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稳定型心绞痛的定位及诊断分析
本文关键词: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 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诊断 SPECT 出处:《中国医学装备》2017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SPE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对稳定型心绞痛的定位及诊断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70例拟诊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三磷酸腺苷(ATP)负荷-静息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MPI)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比较MPI显像对SAP定位及诊断的准确率。结果:在70例患者的两种方法检查中:1MPI检查阳性者共50例;2CAG诊断为SAP者51例;MPI诊断SAP的阳性预测值为92.0%,灵敏度为90.2%,阴性预测值为75.0%,特异度为78.9%;MPI与CAG结论一致的患者共45例,总符合率为90.0%;3CAG检查阳性者共51例,阳性率为72.9%;450例MPI阳性患者中经CAG诊断为SAP共46例,阳性率为92.0%,两种方法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2,P0.05)。结论:~(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检查在稳定型心绞痛的定位及诊断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value of SPECT radionuclide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in the localization and diagnosis of stable angina pectoris.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were selected. All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adenosine triphosphate (ATP) load-rest 99Tcm-methoxyisobutyl isonitrile (MPI)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MPI) and coronary angiography (CAGI). The accuracy of MPI imaging in the localization and diagnosis of SAP was compared.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sensitivity,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specificity of SAP were 92.0, 90.2, 75.0, 78.9% and 78.9%, respectively.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specificity of the two methods were 92.0, 90.2, 75.0 and 78.9% respectively. The total coincidence rate was 90.03 CAG positive in 51 cases, and the positive rate was 72.9% in 450patients with MPI positive. 46 cases were diagnosed as SAP by CAG. The positive rate was 92.0.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Conclusion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of TcmMIBI is valuable in the localization and diagnosis of 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d can provide reliable basis for clinical treatment.
【作者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核医学科;
【分类号】:R541.4;R81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静;;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10期
2 杨泽斌,战晓們,伍海安;倍他乐克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1999年04期
3 史晏海;稳定型心绞痛病情不稳定[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04年06期
4 梁玉佳,黄德嘉;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J];华西医学;2000年02期
5 贺勇,黄德嘉;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续完)[J];华西医学;2000年03期
6 刘娟;不稳定型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RP测定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01年11期
7 杨惠华,郭美珠;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1年05期
8 尹斌,黄静,叶志伟;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32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5年04期
9 Daly C. A.;Clemens F.;Lopez Sendon J. L.;滕增辉;;欧洲就诊于心脏病学专家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计划检查:来自欧洲心脏调查的稳定型心绞痛项目[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2005年10期
10 杨国伟,段志远;有氧运动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施志雄;刘伶;;血脂康对血脂正常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抗心肌缺血作用[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自然科学篇)[C];2004年
2 雒云祥;周领;张树霞;李建一;祖德金;;法舒地尔及生脉散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A];2010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孙少斌;江映珠;;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4 徐向明;何坚;贺军;;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的变化研究[A];2009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刘真;魏运湘;;固心汤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A];第九次全国中医心病学术研讨会论文精选[C];2007年
6 何奔;沈玲红;;稳定型心绞痛的新认识——Courage后的思考[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汇编[C];2009年
7 于世勇;黄岚;宋耀明;李爱民;覃军;耿召华;于学军;林春梅;陶春蓉;;冠状动脉局部狭窄患者内皮损伤的检测及意义[A];中国微循环学会第五届中国微循环学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胡大一;稳定型心绞痛需合理治疗[N];保健时报;2008年
2 广东省连州市北湖医院副主任医师 陈金伟;稳定型心绞痛:中西联用取长补短[N];医药经济报;2011年
3 余光明;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的“四大支柱”[N];家庭医生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沈彬;感染及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国威;于睿教授应用中医整体观等哲学理论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经验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年
2 周璐;疏肝活血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血瘀型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3 李政;芪参通络饮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气虚血瘀型)的临床疗效及心肌能量代谢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4 潘洪刚;参芎益心汤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
5 谢红月;曲美他嗪对稳定型心绞痛伴不同糖代谢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6 林俊和;通阳宽胸颗粒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气滞痰瘀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鹿暖;稳定型心绞痛循证病机—证治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6年
8 庄作会;胸痹3号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痰热瘀阻型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曹倩;参术冠心方对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脂干预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孟萌;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对稳定型心绞痛左室舒张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500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150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