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临床医学论文 >

缓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文献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12 19:15

  本文关键词:缓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文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3年

缓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文献研究

赵绂诚  

【摘要】:背景 脉诊属于中医“四诊”中切诊的主要内容,当今临床主要依据28脉诊察疾病。因此,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是脉诊的主要内容。缓脉是28脉之一,但在当代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相关教材及脉学专著中,对其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描述存在不一致、甚至有偷换概念和逻辑矛盾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对临床实践的指导和中医脉诊的传承。那么在古代文献中是如何论述缓脉的?当今大家又是如何认识缓脉的?我们应该赋予缓脉一个什么样的内涵呢?基于这些问题,开展关于缓脉的文献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的 探索古人对缓脉认识的演变轨迹,分析当今“缓脉”之所以“混乱”的主要原因,并密切结合临床,初步提出解决的方法,为规范缓脉的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及提高脉诊的实用价值提供依据。 方法 1缓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文献研究 1.1古代文献研究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医古医籍,解读、分析、梳理其有关“缓脉”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的记载与论述,归纳、总结不同时期古代医家对于“缓脉”认识的脉络和演变轨迹。 1.2现代文献研究 以“缓脉”为关键词,系统搜集、整理当代历版中医诊断学及中医内、外、妇科等多种教材、现代脉学专著、以及中医各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对“缓脉”的描述和运用,分析、梳理当今中医对“缓脉”的认识现状,归纳其存在的问题及与古代文献记载中的关联性和差异性。 2缓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中医临床专家访谈调查 依据当前对于“缓脉”认识的一些分歧,制订访谈提纲,以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对小样本的不同专科中医临床专家的访谈,调查当代专家对“缓脉”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的认识与运用,归纳、分析临床实际中对“缓脉”的运用及其与教材、专著的差异性。 结果 1缓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文献研究 1.1古代文献研究 秦汉时期,虽已有“缓脉”之名,然尚无专篇讨论,亦无对其脉象特征的确切描述,研究侧重点在其临床意义,医家们主张脉证结合、四诊合参,以判断主病及预后。关于“缓脉”内涵,据相关文献文义分析,在当时已有多种,包括“和缓”,主脉有胃气;“纵缓、松弛”,主外感风寒、湿邪伤脾;或并非指某种病脉,而是仅作为形容词用以说明某些脉象具有速率缓慢的特征。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脉学诊断学已成专科,代表性产物是《脉经》。该书第一次对“缓脉”脉象特征进行描述,即“来去亦迟,小驶于迟”,主张“缓脉”特征为“脉率缓慢”。临床主病方面,认为单缓脉主虚、风、寒、湿,缓兼脉则随其所兼脉之不同而主病不同。唐宋时期,“缓脉”内涵进一步发展,在其认识上存在的分歧已经凸显,即“缓脉”究竟属平脉还是病脉?