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06-12 23:39
以湖南省294处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运用最近邻分析、核密度估计分析、网格维数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的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呈典型的集聚分布,且在省域范围内分布不均衡,表现出对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发生轨迹的高度响应,其扩张路径主要是沿秋收起义路线为轴线,从以长株潭为重点布局区域逐步向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呈辐射分布;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地形因素是影响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直接原因,革命遗址遗迹的保护与开发、红色基因的传承与区域经济发展对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起推动作用。最后,依托湖南省重大革命事件串联高品级红色资源,打造"重走湖湘红色道路、重温革命历史记忆"的整体宣传品牌,并针对红色资源富集区域提出针对性开发策略。
【文章来源】: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9,35(02)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密度表1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网格维数测算数据K2345678910N(r)4915233338495463I(r)-1.3246-2.0492-2.5224-2.8675-3.1744-3.4043-3.5319-3.6801-3.8419
图2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密度表1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网格维数测算数据K2345678910N(r)4915233338495463I(r)-1.3246-2.0492-2.5224-2.8675-3.1744-3.4043-3.5319-3.6801-3.8419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在一定测算尺度上存在宽大的无标度区(如图3所示),说明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形特征显著。容量维数值D0为1.7134,接近2,同时,测定系数R2为0.9926,相关性较好,说明在省域尺度上红色旅游资源布局较分散,各红色旅游资源之间的关联程度较弱,相互作用力不强。信息维数值D1为0.6285,小于容量维数,且二者相差较大,测定系数R2为0.955,相关性较好,说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形结构较为复杂,资源分形体系在演化过程中存在局部围绕某中心集聚的现象,说明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有待进一步优化。图3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网格维数对数散点图8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旅游+”促进县域经济平衡充分发展——以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化县为例[J]. 黄永香.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湖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格局及空间相关性分析[J]. 吴清,李细归,吴黎,陈帅. 经济地理. 2017(02)
[3]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空间结构特征[J]. 敬峰瑞,孙虎,袁超. 资源科学. 2017(02)
[4]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J]. 许春晓,黎巧. 旅游科学. 2015(02)
[5]基于计量地理分析的中国A级旅游景点(区)空间结构研究(英文)[J]. 潘竟虎,李俊峰,从忆波.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5(01)
[6]红色旅游与政党认同——基于井冈山景区的实证研究[J]. 左冰. 旅游学刊. 2014(09)
[7]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J]. 范力,焦世泰,韦复生. 中国软科学. 2013(11)
[8]基于分形理论的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陈建设,朱翔,徐美. 旅游学刊. 2012(09)
[9]近年来我国红色文化研究文献述评[J]. 朱桂莲.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10]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 陈志军. 旅游学刊. 2008(11)
本文编号:3226530
【文章来源】: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 2019,35(02)
【文章页数】:9 页
【部分图文】:
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密度表1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网格维数测算数据K2345678910N(r)4915233338495463I(r)-1.3246-2.0492-2.5224-2.8675-3.1744-3.4043-3.5319-3.6801-3.8419
图2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密度表1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网格维数测算数据K2345678910N(r)4915233338495463I(r)-1.3246-2.0492-2.5224-2.8675-3.1744-3.4043-3.5319-3.6801-3.8419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在一定测算尺度上存在宽大的无标度区(如图3所示),说明红色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形特征显著。容量维数值D0为1.7134,接近2,同时,测定系数R2为0.9926,相关性较好,说明在省域尺度上红色旅游资源布局较分散,各红色旅游资源之间的关联程度较弱,相互作用力不强。信息维数值D1为0.6285,小于容量维数,且二者相差较大,测定系数R2为0.955,相关性较好,说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形结构较为复杂,资源分形体系在演化过程中存在局部围绕某中心集聚的现象,说明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不均衡,有待进一步优化。图3湖南省红色旅游资源网格维数对数散点图87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旅游+”促进县域经济平衡充分发展——以全域旅游示范区新化县为例[J]. 黄永香.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2]湖南省A级旅游景区分布格局及空间相关性分析[J]. 吴清,李细归,吴黎,陈帅. 经济地理. 2017(02)
[3]成都市旅游资源吸引力空间结构特征[J]. 敬峰瑞,孙虎,袁超. 资源科学. 2017(02)
[4]长株潭红色旅游共生发展的空间特征[J]. 许春晓,黎巧. 旅游科学. 2015(02)
[5]基于计量地理分析的中国A级旅游景点(区)空间结构研究(英文)[J]. 潘竟虎,李俊峰,从忆波.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5(01)
[6]红色旅游与政党认同——基于井冈山景区的实证研究[J]. 左冰. 旅游学刊. 2014(09)
[7]左右江红色旅游区红色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研究[J]. 范力,焦世泰,韦复生. 中国软科学. 2013(11)
[8]基于分形理论的区域旅游中心地规模与空间结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 陈建设,朱翔,徐美. 旅游学刊. 2012(09)
[9]近年来我国红色文化研究文献述评[J]. 朱桂莲.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6)
[10]区域旅游空间结构演化模式分析——以江西省为例[J]. 陈志军. 旅游学刊. 2008(11)
本文编号:32265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226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