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2007年
本文关键词:针罐综合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2007年
黄褐斑针灸治疗的几点体会
厉卫红
【摘要】: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获得性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好发于面部,皮损为淡褐色、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对称分布,边缘界限清楚,平摊于皮肤上,抚之不碍手。国内外尚未有十分理想的方法和药物,笔者从2004年以来在传统中医理论和经络理论指导下,采用局部围针刺络拔罐和整体辨证施治相结合的方法,诊治了一些黄褐斑患者,取得了一定疗效。在针灸祛斑过程中体会到运用背俞穴来调整脏腑气血功能尤为合适,这是针灸整体美容思想的具体体现;并体会到调理冲任、重视心理治疗、医者恰如其分地疗效评价和患者对针灸祛斑理念的正确看待和接受,对提高疗效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南通市中医院针灸科
【关键词】:黄褐斑 针灸治疗
【分类号】:R246
【正文快照】: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获得性皮肤色素代谢障碍性疾病,好发于面部,皮损为淡褐色、黄褐色或深褐色斑片,对称分布,边缘界限清楚,平摊于皮肤上,,抚之不碍手。国内外尚未有十分理想的方法和药物,西医主要是从抑制黑素形成和祛除黑色素两方面入手,多以外治为主,虽见效快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慧兰,冯穗一,廖元兴,林挺,史明丽;广州地区黄褐斑有关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6年02期
2 李殿宁,许志泉,李玉堂,姜文方;背部的显微解剖与背俞穴结构关系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3 向亚萍,欧阳恒;浅谈精神因素、神经肽与黄褐斑[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江海燕,郑蓉;近十年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研究进展[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04期
2 杨敬蓉,江海燕,李成林;成都某印刷厂女工黄褐斑患病情况调查[J];四川医学;2001年01期
3 杨煜;;针灸配合耳部放血治疗黄褐斑4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9年04期
4 俞文江;张诚;;针药并用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0年04期
5 刘海燕;卢阳;黄丹;赵金凤;陈明岭;;陈明岭教授治疗黄褐斑临床经验[J];四川中医;2012年11期
6 武鸿翔;姚伟;吴荣祖;;附子吴萸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黄褐斑的体会[J];四川中医;2013年04期
7 柯友辉;陈浩波;苏文婷;杜晓靖;李剑丹;;疏肝化斑汤加情志干预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清α-MSH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年12期
8 郑修丽;肖国民;;脏腑背俞排罐疗法的理论依据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2年2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煜;;针灸配合耳部放血治疗黄褐斑40例临床分析[A];全国第16届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全国第11届耳穴诊治学术研讨会、当代临床治验论坛暨中西部十省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武鸿翔;吴荣祖;;附子吴萸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黄褐斑的体会[A];2012年中医美容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筑君;中医治疗黄褐斑方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向亚萍;肾着祛斑颗粒剂对黄褐斑及黑素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3 李俊;电针肺俞穴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平喘作用的疗效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4 刘邦民;祛斑汤治疗黄褐斑的作用及机理探讨[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张明;黄褐斑与情志因素相关的中医文献和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张凤娥;调肾祛斑颗粒对黄褐斑及黑素细胞影响的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阮德明;浮针疗法对支气管哮喘平喘作用的疗效观察[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杨鲲飞;肩臂若干肌筋膜疼痛症及相关经筋比较研究与针刀治疗机理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黎成春;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评价和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吴小红;女性黄褐斑临床资料分析及应用皮肤镜评价滋肾化斑汤干预的疗效[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路媛;电针灵台、神道穴治疗心脏过早搏动的初步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森岡七一;电针双内关和灵台、神道穴对冠心病心电图ST-T影响的即时效应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魏淑相;中药穴位注射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罗红柳;三峡库区腹心地区黄褐斑流行病学调查及中医分型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杨冠男;电针灵台、神道穴对冠心病心电图下壁及前侧壁ST-T影响的即时效应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李承家;灵台、神道穴留针与否对冠心病心绞痛心电图ST-T影响的即时效应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田利军;针刺健脾调心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心脏过早搏动的初步临床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松梅;针罐综合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9 殷新;从15年相关文献的计量学分析探讨中医治疗黄褐斑的规律[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韩根言;针刺加配合口服消渴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封敏;昌玉娟;高翔;胡运光;;针灸治疗黄褐斑的近况[J];上海针灸杂志;2007年03期
2 苏美銮;;近十五年来针灸治疗黄褐斑的概况[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8期
