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资源科学论文 >

变化环境下流域水资源系统适应性机理及定量分析

发布时间:2022-12-07 23:58
  适应被认为是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有效途径,针对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适应性机理和水资源系统分析中二维因素的综合合成问题,通过对水资源系统应对变化环境的过程分析,提出水资源系统适应性包括自然恢复性和人为适应性;利用风险矩阵的思想,建立悲观和乐观两种水资源系统适应性评判准则的评判区间[Apess,Aopt],提出基于联系数-模糊风险矩阵的系统分析方法,应用于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系统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系统适应性等级为[2.711,3.833],悲观评判准则下为弱适应,乐观评判准则下为中度适应;建议采取多重措施,不断改善水质和生态环境,提高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系统适应性。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背景
2 水资源系统适应性机理与驱动因子识别
    2.1 变化环境下水资源系统适应性机理分析
    2.2 水资源系统适应性驱动因子识别分析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2 数据来源
    3.3 研究方法
        3.3.1 集对分析(set pair analysis)
        3.3.2 模糊风险矩阵(fuzzy risk matrix)
        3.3.3 基于联系数-模糊风险矩阵的水资源系统适应性分析方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适应性因子参考标准
    4.2 安徽省淮河流域水资源系统适应性分析
    4.3 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资源适应性利用理论的应用规则与关键问题[J]. 左其亭.  干旱区地理. 2017(05)
[2]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机理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J]. 潘争伟,金菊良,刘晓薇,周戎星.  自然资源学报. 2016(09)
[3]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演变趋势及适应性对策研究[J]. 姜海波,冯斐,周阳.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4(02)
[4]全球变化下的适应性及其研究进展[J]. 沈莎莎,高群,陈爽,张殷俊.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S2)
[5]安徽省淮河流域水灾脆弱性特征及影响因素[J]. 顾留碗,王春,李伟涛,杨忠祥.  水土保持通报. 2012(05)



本文编号:37131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37131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66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