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三型社会”视域中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6-23 01:19
  中国人口学界于2010年首次提出三型社会的概念,三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人口均衡型的社会。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三型社会建设将是一大趋势。如何建设三型社会以及在三型社会视域中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到底怎样是研究中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在以往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对可持续发展及其他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三型社会其三型社会相关理论为基础,概述三型社会中各个系统之间具体的运行原理,就人口这个角度,从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三个层面对资源、环境影响进行具体阐述。三型社会是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一个理论前提,分析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是为更好地建设三型社会。在三型社会这个视域中,基于人口、资源、环境三系统中常用指标和数据的可搜集性,在一级指标人口、资源、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二级指标,具体体现为人口中的人口数量、人口素质,资源中水资源、能源消费、建设用地,环境中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等。在二级指标的基础上,从影响二级指标变化的因素中进一步筛选了三级指标,并以此作为文中模型建立的主要因素。在上述理论基础上,以人口数量和资源、环境的影响因素为指标,建立人口对资源、人口对环境的影... 

【文章来源】:大连理工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三型社会”视域中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人口、资源、环境运行关系

用水量,实际值,拟合优度


说很大部分影响其用水消费。.2模型的相关检验及经济含义(1)T检验及拟合优度用以上变量进行线性回归。以上变量中,人均受教育年限、非农业人口所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居民消费水平(元)等诸因素虽是影响用水量素,但在实际的模型构建中不通过检验,拟合度也不高,因此排除,最后剩口数(年末)(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上一年用水米)等影响因素。运用其因素进行模型回归,回归结果如表所示,该模型在过了1%水平的方程显著性检验,样本回归函数值与样本观测值拟合优度比到0.99。也间接反映出影响显著的因素对中国大陆30个省域的用水总量的解到0.99;模型残差的序列相关检验值DW为2.5,显著性水平为0.05下,由决策规则可知,该模型不存在自相关问题。

人口素质,人口数量,用水量,人口


总量的拉动作用,d表示科研经费,:表示人均受教育年限,AP/p表示人口增长率,△w/w表示用水增长率,Ar/:表示人均受教育年限增长率。如图3.2所示,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中国各地区1999年一2008年及10年平均的人口对用水总量的拉动作用具体数值。最粗的线条反映出全国的人口对用水总量拉动作用一个变化趋势情况,整体在14%一16%之间,变化比较平稳。广东、天津等地人口的拉动作用比较大,1999一2008年10年的拉动作用均值在55%左右,山东的拉动作用大源于其高密度人口,并且这三省的拉动作用起伏相对比较大,广东在2000年出现一个峰值,天津在2001年出现一个峰值


本文编号:3243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243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7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