3 吴丽莎;;针灸治疗黄褐斑30例[J];中国民间疗法;2009年08期
4 冯居秦;;针灸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6年10期
5 刘玉洁;;针灸配合中药治疗黄褐斑65例[J];湖北中医杂志;2006年09期
6 赵雪晴;李常度;温伯平;郭小燕;江丰;;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年14期
7 蔡一歌;金力;;针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研究现状[J];中国美容医学;2011年06期
8 陈希锋;蓝天飞;李秋芝;;腹针结合中药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08年02期
9 彭华容;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40例[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宋鹏;;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厉卫红;;黄褐斑针灸治疗的几点体会[A];2007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第五次学会年会学术文集[C];2007年
2 唐志坤;;经典古方治疗黄褐斑疗效及机理探讨[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施茵;马晓芃;刘慧荣;吴璐一;吴焕淦;包春辉;;针灸治疗克罗恩病的进展与思考[A];中国针灸学会第九届全国中青年针灸推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红霞;张虹亚;刘涛峰;李云;;针药结合治疗黄褐斑40例[A];中医美容——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覃永健;冷文婷;;白玉散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七次学术年会、2010年重庆四川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年会、全国中西医结合诊疗皮肤性病新进展新技术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李丽琼;张明;;刘复兴治疗黄褐斑经验[A];2011年全国中医美容学术年会暨贵州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激光医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张国栋;黄亦琦;黄恺飞;;黄褐斑中医药研究概况[A];2011年全国中医美容学术年会暨贵州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激光医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汪文;;和营合剂结合中药祛斑面膜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A];2002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郑文生;;浅述黄褐斑的证治[A];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宋秋荷;童务华;张萍;熊晓刚;;八宝丹治疗女性特发性黄褐斑体会[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中医药大学气功所门诊针灸科主任、特诊部美容减肥中心主任 戴居云 教授;[N];上海中医药报;2006年
2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分院针灸科 刘坚(副主任医师);[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3 王保健;[N];上海中医药报;2000年
4 张继增;[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5 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 医学博士 王林扬;[N];扬州日报;2005年
6 杨华;[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7 周志宽;[N];健康报;2001年
8 王磊;[N];农村医药报(汉);2008年
9 ;[N];家庭医生报;2007年
10 向阳;[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宏伟;针灸治疗中风病的临床文献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伍敏新;针灸治疗老年痴呆的文献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3 陈筑君;中医治疗黄褐斑方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4 吴小红;女性黄褐斑临床资料分析及应用皮肤镜评价滋肾化斑汤干预的疗效[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5 黎成春;中医药治疗黄褐斑的文献评价和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邝慧芳;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陈玉骐;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唐志坤;滋阴活血法辨治黄褐斑的中医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李丽萍;调气安神法针灸治疗抑郁症的中枢调控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钟志国;针灸加中药熏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维心;针灸治疗黄褐斑的取穴规律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2 连浩铭;针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吴晓;针灸治疗便秘的取穴规律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谢惺;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现代文献数据挖掘[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蔡宏伟;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6 吴玉华;薄氏腹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7 陈卓;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D];湖北中医学院;2009年
8 刘坤;针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古今文献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松川秀夫;中医对阿尔茨海默型老年性痴呆病程之探讨[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10 李凯;针灸加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年
本文关键词:针罐综合疗法治疗心脾两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42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44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