如为病脉,其“缓”字究竟是在形容至数,还是在强调脉形,抑或二者兼而有之?部分医家主张,“缓脉”即平脉,“缓”为“和缓”之意;还有医家认为,“缓脉”具有“浮”、“软”、“微迟”的特征。缓脉及其兼脉可见于风、虚、寒、湿、内热等证。金元时期,明确缓脉至数应为“一息四至”,其脉形具有松弛、不紧的特点。就其临床意义而言,分“和缓之缓”和“不及之缓”,“和缓之缓”为正常平脉,“不及之缓”则为病脉,可主风、虚、痹、弱、疼等证。严格的讲,这种认识存在逻辑混乱,但它对后世影响深远,还沿用至今。明清时期,延续了金元时期的认识,并无大的发展变化。关于“缓脉”认识,医学家们依旧各执一说。脉象特征方面,有的指出,“缓脉”在脉形上与紧脉相反,在脉率上与迟脉相类;有的认为只要脉形上具备从容和缓、宽舒和匀特点的即可称为缓脉。在临床主病上,有的认为单缓脉为平脉,缓兼脉方为病脉;有的主张缓脉本为病脉,无生理性病理性之分。 1.2现代文献研究 《中医诊断学》教材把“缓脉”定义为既可以是平脉又可以是病脉的说法,是在偷换概念。严格来讲,“缓脉”应属病脉,是由双因素构成的复合脉,可描述为一息四至,来去弛纵、松懈。临床主病为湿和脾胃虚弱。同样,各临床教材在使用“缓”字形容脉象时,也是借用了“迟缓”、“怠缓”、“纵缓”等“缓”字本身的多个含义,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缓脉”。故应对“缓脉”内涵重新定义,当“缓”表“慢”时,可与迟脉合并;当“缓”表“弛纵”时,可命名为“松脉”;若同时具备脉率的一息四至、来去怠缓与脉势的松弛、懈怠两个特征时,方称为“缓脉”。 2缓脉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中医临床专家访谈调查 关于“缓脉”的脉象特征,有专家认为,“缓脉”为单因素脉,其中73%的人认为,其特征是脉率减慢,即稍快于迟脉而慢于常脉;少部分人认为,其特征为“来去怠缓”,即脉率不一定减慢,但来去有慢吞吞的感觉。上述两种情况临床使用时常直接写为“迟缓”。还有专家主张,“缓脉”具备多个要素,92%的人指出,它的特征包括脉率慢,脉形松弛两个方面。 关于“缓脉”临床意义,当其只具备一个“慢”的特征时,多见于寒证(实寒、虚寒)、虚证、窦性心动过缓等;当其只具备“松弛”或“来去怠缓”一个要素时,主病无特异性;如“慢”与其它脉形特征共同构成缓脉,往往主湿证、虚证(包括气虚、阳虚、气血不足、脾虚);若脉象和缓、有力、速率相对较慢(60次/分),是有胃气、有神气的表现,见于身体强健的正常人 讨论 通过对古今相关文献中“缓脉”脉象特征和临床意义的内容进行疏理,以及对中医各科临床专家进行访谈调查,不难发现,“缓脉”这一概念已被赋予了几种完全不同的内涵:一是“不快不慢,从容和缓”的“常脉”的含义;二是“慢”的含义,即脉率迟缓,稍快于迟脉,略慢于常脉;三是脉形“松弛”、“懈怠”的含义,它与“紧脉”相对应;四是同时具备脉率“慢”与脉形“松弛”的含义,即“缓脉”应为双因素的复合脉。分析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是由“缓”字的一字多义现象所造成。“缓”字有多种含义,如“舒缓”、“松弛”、“延迟”等,很显然,“缓脉”“不快不慢,从容和缓”这一内涵是运用了“缓”字的“舒缓”含义,“缓脉”“脉率迟缓”的内涵是用到了“缓”字“延迟”的含义,“缓脉”“脉形松弛、懈怠”这一内涵是使用了“缓”字“松弛”的含义。所以,“缓”字多种含义的存在,是造成“缓脉”含义及主病争议的根源所在。 结论 1如今关于“缓脉”描述和认识的混乱,与“缓”的一字多义有关。 2建议“缓脉”中所蕴含的“不快不慢,从容和缓”之“常脉”的含义,不再用“缓脉”命名;“缓脉”中“慢”的含义,可并入“迟脉”,称为“迟脉”或“迟缓”脉;“缓脉”中“松弛”、“懈怠”之意,用“松脉”来代替,与“紧脉”相对应;不再使用“缓脉”这一概念,或同时具备“慢”和“松弛”、“懈怠”两层含义的,才能称作“缓脉’ 3限于所掌握资料和本人水平的受限,上述结论和建议还望批评斧正。 创新点 1目前尚未见到通过系统分析古今文献和访谈专家全面分析、梳理和归纳古今专家关于“缓脉”脉象特征认识的源流和轨迹。 2创新性地提出将当今因一字多义赋予“缓脉”的4个不同含义剥离,分别归入常脉、迟脉(或迟缓脉)、“松脉”和缓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241.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岑汉;从古代脉法探讨经络与脉诊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年10期

