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经口胃管置管鼻饲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 胃管置管 经口 间歇 鼻饲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出处:《广东医学》2017年S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对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吞咽功能训练和营养脑细胞治疗,由营养科统一配置营养均衡、无渣糊状食物;对照组采用持续经鼻胃管置管鼻饲法,观察组采用经口间歇胃管置管鼻饲法,观察30 d后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吞咽功能疗效评定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吞咽障碍疗效评定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经口胃管置管鼻饲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intermittent gastric tube nasal feeding on patients with dysphagia. Method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 = 20) and control group (n = 20).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given swallowing function training and nutrition brain cell therapy, nutrition by nutrition department unified allocation of balanced nutrition, no residue paste foo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continuous nasal feeding through nasogastric tube and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intermittent gastric tube nasal feeding after 30 days.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swallowing function, the evaluation of dysphagia and the incidence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intermittent nasal feeding through oral and gastric tubes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swallowing functio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spiration pneumonia,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作者单位】: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
【基金】:湛江市财政资金科技专项(编号:2015A01020)
【分类号】:R459.3
【正文快照】: 吞咽障碍是指由于双唇、下颌、舌、软腭、咽喉、食管等功能不同程度受损,从而使食物不能安全、顺畅地到达胃内,导致机体营养和水分缺乏的一种进食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脱水、营养不良、误吸、窒息、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塞、焦虑抑郁等严重并发症和出现负性情绪[1]。在脑卒中患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英升,尚克中;吞咽障碍的特殊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10期
2 程英升,尚克中;吞咽障碍的康复体操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10期
3 钟成功;;国内第一本《吞咽障碍诊疗学》专著出版[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6年01期
4 张月辉;王相明;詹成;林文;;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探讨[J];四川医学;2012年06期
5 孙铮;张敏;郝艳青;柳韦华;;吞咽障碍患者进食安全评估指标的构建[J];中国医学创新;2012年35期
6 吕虎强;颈椎前缘骨质增生引起吞咽障碍12例[J];交通医学;2000年04期
7 何静杰;吞咽障碍的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8 尚克中;程英升;;重视吞咽障碍问题[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11期
9 程英升;尚克中;;吞咽障碍的康复体操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11期
10 程英升;尚克中;;儿童的喂食和吞咽障碍问题[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波;薛汉忠;徐良洲;;吞咽障碍的检查比较[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2 胡昔权;窦祖林;万桂芳;丘卫红;王晓红;;吞咽造影在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胡昔权;窦祖林;万桂芳;丘卫红;王晓红;;吞咽造影在吞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应用[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五届全国康复治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窦祖林;;吞咽障碍的评估治疗与进展[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张月兰;李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A];2012年河南省中风康复护理新业务、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6 王剑;李五一;张竹花;刘建汉;徐春晓;杨大海;霍红;;食管前性吞咽障碍外科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7 惠艳娉;;吞咽障碍的中枢机制[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会议指南[C];2010年
8 万桂芳;窦祖林;;吞咽障碍的评价与治疗体会[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9 张捧玉;杜远生;王贵玲;张伟;齐赛;;吞钡造影在神经元性吞咽障碍评估中的应用[A];继往开来 与时俱进——2003年康复医学发展论坛暨庆祝中国康复医学会成立20周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窦祖林;;吞咽障碍的评估和功能性训练[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吴苡婷;为吞咽障碍康复带来曙光[N];上海科技报;2013年
2 上海杨浦 刘诚;吞咽障碍的筛查[N];上海中医药报;2012年
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李殿友;帕金森继发吞咽障碍 易诊不易治[N];健康报;2013年
4 空军杭州疗养院老年病科主治医师 高春东;脑中风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训练[N];中国老年报;2002年
5 记者 匡远深;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和营养管理专家共识颁布[N];健康报;2014年
6 胥晓琦;中风后吞咽障碍的针刺治疗[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7 记者 戴丹;中山三院医械临床创新导尿管球囊扩张治疗吞咽障碍[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长沙市第一医院神经医学中心护士长、副主任护师 黄灿;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怎么办?[N];大众卫生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陈璐;针灸综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6年
2 黄伟新;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文献及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3 张丽霞;脑卒中后OSA与吞咽障碍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分析[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4 彭玉;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抑郁状态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研究[D];武汉大学;2016年
5 袁英;基于吞咽皮质兴奋性探讨针刺及tDCS对卒中后吞咽障碍作用机制[D];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
6 夏文广;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评价及康复治疗[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杨海芳;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红琼;早期联合刺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吞咽障碍的治疗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4年
2 毛忠南;何天有教授“靶向针刺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2015年
3 邓娇;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研究进展[D];蚌埠医学院;2015年
4 陈丽如;项丛刺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向云霞;针灸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系统评价[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5年
6 马永庆;冰火疗法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7 杜俊卫;电针联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5年
8 杨柳;中文版吞咽障碍问卷用于PD患者的评价[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9 陈和禾;舌体针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D];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邓乐燕;切脉针灸配合中医康复治疗NPC放疗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4579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4579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