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鱼类补充资源时空变化
发布时间:2021-10-13 17:54
根据1998年—2010年间13个航次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浮游生物和环境因子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春季和秋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优势种群动态特征,并运用数量生态学分析方法,探讨环境因子对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程度以及驱动鱼类浮游生物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秋季长江口1998-2009年7个航次共捕获鱼类浮游生物969个(尾),隶属于10目19科33种,以鲈形目种类最多(7科9种)。秋季鱼类浮游生物包括四种生态类型,其中以沿岸型种类最多(12种),其次是半咸水(10种)和近海种类(9种),淡水种类最少(4种)。秋季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优势种年度间演替显著,对鱼类浮游生物群落丰度贡献最大的种类包括:半咸水型的矛尾鰕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和前颌间银鱼(Salanx prognathus)、沿岸型的康氏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i)、近海型的鳀(Engraulis japonicus)和带鱼(Trichiurus lepturus)。2004年以后,长江口鱼类浮游生物种类数量、丰度和多样性均显著高于2004之...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江口秋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物种CCA排序Fig.4-1CCAbiplotofichthyoplanktonspeciesinYangtzeEstuaryinautumn4.2.2.2秋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聚类型及年度变化
4 秋季长江口鱼类浮游前颌间银鱼、康氏小公鱼、鳀,其丰度百分比分的盐度为 19.41±8.17‰,高于河口组的盐度,此浮体的含量为 134.77±240.10mg/L,是三个群聚Ⅲ近海组:由 1~8、12~14、19、20、25~27 和 3海区。近海组区域中带鱼的鱼卵丰度最高,占该10.68%。此区域的盐度为 30.19±5.23‰,是7.78±13.99mg/L,是三个群聚组中最低的,这与N
二轴为深度与悬浮物的浓度梯度分布,而鱼类浮游生物各物种位置。根据鱼类浮游生物所对环境的需求不同,将其分成三种种组成:凤鲚,此群体的生境水域具有低盐高温的特点,在 C1 轴的相关系数为 3.121,相关度很高,因此盐度对凤鲚的分布口地区产卵的鱼类,幼鱼留在河口成长,随水流降海生活。种成:白氏银汉鱼、赤鼻棱鳀、东方鲀属、多鳞鱚、舌鳎科、种 1、未知种 2、鰕虎鱼科、小黄鱼、褐牙鲆、银鲳、中颌棱这些物种分布在排序图的上方,都选择在水深较浅、水体浑浊生活。在 2009-2010 年春季鱼类浮游生物沿岸组的种类最多。、虻鲉、尖海龙、龙头鱼,主要分布在水体较深、叶绿素 a 高口近海水域。这种类型的鱼类浮游生物数量最多,主要为鳀。本研究在近海区域所捕获的鳀中大部分是以鱼卵形态存在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淞江鲈在中国地理分布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J]. 王金秋,成功. 生态学报. 2010(24)
[2]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时空格局[J]. 刘淑德,线薇微. 生物多样性. 2009(02)
[3]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鱼卵和仔鱼的分布特征[J]. 蒋玫,王云龙,沈新强,庄平. 生态学杂志. 2009(02)
[4]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特征[J]. 刘淑德,线薇微,刘栋.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0)
[5]松江鲈的研究和保护[J]. 张婷,祝茜,赵琦,周灿,孔令明. 河北渔业. 2008(08)
[6]奉贤近海仔鱼的分布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J]. 蒋玫,沈新强,陈渊泉. 生态学杂志. 2008(01)
[7]长江口鱼卵仔鱼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王金辉,孙亚伟,刘材材,秦玉涛,程祥圣,徐韧. 海洋学研究. 2007(04)
[8]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J]. 刘光兴,陈洪举,朱延忠,齐衍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9]基于不同计量经济学软件的逐步回归法[J]. 赵红平. 统计教育. 2007(09)
[10]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及邻近水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J]. 周淑青,沈志良,李峥,姚云. 海洋科学. 2007(06)
硕士论文
[1]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 刘淑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9
本文编号:3435137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长江口秋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物种CCA排序Fig.4-1CCAbiplotofichthyoplanktonspeciesinYangtzeEstuaryinautumn4.2.2.2秋季鱼类浮游生物群聚类型及年度变化
4 秋季长江口鱼类浮游前颌间银鱼、康氏小公鱼、鳀,其丰度百分比分的盐度为 19.41±8.17‰,高于河口组的盐度,此浮体的含量为 134.77±240.10mg/L,是三个群聚Ⅲ近海组:由 1~8、12~14、19、20、25~27 和 3海区。近海组区域中带鱼的鱼卵丰度最高,占该10.68%。此区域的盐度为 30.19±5.23‰,是7.78±13.99mg/L,是三个群聚组中最低的,这与N
二轴为深度与悬浮物的浓度梯度分布,而鱼类浮游生物各物种位置。根据鱼类浮游生物所对环境的需求不同,将其分成三种种组成:凤鲚,此群体的生境水域具有低盐高温的特点,在 C1 轴的相关系数为 3.121,相关度很高,因此盐度对凤鲚的分布口地区产卵的鱼类,幼鱼留在河口成长,随水流降海生活。种成:白氏银汉鱼、赤鼻棱鳀、东方鲀属、多鳞鱚、舌鳎科、种 1、未知种 2、鰕虎鱼科、小黄鱼、褐牙鲆、银鲳、中颌棱这些物种分布在排序图的上方,都选择在水深较浅、水体浑浊生活。在 2009-2010 年春季鱼类浮游生物沿岸组的种类最多。、虻鲉、尖海龙、龙头鱼,主要分布在水体较深、叶绿素 a 高口近海水域。这种类型的鱼类浮游生物数量最多,主要为鳀。本研究在近海区域所捕获的鳀中大部分是以鱼卵形态存在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淞江鲈在中国地理分布的历史变迁及其原因[J]. 王金秋,成功. 生态学报. 2010(24)
[2]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的时空格局[J]. 刘淑德,线薇微. 生物多样性. 2009(02)
[3]长江口中华鲟保护区鱼卵和仔鱼的分布特征[J]. 蒋玫,王云龙,沈新强,庄平. 生态学杂志. 2009(02)
[4]春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特征[J]. 刘淑德,线薇微,刘栋. 应用生态学报. 2008(10)
[5]松江鲈的研究和保护[J]. 张婷,祝茜,赵琦,周灿,孔令明. 河北渔业. 2008(08)
[6]奉贤近海仔鱼的分布及其与水环境的关系[J]. 蒋玫,沈新强,陈渊泉. 生态学杂志. 2008(01)
[7]长江口鱼卵仔鱼资源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王金辉,孙亚伟,刘材材,秦玉涛,程祥圣,徐韧. 海洋学研究. 2007(04)
[8]三峡工程一期蓄水后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J]. 刘光兴,陈洪举,朱延忠,齐衍萍.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5)
[9]基于不同计量经济学软件的逐步回归法[J]. 赵红平. 统计教育. 2007(09)
[10]长江口最大浑浊带及邻近水域营养盐的分布特征[J]. 周淑青,沈志良,李峥,姚云. 海洋科学. 2007(06)
硕士论文
[1]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鱼类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研究[D]. 刘淑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 2009
本文编号:3435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43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