2 朱庆文;牛欣;杨杰;牛淑冬;郭宙;张治国;董晓英;赵翠敏;;基于复杂性科学理论的脉诊研究方法学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年05期

3 汪南玥;于友华;陈岩;闪增郁;李同达;陈燕萍;;关于脉诊寸、关、尺长度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年12期

4 郑志杰;赖新生;;人迎寸口脉诊法的文献与临床研究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05期

5 王振友,刘淑清;流行性出血热相对缓脉/心动过缓10例报告[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6 黄定香;;对太阳中风证“缓脉”体状的探讨[J];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1年03期

7 姚笛;王忆勤;;脉诊临床应用研究概述[J];甘肃中医;2007年06期

8 曹东;易珺;;传感技术在脉诊中应用及脉象多属性特征检测探讨[J];自动化与信息工程;2010年01期

9 汪南玥;于友华;黄大威;吕文良;闪增郁;陈岩;李同达;陈燕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多种回归的肝硬化患者脉诊信息特征分析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年10期

10 余家煌;刁岳松;;相对缓脉102例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1988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葛兆斌;王明三;;基于工程技术的脉诊现代研究概述[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侯淑涓;朱庆文;李海燕;杨学智;牛欣;徐艳如;穆建萍;张健;高蔚;赵兰平;;可视化脉诊检测装置对“双管脉”的辨识[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赵兰平;李海燕;朱庆文;杨学智;侯淑涓;张健;徐艳如;穆建萍;王轩;牛欣;;数字化脉诊属性辨识亚健康的状态特征[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徐礼胜;李乃民;张大鹏;王宽全;汤伟昌;王璐;耿斌;张冬雨;;中医脉诊的现代研究[A];计算机在诊法中的应用与研究论文汇编[C];2005年

5 唐亚平;;从诊脉谈治未病[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金伟;;脉诊中的压力脉动和流量脉动[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铭振;三部九候脉诊法探析及客观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罗锦兴;双感测脉诊仪对高血压弦脉的定量化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徐元景;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和脉诊舌诊数字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4 杨杰;基于脉动信息获取的中医脉诊数字化、可视化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陈冬志;中医脉诊实验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6 徐学军;人体脉象建模及脉诊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曹青山;89例健康大学生寸口、趺阳脉脉图时域、频域特征[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文仁都;动物实验性弦脉教学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郭宙;脉诊信号分析技术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周欣;《内经》四时常脉的初步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梁飞;脉搏图像信息检测装置的结构设计与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6 周持恒;基于多种信息处理技术的中医脉诊信息提取与识别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智慧,丁琪;辨证治疗腔隙性梗塞51例疗效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6年02期

2 侯慧玲;自拟补肾固经汤治疗崩漏42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3期

3 蒋玉洁;小剂量榄香烯乳合中药外敷治疗癌痛[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年04期

4 唐奇志,谭明义,姚胜林;纳络酮联合醒脑静治疗肺性脑病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2期

5 高庆华;活血化瘀法治疗输尿管结石70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9年03期

6 夏克平;论黄疸病因[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1期

7 陈静;68例眩晕患者的辩证施护[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年02期

8 程卫星,肖枚生;化痰养阴方治疗肺心病并发呼吸系统感染后期25例临床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5期

9 叶素萍;自拟扶正消癥汤治疗早期子宫肌瘤5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1年06期

10 朱冠珏;皮内针加艾灸治疗风寒湿痹型类风湿性关节炎28例观察[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衍胜;叶义森;;疏肝化瘀消斑汤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正平;胡珊;潘静;;凉血止痒汤治疗血热型急性湿疮36例临床观察[A];江西省第六次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交流会、江西省第一次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林;方家;梁小滨;刘中勇;;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八次中西医结合活血化瘀学术研讨会暨心脑血管病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4 张涵;于强;高世定;;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5 梁瑞宁;李佩双;;基于周士源学术思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络病属性探析[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吴晓燕;;浅析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因病机[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李林;方家;刘中勇;邓鹏;赖小美;;热敏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A];江西省中医药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国春;肖小玉;袁得材;;慢性鼻窦炎的证候要素分析[A];世界中联耳鼻喉口腔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及第三次学术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喉科分会第十七次学术交流会暨广东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喉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李茜;陈立;;中药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22届疗养康复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严作廷;谢家声;李世宏;王东升;余四九;;中药产复康对产后气虚血瘀证奶牛血液流变学的影响[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内科学分会第七届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秦明春;寿胎丸加味方治疗肾虚型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花;中医“肝脾相关”的理论和应用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黄利兴;基于文本挖掘技术探索姚荷生咳嗽医案的证治规律[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徐惠梅;心宁丸抗心肌缺血大鼠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陈鹏;心脑通络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急性期细胞因子及凋亡基因Bcl-2、p53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刘剑锋;中医望色诊病的历史与发展[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那坤;柔肝颗粒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_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曲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中医理论与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涂志松;使用JESS开发基于Web的中医诊断专家系统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褚菊萍;我国传统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汤仙;益气养血汤治疗月经过少(气血两虚型)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代波;中药五号栓治疗宫颈糜烂湿热下注证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杨名霞;祛风化痰针刺法治疗假性球麻痹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刘春梅;绝经前后诸证肝气郁结型与情志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李微;化瘀消癥汤保留灌肠治疗陈旧性宫外孕的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耿秋丽;补肾活血汤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月经过少(肾虚血瘀型)的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蔡艳;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临床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杨鸿博;秦香止泻肠溶片治疗湿热型泄泻的临床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强,陈迎春;“驻波”与脉象无关——评王东生《试论“驻波”对中医脉象的影响》[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汪慧敏;;人体穴位皮肤电的分维研究[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3年04期

