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地区能源利用方案及多能互补系统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1 01:35
西藏阿里地区地处我国最西部,区内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但缺煤少油,不通铁路,建筑材料缺乏。其水能资源虽较丰富,但开发条件较差,且分布不均衡,加之地广人稀,农牧民居住分散,依靠电网延伸供电解决农牧区用电问题极不现实。目前利用区内对各种能源发电的开发模式均较单一,没有发挥出区内多能种和新能源的优势,区内全面的用电方案也未能形成。因此,进行区内能源利用方案研究,探讨多能互补开发模式,对阿里地区能源工业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在详细分析阿里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及所处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之上,根据阿里地区人口、经济增长历史及未来发展目标,采用指数增长模型和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阿里地区未来15年内用电量及用电负荷作了预测。 在深入分析区内各种能源资源分布和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文中指出了现有能源供应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制定了能源利用方案研究的原则,提出了以水能利用为主,辅以风能和光能的能源综合利用方案。并结合区内电源点分布和负荷预测结果,进行了各县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的电力电量平衡。得到了相应的结论。 基于对风...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多能互补开发方式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2 阿里地区能源需求预测研究
2.1 本地区近期与中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2.1.1 阿里地区经济和人口增长情况
2.1.2 阿里地区未来经济和人口增长目标
2.2 电力系统现状及基本资料
2.2.1 电力系统现状
2.2.2 基本资料分析
2.3 预测方法及预测模型
2.3.1 预测方法
2.3.2 预测模型选择
2.4 预测人均用电量的指数增长模型
2.4.1 基本原理
2.4.2 模型建立
2.4.3 预测成果
2.5 预测人均用电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2.5.1 基本原理
2.5.2 非线性变换单元组成的前馈网络
2.5.3 预测模型建立
2.5.4 预测结果
2.6 用电量及用电负荷预测
2.7 小结
3 阿里地区能源利用方案研究
3.1 阿里地区能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3.1.1 水能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3.1.1.1 水能资源分布状况
3.1.1.2 水力发电现状
3.1.2 地热能资源分布及地热发电现状
3.1.3 燃油发电现状
3.1.4 太阳能分布与开发现状
3.1.5 其它能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3.1.5.1 风能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3.1.5.2 生物质能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3.2 现有能源供给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能源利用方案选择的原则
3.4 电源开发点选择
3.4.1 噶尔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2 日土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3 札达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4 普兰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5 革吉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6 改则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7 措勤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5 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1 噶尔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2 日土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3 札达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4 普兰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5 革吉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6 改则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7 措勤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8 2015年以前优先开发电源点及前期工作规划
3.6 能源利用方案的电力量平衡
3.6.1 电力平衡的方法
3.6.2 阿里地区及各县电力负荷平衡
3.7 小结
4 阿里地区多能互补的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
4.1 风能、光能、水能资源开发的特点
4.1.1 水电能源开发特点
4.1.2 太阳能开发的特点
4.1.3 风能开发特点
4.2 多能互补开发方式分析
4.3 风、光、水互补开发方式的可行性研究
4.3.1 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原理及工艺流程
4.3.2 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技术可行性
4.3.3 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经济可行性
4.4 小结
5 风、光、水互补开发方式的系统分析
5.1 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
5.1.1 系统分析的意义
5.1.2 系统分析的要素
5.1.3 系统分析的原则
5.1.4 系统分析的步骤
5.2 风、光、水多能互补系统分析
5.2.1 系统构成及影响因素
5.2.2 系统模型建立
5.3 系统优化模型
5.4 多能互补系统分析的流程
5.5 多能互补开发系统分析实例
5.5.1 建设条件
5.5.2 系统分析基本参数
5.5.3 计算成果
5.5.4 成果比较及分析
5.5.5 选定方案与其它能源利用方式的比较
5.6 小结
6 结论
声明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1: 阿里地区已建电源点分布图
附图2: 阿里地区各河流及水能资源分布图
附图3: 阿里地区已建水电电源点分布图
附图4: 2005年以前修建水电站分布图
附图5: 2010年以前修建水电站分布图
附图6: 2015年以前修建水电站分布图
本文编号:4025736
【文章页数】:11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多能互补开发方式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2 阿里地区能源需求预测研究
2.1 本地区近期与中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2.1.1 阿里地区经济和人口增长情况
2.1.2 阿里地区未来经济和人口增长目标
2.2 电力系统现状及基本资料
2.2.1 电力系统现状
2.2.2 基本资料分析
2.3 预测方法及预测模型
2.3.1 预测方法
2.3.2 预测模型选择
2.4 预测人均用电量的指数增长模型
2.4.1 基本原理
2.4.2 模型建立
2.4.3 预测成果
2.5 预测人均用电量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2.5.1 基本原理
2.5.2 非线性变换单元组成的前馈网络
2.5.3 预测模型建立
2.5.4 预测结果
2.6 用电量及用电负荷预测
2.7 小结
3 阿里地区能源利用方案研究
3.1 阿里地区能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3.1.1 水能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
3.1.1.1 水能资源分布状况
3.1.1.2 水力发电现状
3.1.2 地热能资源分布及地热发电现状
3.1.3 燃油发电现状
3.1.4 太阳能分布与开发现状
3.1.5 其它能源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3.1.5.1 风能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3.1.5.2 生物质能分布与开发利用现状
3.2 现有能源供给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能源利用方案选择的原则
3.4 电源开发点选择
3.4.1 噶尔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2 日土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3 札达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4 普兰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5 革吉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6 改则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4.7 措勤县主要可开发电源点
3.5 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1 噶尔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2 日土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3 札达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4 普兰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5 革吉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6 改则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7 措勤县水电电源点开发顺序
3.5.8 2015年以前优先开发电源点及前期工作规划
3.6 能源利用方案的电力量平衡
3.6.1 电力平衡的方法
3.6.2 阿里地区及各县电力负荷平衡
3.7 小结
4 阿里地区多能互补的特点及开发方式研究
4.1 风能、光能、水能资源开发的特点
4.1.1 水电能源开发特点
4.1.2 太阳能开发的特点
4.1.3 风能开发特点
4.2 多能互补开发方式分析
4.3 风、光、水互补开发方式的可行性研究
4.3.1 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运行原理及工艺流程
4.3.2 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技术可行性
4.3.3 风光互补抽水蓄能电站经济可行性
4.4 小结
5 风、光、水互补开发方式的系统分析
5.1 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
5.1.1 系统分析的意义
5.1.2 系统分析的要素
5.1.3 系统分析的原则
5.1.4 系统分析的步骤
5.2 风、光、水多能互补系统分析
5.2.1 系统构成及影响因素
5.2.2 系统模型建立
5.3 系统优化模型
5.4 多能互补系统分析的流程
5.5 多能互补开发系统分析实例
5.5.1 建设条件
5.5.2 系统分析基本参数
5.5.3 计算成果
5.5.4 成果比较及分析
5.5.5 选定方案与其它能源利用方式的比较
5.6 小结
6 结论
声明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1: 阿里地区已建电源点分布图
附图2: 阿里地区各河流及水能资源分布图
附图3: 阿里地区已建水电电源点分布图
附图4: 2005年以前修建水电站分布图
附图5: 2010年以前修建水电站分布图
附图6: 2015年以前修建水电站分布图
本文编号:40257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zylw/4025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