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干旱区城镇化对水资源、水生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以鄯善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14 14:36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我国干旱区农村正处在快速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受经济发展、气候及其他自然条件的影响,我国干旱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具有以下特点:1)降水和径流深低,水资源总量有限;2)受干旱气候和松散下垫面的影响,区域蒸发和渗漏量较大,且输水渠道多年久失修,输水过程中水量损失严重;3)农业发展在区域经济占主导地位,农业用水在用水总量中所占比重较大;4)自然条件下,地表径流在出山口以后即以蒸发和渗漏的形式散失,区域地表径流多分布在山区;受水资源分布和工程条件的限制,现状供水多以地下水为主,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较低,部分地区地下水严重超采。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干旱区城镇化发展遇到了瓶颈:一方面受水资源总量和用水结构的限制,若按现有用水模式发展经济,水资源将无法支撑城镇化水平的继续提高;另一方面,受区域生态环境的限制,按现有供水模式发展,将会对区域地下水生态环境及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造成巨大的影响,干旱区现有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已经不适应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根据干旱区城镇分布特点和取水特点,本文以新疆·鄯善县为例,在分析城镇化对水资源、水生态影响的基础上,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 

【文章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章 绪论
    1.1 城镇化概述
        1.1.1 城镇化
        1.1.2 城镇化的意义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1 城镇化现状
        1.2.2 干旱区城镇化面临的水资源和水生态问题
        1.2.3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镇化与水循环
        1.3.2 城镇化与水资源
        1.3.3 城镇化与水生态
        1.3.4 对策研究
        1.3.5 小结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干旱区城镇化对水资源、水生态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1 干旱区水循环机制
    2.2 城镇化对水资源和水生态的影响
        2.2.1 城镇化对自然水循环的作用
        2.2.2 城镇化对社会经济水循环的作用
        2.2.3 城镇化对水资源和水生态的影响
    2.3 城镇化影响对策研究
    2.4 小结
第三章 鄯善县概况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1 鄯善县概况
        3.1.1 自然地理
        3.1.2 社会经济
        3.1.3 水资源状况
    3.2 鄯善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3.2.1 水利工程现状
        3.2.2 鄯善县供用水量分析
        3.2.3 鄯善县用水效率分析
        3.2.4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
    3.3 小结
第四章 鄯善县城镇化发展及水资源形势分析
    4.1 鄯善县城镇化现状评价
        4.1.1 经济发展现状
        4.1.2 城镇化现状
    4.2 鄯善县城镇化发展分析
        4.2.1 鄯善县经济发展前景
        4.2.2 鄯善县城镇化前景
    4.3 鄯善县水资源和水生态形势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鄯善县城镇化对水资源、水生态影响对策研究
    5.1 控制需水总量
        5.1.1 压缩农业需水总量
        5.1.2 控制工业需水总量
        5.1.3 控制生活需水总量
    5.2 供用水结构调整
    5.3 生态环境保护
        5.3.1 水环境保护
        5.3.2 水生态保护
    5.4 水资源合理配置
        5.4.1 水资源配置原则
        5.4.2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5.5 水权转让制度建设
        5.5.1 初始水权分配
        5.5.2 水权转让
    5.6 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评价
    5.7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鄯善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城镇化的约束
        6.1.1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6.1.2 鄯善县城镇化对水资源、水生态影响分析
    6.2 鄯善县城镇化对水资源、水生态影响对策研究
    6.3 鄯善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对策评价
    6.4 创新点
    6.5 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本文编号:32300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2300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b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