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河南省天然草地资源区划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2 17:28
  以2018年河南省草地清查结果为基础,依据河南气候、地形地貌、草地类型和利用方式的多样性特点,对河南省天然草地进行区划,为河南省天然草地的保护和合理化利用提供依据。按照简单明了和容易实际操作的原则,依据气候、地形和地貌的明显分界线进行划区,使同一区的气候、地形地貌和草地类型尽可能保持一致,草地区的命名方法为:地形地貌+草地类。根据区划原则,河南省天然草地可分为4个类,30个型,5个草地资源区,分别为:豫北山地暖性灌草丛以及低地草甸区,豫西山地暖性灌草丛、低地草甸类和山地草甸区,平原农区低地草甸暖性灌草丛区,淮南山地热性灌草丛和低地草甸区;黄河滩区低地草甸和暖性灌草丛区。河南天然草地区划结果有利于针对不同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植被条件进行改良、利用和保护,有利于发挥天然草地的多样化功能,挖掘其巨大的生产潜力,能把宝贵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大力发展河南省以草牧业为核心的多种经济发展。 

【文章来源】:草地学报. 2019,27(03)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1 河南天然草地的特点
2 制定区划原则与命名
    2.1 制定草地资源区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2.1.1 分区的一致性
        2.1.2 分区的综合性
        2.1.3 分区的连续性
    2.2 河南草地资源区划的命名
3 河南省各草地资源区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3.1 豫北山地暖性灌草丛以及低地草甸区
    3.2 豫西山地暖性灌草丛、低地草甸类和山地草甸区
    3.3 平原农区低地草甸暖性灌草丛区
    3.4 淮南山地热性灌草丛和低地草甸区
    3.5 黄河滩区低地草甸和暖性灌草丛区
4 河南省草地资源的保护与改良
    4.1 豫北山地暖性灌草丛以及低地草甸区
        4.1.1 保护天然草场
        4.1.2 因地制宜种植优良牧草
        4.1.3 加强对天然草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1.4 大力发展草食畜牧业, 建立特色养殖基地
        4.1.5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
    4.2 豫西山地暖性灌草丛、低地草甸类和山地草甸区
        4.2.1 合理保护和开发草地
        4.2.2 严禁人为破坏草地植被
        4.2.3 因地制宜种植优良牧草
        4.2.4 加大对当地优良牧草的风土驯化与利用
        4.2.5 加强对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
        4.2.6 利用豫西伏牛山浅山丘陵优势, 探索牛羊养殖的新模式
        4.2.5草林结合、草田轮作, 草畜配套, 发展可持续草牧业
    4.3 平原农区低地草甸暖性灌草丛区
        4.3.1 大力进行人工种草
        4.3.2 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
        4.3.3 发展“互联网+”草业资源开发系统
        4.3.4 加强草田轮作发展农区草牧业
        4.3.5 大力发展特色畜牧业
        4.3.6 通过“草牧业+”模式, 加强对平原农区草地的综合开发
    4.4 淮南山地热性灌草丛和低地草甸区
        4.4.1 加大种植和开发优质饲草的力度
        4.4.2建立生态肉牛养殖基地
        4.4.3 建立母牛繁育基地
        4.4.4 建立特色肉羊生产基地
    4.5 黄河滩低地草甸和暖性灌草丛区
        4.5.1 建立优质牧草产业带
        4.5.2引草入田
        4.5.3 加大优质饲草料生产供应, 推进优质奶源基地建设
        4.5.4 积极推进滩区肉牛和肉羊业的发展
        4.5.5 依法规范和利用滩区的草地资源
        4.5.6 拓展饲草产业的功能
        4.5.7 加强农村土地合理流转, 发展滩区现代草牧业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短期放牧强度对半干旱草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J]. 蒯晓妍,邢鹏飞,张晓琳,梁艳,王常慧,董宽虎.  草地学报. 2018(06)
[2]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修复[J]. 刘加文.  草地学报. 2018(05)
[3]草地占补平衡问题研究[J]. 田富强.  草地学报. 2018(05)
[4]基于“互联网+”的草业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以草都易牧连锁超市为例[J]. 吴渊,林慧龙.  草业科学. 2018(04)
[5]桐柏山区艾草产业发展现状及建议[J]. 曲良华,孙国山,朱磊.  安徽农学通报. 2017(21)
[6]调结构转方式 贵州草牧业三种发展模式探析[J]. 冯葆昌.  饲料广角. 2016(14)
[7]4个白羊草居群产量及营养品质等特性的比较研究[J]. 韩汝旦,姬奇武,董宽虎,韩世洁,尹雪红,代烁.  草地学报. 2016(01)
[8]以“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为引领,发展农区草地畜牧业[J]. 毛文星,苏效良.  中国奶牛. 2013(05)
[9]甘肃省草食畜牧业发展现状及草畜同步发展战略探讨[J]. 王悦.  甘肃农业. 2012(06)
[10]放牧强度对草甸草原生产力和多样性的影响[J]. 王明君,韩国栋,崔国文,赵萌莉.  生态学杂志. 2010(05)



本文编号:3379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379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6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