为了高效合理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能够永续地利用下去,以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浙江省三门县为例,对湿润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进行研究,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 从资源的稀缺性出发,提出“湿润”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分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2) 对适合南方湿润地区的区域水资源量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对目前尚无成熟计算方法的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进行初步探讨。分析水资源可利用量与可供水量的关系,提出水资源最大开发限度。(3) 根据最新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大纲的要求,按照生活、生产、生态三大类对区域需水预测理论、方法进行总结归纳。(4) 从水资源天然供给、水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满足程度、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四个方面出发,建立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5) 对三门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做出评价,找到制约三门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根本因素是供水工程滞后、用水效率低和管理落后等,并依此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文章来源】:河海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1.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水资源评价
2.1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2.2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2.3 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2.4 区域水质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
3.1 需水预测
3.2 供水预测
3.3 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1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意义
4.2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4.3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三门县基本情况
5.2 三门县水资源评价
5.3 三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4 三门县现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5.5 三门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现状[J]. 冯宝平,张展羽,陈守伦.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4(06)
[2]湿润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初探[J]. 姚荣,张娜,唐德善. 人民长江. 2004(04)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改进层次分析法[J]. 金菊良,张礼兵,魏一鸣. 水科学进展. 2004(02)
[4]最小生态径流的内涵及计算方法研究[J]. 于龙娟,夏自强,杜晓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5]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J]. 卞戈亚,周明耀,朱春龙. 水资源保护. 2003(06)
[6]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 宋松柏,蔡焕杰,徐良芳. 水科学进展. 2003(05)
[7]生态用水及其核算方法[J]. 苗鸿,魏彦昌,姜立军,欧阳志云,史俊通,王效科,赵景柱. 生态学报. 2003(06)
[8]洛阳市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J]. 杜晓舜,夏自强. 水文. 2003(01)
[9]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J]. 陈志恺. 水文. 2003(01)
[10]关于可供水量定义及计算方法的讨论[J]. 张子贤. 人民长江. 2002(07)
本文编号:2908563
【文章来源】:河海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1.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1.3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水资源评价
2.1 地表水资源量评价
2.2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
2.3 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
2.4 区域水质评价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
3.1 需水预测
3.2 供水预测
3.3 区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1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意义
4.2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4.3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例分析
5.1 三门县基本情况
5.2 三门县水资源评价
5.3 三门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5.4 三门县现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5.5 三门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研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生态环境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现状[J]. 冯宝平,张展羽,陈守伦.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4(06)
[2]湿润区域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初探[J]. 姚荣,张娜,唐德善. 人民长江. 2004(04)
[3]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改进层次分析法[J]. 金菊良,张礼兵,魏一鸣. 水科学进展. 2004(02)
[4]最小生态径流的内涵及计算方法研究[J]. 于龙娟,夏自强,杜晓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5]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研究现状及展望[J]. 卞戈亚,周明耀,朱春龙. 水资源保护. 2003(06)
[6]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 宋松柏,蔡焕杰,徐良芳. 水科学进展. 2003(05)
[7]生态用水及其核算方法[J]. 苗鸿,魏彦昌,姜立军,欧阳志云,史俊通,王效科,赵景柱. 生态学报. 2003(06)
[8]洛阳市水资源可利用量研究[J]. 杜晓舜,夏自强. 水文. 2003(01)
[9]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J]. 陈志恺. 水文. 2003(01)
[10]关于可供水量定义及计算方法的讨论[J]. 张子贤. 人民长江. 2002(07)
本文编号:29085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2908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