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气阻力阀对心肺复苏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本文关键词:吸气阻力阀对心肺复苏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吸气阻力阀 心脏骤停 标准心肺复苏 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 系统评价
【摘要】:研究目的对吸气阻力阀(impedance threshold device,ITD)在院外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患者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系统评估。研究方法计算机联网检索本校图书馆提供的数据库中的Pub Med、ISI WOK平台数据库、Science Online、Nature、中文生物医学文献库、万方电子资源系列、CNKI中国知网、维普电子资源等数据库中关于应用ITD和未应用该辅助设备进行CPR的临床对照研究的相关文献(2000年01月至2015年06月);对检索到的研究进行筛查和质量评估。纳入标准:(1)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研究或前瞻性队列研究;(2)疾病人群:院外CA的成人患者;(3)干预措施:应用ITD组(ITD组)要求在开始实施CPR时便同时应用ITD辅助复苏治疗,各研究进行的CPR方式可不同,包括标准心肺复苏方式(stande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S-CPR)和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方式(active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ACD-CPR)两种。未应用ITD组(sham ITD组)进行CPR时不应用ITD辅助CPR,复苏方式可以不同,包括S-CPR和ACD-CPR;(4)观察指标:(1)自主循环恢复率(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率),(2)复苏后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ore)小于等于3分(MRS≤3)的比例,(3)复苏后存活出院率。排除标准:(1)回顾性研究、病例报道;(2)动物实验;(3)重复发表、资料不全的研究。两个独立作者分别单独评估纳入文献的质量,按照改良后的Jadad量表进行评分,主要评估纳入文献是不是应用了随机分配方式,是不是叙述了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随机序列产生的方法是不是合理;是否采用随机化隐藏,是否描述随机化隐藏的方法,随机化隐藏方法是否恰当;是否采用双盲,盲法是否恰当;有没有提到退出或者失访,如果有,是不是对退出或者失访的样本数以及退出失访理由进行详细叙述。如有不同的意见,相互讨论得出结论。两个作者独立提取研究资料数据,包括作者、发表时间、杂志名称、基础疾病、性别比例、ROSC人数、复苏后MRS≤3人数、复苏后存活出院人数;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该软件由Cochrane国际协作组织开发,如果数据资料为连续变量资料,便使用平均差(MD)作为效应指标,95%可信区间(CI)表示;如果数据资料为计数资料,则使用相对危险度(OR),95%可信区间(CI)表示。对所得结果进行异质性检验,当I250%时,表示无明显异质性,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当I250%时,表示有明显异质性,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使用漏斗图分析是否存在发表偏倚。漏斗图不规则或者不对称有偏向表示存在发表偏倚。研究结果在这项研究中,共有8篇文献被纳入,共138992例院外CA患者包含在内,其中应用ITD辅助CPR组(ITD组)患者7056例,未应用ITD组(sham ITD组)患者693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ROSC率方面,应用ITD辅助CPR组与未应用ITD组相比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OR=1.03,95%CI(0.96,1.11),P=0.35],复苏后改良Rankin评分≤3(MRS≤3)的比例应用ITD辅助CPR组高于未应用ITD组[OR=1.74,95%CI(1.11,2.73),P=0.02],复苏后存活出院率应用ITD辅助CPR组优于未应用ITD组[OR=1.40,95%CI(1.04,1.91),P=0.03]。结合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应用ITD联合ACD-CPR组(ITD+ACD-CPR组)与未应用ITD组相比,在ROSC率[OR=1.13,95%CI(1.01,1.26),P=0.03]、CPR后Rankin评分≤3(MRS≤3)的比例[OR=1.53,95%CI(1.22,1.93),P=0.0002]及CPR后存活出院率[OR=1.25,95%CI(1.04,1.49),P=0.02]方面,前者均优于后者。研究结论1、院外CA患者CPR时应用ITD与不应用ITD相比较,对CPR的成功率的影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应用ITD组在改善CPR成功后的患者预后方面优于未应用ITD组。2、应用ITD联合主动性按压-减压心肺复苏,有利于提高CPR成功率及患者预后。
【关键词】:吸气阻力阀 心脏骤停 标准心肺复苏 主动按压-减压心肺复苏 系统评价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459.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缩略语/符号说明10-11
- 前言11-16
- 研究现状、成果11-13
- 研究目的、方法13-16
- 一、对象与方法16-20
- 1 资料与方法16
- 1.1 研究设计:16
- 1.2 研究对象16
- 1.3 干预措施16
- 1.3.1 应用吸气阻力阀组的干预措施:16
- 1.3.2 未应用吸气阻力阀组的干预措施:16
- 1.4 结局观测指标16
- 2 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16-19
- 2.1 文献检索16-17
- 2.2 文献排除标准17
- 2.3 文献纳入标准17
- 2.4 文献质量评价17-19
- 2.5 数据提取19
- 3 统计学处理19-20
- 二、结果20-28
- 1 筛选文献20
- 2 文献质量评估与数据提取20-22
- 3 分析结果22-28
- 3.1 自主循环恢复率22-23
- 3.2 MRS≤3 的比例23-24
- 3.3 复苏后存活出院率24-26
- 3.4 发表偏倚分析26-28
- 三、讨论28-36
- 1.吸气阻力阀的疗效评价28-33
- 2.Meta分析自身的局限性33
- 3.本系统评价的局限性33-34
- 4.纳入研究的局限性34-35
- 5.对未来研究的启示35-36
- 四、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41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41-42
- 综述42-56
- 引言42-43
- 1.呼叫施救者43-44
- 2.按压44-45
- 3.通气45-47
- 3.1 按压-通气比45-46
- 3.2 辅助设备:吸气阻力阀46-47
- 4. 电除颤47-48
- 5. 复苏中药物的应用48
- 5.1 肾上腺素和加压素48
- 5.2 利多卡因和β-受体阻滞剂48
- 6.结语48-49
- 综述参考文献49-56
- 致谢56-57
- 个人简历5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Shou-quan Chen;;Advances in clinical studie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5年02期
2 王春飞;张广;武文卿;吴太虎;;吸气阻力阀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4年02期
3 Xu-rui Luo;Hui-li Zhang;Geng-jin Chen;Wen-shu Ding;Liang Huang;;Active compression-decompressi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versus standard CPR for cardiac arrest patients:a meta-analysis[J];World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2013年04期
4 Xiao-jing ZHAO;Zhuo PEN;Ping LI;Er-xiu CHEN;Jian LIU;Yan-xia GAO;Yun-xia REN;Li-jun LI;;β-receptor blocker influences 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and chemical examination in rats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2013年06期
5 Theano D Demestiha;Ioannis N Pantazopoulos;Theodoros T Xanthos;;Use of the impedance threshold device i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World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0年02期
6 卢斌;王力军;崔书章;;猝死——生命的不定时炸弹[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11356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13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