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贝叶斯Schaefer模型的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评估和管理
发布时间:2021-07-24 13:15
秋刀鱼(Cololabis saira)是西北太平洋温带海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也是西北太平洋渔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根据北太平洋渔业委员会(NPFC)统计的2003~2017年渔获量数据以及中国秋刀鱼组织提交的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数据(Catch per unit effort, CPUE),基于贝叶斯Schaefer剩余产量模型,分基准方案和敏感性分析方案对西北太平洋秋刀鱼资源状况进行了评估,并对其管理策略做了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基准方案和敏感性分析方案下模型参数预测值以及生物学参考点估计值比较相近。在基准方案下,估算的最大可持续产量(Maximumsustainableyield,MSY)为75.26×104t,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资源量BMSY为240.14×104t,此时的捕捞死亡率为0.32。在敏感性分析方案下,估算的最大的可持续产量MSY为70.03×104t,最大可持续产量的资源量BMSY为232.53×104t,此时的捕捞死亡率为0.31。该海域秋刀鱼资源状况良好,未经受过度捕捞。风险评估分析表明,为使秋刀鱼资源可持续利用,需将...
【文章来源】:渔业科学进展. 2019,40(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剩余产量模型和似然函数
1.3 模型参数先验分布设定
1.4 模型后验分布的计算
1.5 生物参考点估算
1.6 确定备选管理策略
1.7 资源管理效果评价以及风险分析
2 结果
2.1 模型参数后验分布与先验分布的比较及其估计值
2.2 秋刀鱼资源状况与生物学参考点比较
2.3 秋刀鱼资源管理决策分析
3 讨论
3.1 模型选择以及模型参数先验和后验概率分析
3.2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资源开发状况和管理决策
3.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iCT模型对数据有限短生命周期阿根廷滑柔鱼的资源评估[J]. 韩青鹏,单秀娟,关丽莎,金显仕,万荣,陈云龙. 中国水产科学. 2018(01)
[2]基于耳石微结构的西北太平洋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年龄与生长研究[J]. 花传祥,高玉珍,朱清澄,周阳帆,李珊珊. 海洋学报. 2017(10)
[3]运用数据缺乏方法估算印度洋大青鲨可持续渔获量[J]. 耿喆,朱江峰,夏萌,马璐璐. 中国水产科学. 2017(05)
[4]运用SS3评估东太平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资源——复杂模型和简化模型的比较[J]. 朱江峰. 渔业科学进展. 2017(03)
[5]基于模型试验的秋刀鱼舷提网纲索张力性能研究[J]. 石永闯,朱清澄,张衍栋,花传祥,周文博. 中国水产科学. 2016(03)
[6]基于Schaefer模型的东南太平洋茎柔鱼资源评估和管理[J]. 许骆良,陈新军,汪金涛,官文江. 海洋学报. 2015(10)
[7]2013年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与海洋环境的关系[J]. 张孝民,朱清澄,花传祥.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05)
[8]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产出基础研究的热点问题[J]. 金显仕,窦硕增,单秀娟,王震宇,万瑞景,卞晓东. 渔业科学进展. 2015(01)
[9]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评估的新方法[J]. 冯波,颜云榕,张宇美,易木荣,卢伙胜. 渔业科学进展. 2014(04)
[10]复合种群管理的风险评估——以日本鲐为例[J]. 官文江,高峰,李纲,陈新军. 生态学报. 2014(13)
硕士论文
[1]基于栖息地指数的北太公海秋刀鱼渔情预报的应用研究[D]. 孟令文.上海海洋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00720
【文章来源】:渔业科学进展. 2019,40(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1.2 剩余产量模型和似然函数
1.3 模型参数先验分布设定
1.4 模型后验分布的计算
1.5 生物参考点估算
1.6 确定备选管理策略
1.7 资源管理效果评价以及风险分析
2 结果
2.1 模型参数后验分布与先验分布的比较及其估计值
2.2 秋刀鱼资源状况与生物学参考点比较
2.3 秋刀鱼资源管理决策分析
3 讨论
3.1 模型选择以及模型参数先验和后验概率分析
3.2 西北太平洋秋刀鱼渔业资源开发状况和管理决策
3.3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SPiCT模型对数据有限短生命周期阿根廷滑柔鱼的资源评估[J]. 韩青鹏,单秀娟,关丽莎,金显仕,万荣,陈云龙. 中国水产科学. 2018(01)
[2]基于耳石微结构的西北太平洋秋刀鱼(Cololabis saira)年龄与生长研究[J]. 花传祥,高玉珍,朱清澄,周阳帆,李珊珊. 海洋学报. 2017(10)
[3]运用数据缺乏方法估算印度洋大青鲨可持续渔获量[J]. 耿喆,朱江峰,夏萌,马璐璐. 中国水产科学. 2017(05)
[4]运用SS3评估东太平洋大眼金枪鱼(Thunnus obesus)资源——复杂模型和简化模型的比较[J]. 朱江峰. 渔业科学进展. 2017(03)
[5]基于模型试验的秋刀鱼舷提网纲索张力性能研究[J]. 石永闯,朱清澄,张衍栋,花传祥,周文博. 中国水产科学. 2016(03)
[6]基于Schaefer模型的东南太平洋茎柔鱼资源评估和管理[J]. 许骆良,陈新军,汪金涛,官文江. 海洋学报. 2015(10)
[7]2013年北太平洋公海秋刀鱼渔场与海洋环境的关系[J]. 张孝民,朱清澄,花传祥.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5(05)
[8]我国近海渔业资源可持续产出基础研究的热点问题[J]. 金显仕,窦硕增,单秀娟,王震宇,万瑞景,卞晓东. 渔业科学进展. 2015(01)
[9]南海鸢乌贼(Sthenoteuthis oualaniensis)资源评估的新方法[J]. 冯波,颜云榕,张宇美,易木荣,卢伙胜. 渔业科学进展. 2014(04)
[10]复合种群管理的风险评估——以日本鲐为例[J]. 官文江,高峰,李纲,陈新军. 生态学报. 2014(13)
硕士论文
[1]基于栖息地指数的北太公海秋刀鱼渔情预报的应用研究[D]. 孟令文.上海海洋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00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300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