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石柱县近20年来森林资源固碳能力变化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28 23:35
选取地处三峡腹地的石柱县为研究区,基于2002年、2012年和2019年三期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分析不同树种的蓄积量变化,采用森林乔木蓄积量—生物量转换关系法,估算了2002—2019年间森林资源的固碳释氧能力。结果表明:2002—2019年间研究区活立木蓄积量增长明显,增幅达101%;树种多样性增加、树种结构趋于合理,马尾松、栎类两个树种蓄积比例从2002年占绝对优势的87%,下降至2019年的66%;固碳释氧能力提升102%,固碳释氧能力提升与森林蓄积量增加呈正相关。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39(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三期树种蓄积量变化图
1)研究区在2002―2019年间,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呈增长趋势,活立木总蓄积比2002年增加733.12万m3,增幅达101%。除马尾松、栎类所占比例较大外,柏木、杉木、其它硬阔叶类珍贵树种和软阔类树种比例也在逐年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结构特别是树种结构逐步改善,树种多样性增加。2)2002―2019年森林固碳量增长211.72万t,释氧量增加566.82万t,增长幅度均为102%;马尾松、栎类是固碳量、释氧量的增加的主要贡献者,空间分布范围从2002年仅有方斗山与七曜山山区分布,逐步扩散至研究区全境分布。
固碳量和释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在2002—2019年间活立木蓄积量增加而引起的,活立木蓄积量由2002年的728.32万m3增长到2019年的1 461.44万m3,增长了733.12万m3,年均增长43.12万m3。活立木蓄积量增长得益于研究区内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以及森林资源经营、保护管理力度加强,林木采伐得到有效控制、林地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提高,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蓄积量随之增加。3.3 空间分布特征
本文编号:3412752
【文章来源】: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20,39(03)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三期树种蓄积量变化图
1)研究区在2002―2019年间,森林资源面积和蓄积呈增长趋势,活立木总蓄积比2002年增加733.12万m3,增幅达101%。除马尾松、栎类所占比例较大外,柏木、杉木、其它硬阔叶类珍贵树种和软阔类树种比例也在逐年不断增加,森林资源结构特别是树种结构逐步改善,树种多样性增加。2)2002―2019年森林固碳量增长211.72万t,释氧量增加566.82万t,增长幅度均为102%;马尾松、栎类是固碳量、释氧量的增加的主要贡献者,空间分布范围从2002年仅有方斗山与七曜山山区分布,逐步扩散至研究区全境分布。
固碳量和释氧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在2002—2019年间活立木蓄积量增加而引起的,活立木蓄积量由2002年的728.32万m3增长到2019年的1 461.44万m3,增长了733.12万m3,年均增长43.12万m3。活立木蓄积量增长得益于研究区内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以及森林资源经营、保护管理力度加强,林木采伐得到有效控制、林地生产力进一步提升,森林质量提高,在增加森林面积的同时,蓄积量随之增加。3.3 空间分布特征
本文编号:3412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412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