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土地和地质要素融合的上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08:42
  梳理了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及其与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和规划编制的关系。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出发,筛选对上海土地资源开发建设具有影响的因子,构建土地和地质要素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分步式算法测算出适宜的建设用地规模和分布,分析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差异,评价土地资源承载状态,并提出改善建议。研究反映了超大城市资源环境特点和开发利用导向,可为上海国土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参考,为同类城市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上海国土资源. 2019,40(02)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土地和地质要素融合的上海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技术路线图Fig.1Technologyroadmap2.2评价步骤(1)资源环境单要素分析

适宜性,评价图,单因子,上海市


ShanghaiLand&Resources上海国土资源2019·Vol.40·№.211永久基本农田和行洪通道,其中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为落实已经划定的成果。较强限制性因子是指对建设开发具有一定影响的要素,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一般农用地、一般生态空间、区域地壳稳定性、近岸岸坡坡度和滩涂近岸最大冲刷速率。考虑相同因素不同级别对开发建设的影响也不相同,综合实际管控要求和专家打分等方式,确定各因子的适宜性分值,为0、0.4、0.6、0.8、1,分值越高,适宜性程度越高(表1、图2)。表1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Table1Evaluationindexsystemof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suitability准则层因子层分类适宜性分值强限制性因子永久基本农田永久基本农田0其他1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0其他1行洪通道行洪通道0其他1较强限制性因子地面沉降一般沉降区0.8稳定区1地面塌陷>11m0.63-11m0.80-3m1一般农用地4-5等0.46-8等0.6园地等其他农用地0.8一般生态空间林地、湿地等重要生态空间0.6外环绿带、城市公园绿地等生态空间0.8区域地壳稳定性中等0.6较稳定区0.8稳定区1近岸岸坡坡度1~30.6<11滩涂近岸最大冲刷速率>1m/年0.60.2~1m/年0.8<0.2m/年1图2上海市建设开发适宜性单因子评价图Fig.2Singlefactorevaluationof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suitabilityinShanghai在单要素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木桶原理”,以最小适宜性分值作为地块的建设开发适宜性分值,0为较差适宜,0.4为一般适宜,0.6为基本适宜,0.8和1为适宜。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市

开发程度,上海市,程度


上海国土资源ShanghaiLand&Resources122019·Vol.40·№.23.3国土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1)现状开发程度评价结果显示,从中心城区、近郊区到远郊区,各区现状建设开发程度呈现由内向外的递减趋势,越靠近中心城建设用地占比越高,越靠向远郊区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占比较大,现状开发程度越校其中: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现状开发程度最高,达到了98.20%;其次是毗邻中心城区的宝山区和闵行区,均在80%以上;而崇明区以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为主,现状建设开发程度最低,为29.33%(图4)。建设开发程度(%)100806040200全市崇明区奉贤区金山区松江区青浦区嘉定区闵行区宝山区浦东新区中心区图4上海市各区现状建设开发程度Fig.4Statusof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inShanghai(2)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在ArcGIS中进行叠加分析,全市现状建设用地位于最适宜建设区的面积为466.97km2,位于基本适宜建设区的面积为2562.35km2。2016年底上海市现状建设用地布局匹配度为99.48%,各区现状建设用地匹配度均在97%以上,全市现状建设用地与建设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匹配度很高(图5)。(3)建设用地压力状态上海市现状建设用地规模已经逼近“天花板”,未来的增量空间十分有限,建设用地需求主要通过存量建设用地减量化实现。故本研究依据规划指标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测算建设开发程度阈值为64.40%,同理测算各区建设开发程度阈值。经计算,上海市建设用地压力状态指数为-0.10,综合分析建设开发适宜性、现状建设用地以及规划建设用地关系,上海市土地资源建设开发适宜性程度较高,与现状建设用地空间匹配情况也较好,现状建设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世界大湖区资源环境协同发展及对环洞庭湖区的启示[J]. 石忆邵,曹向阳,石棕根.  上海国土资源. 2018(03)
[2]四平市自然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研究[J]. 孟玫,李秀霞,孟祥健.  上海国土资源. 2017(01)
[3]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预警(2016版)的基点和技术方法进展[J]. 樊杰,周侃,王亚飞.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4]面向空间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J]. 贾克敬,张辉,徐小黎,祁帆.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3)
[5]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J]. 李念春.  上海国土资源. 2016(01)
[6]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2014版)学术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J]. 樊杰,王亚飞,汤青,周侃.  地理科学. 2015(01)
[7]上海地面沉降防治分区管控方法研究[J]. 杨天亮,王寒梅,焦珣.  上海国土资源. 2014(04)
[8]沿海城市竞争力评价及资源环境约束分析[J]. 李赫龙,梁红梅,潘英华.  上海国土资源. 2014(01)
[9]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展望[J]. 石忆邵,尹昌应,王贺封,谭文垦.  地理研究. 2013(01)
[10]安徽省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的动态研究[J]. 程丽莉,吕成文,胥国麟.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04)

博士论文
[1]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D]. 黄珺嫦.中国地质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307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2307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f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