3 唐福安;察脉诊断早期妊娠的经验体会[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4 吴望一,樊瑜波,是长春;切脉的数学模拟[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1期

5 罗志昌,程桂馨,王丽娟,费开明,丛克家;由脉搏波计算人体心输出量的方法及在临床中的应用[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2期

6 罗志昌,张松,杨文鸣,杨子彬;脉搏波波形特征信息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7 唐富华,郭银景,杨阳,康景利;基于小波变换模极大的脉象信号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8 宋天彬;模拟中医脉象示教仪的设想[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82年01期

9 杨子彬,林孟珍,陆颂芳,王显辉,单慧敏;脉搏波法无创检测心输出量的实验研究[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1年01期

10 张辉,王妍,林国京,任超世,韩建新,王学民;血液三元件阻抗的计算方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元景;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和脉诊舌诊数字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2 王滨;七种中医脉诊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牛淑冬;可视化脉诊信息获取与识别技术的应用与比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4 黄顺杰;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及中医证候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徐学军;人体脉象建模及脉诊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姜涛;基于小波分析的中医脉象识别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2 谢利;女大学生郁病中医常见证型的脉图分析[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年

3 曹青山;89例健康大学生寸口、趺阳脉脉图时域、频域特征[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4 白金星;脉图信息采集及分析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余冬;基于单目视觉的脉搏信号检测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6 刘芳;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心身症状及下肢脾胃经穴声电特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吴琳娜;脉搏压力信号的时域处理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吴曀明;舌、脉诊与脊椎病因诊断治疗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熊旻利;正常女大学生月经周期基础体温变化与双手脉象变化关系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凌志;脉象弦缓不可并称[J];国医论坛;1997年06期

2 朱传湘,李冰星,,向华林,艾英;迟、数、缓脉脉图参数观测[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3 郭梅钦,马湃;研读《伤寒》解缓脉[J];河南中医;2003年06期

4 王振友,刘淑清;流行性出血热相对缓脉/心动过缓10例报告[J];滨州医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5 黄定香;黄英志;;论缓脉[J];河南中医;1984年01期

6 郝文轩;;缓脉刍论[J];吉林中医药;1984年03期

7 张军平;缓脉小议[J];陕西中医;1986年06期

8 吴科;;脉诊入学浅识[J];江西中医药;2010年03期

9 李绍芝,颜文明;心输出量与脉图参数的相关性初探[J];中华中医药杂志;1992年02期

10 郝文轩;;缓脉主热说[J];河南中医;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亚平;;缓脉脉象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文娟;李德华;李德心;李永光;;常见二十九种脉象图的临床研究[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葛兆斌;王明三;;基于工程技术的脉诊现代研究概述[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乃民;贾丹兵;张东雨;李春杰;刘珊;巩沅鑫;高超;;高寒缺氧环境中的脉诊研究[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焦玉洁;杨学智;李海燕;朱庆文;牛欣;;BD-SZ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数字化和量化意义[A];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焦玉洁;杨学智;李海燕;朱庆文;牛欣;;BD-SZ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的数字化和量化意义[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李乃民;贾丹兵;刘珊;张永丰;张东雨;郭庆丽;;计算机脉诊研究中应注意研究应用河洛之数算法[A];第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诊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胡广芹;陆小左;;关于脉诊报告单的设计与应用初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马伟丰;;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研究分析脉象[A];第十一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10 石岩;李海燕;朱庆文;杨学智;牛欣;;四诊合参辅助诊断方法的可视化实现[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周仲瑛;[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2 本期药品说明书由广州健民药店提供;[N];医药经济报;2001年

3 李士懋;[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4 李士懋 田淑霄;[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石长华;[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6 王东生;陈方平;[N];中国医药报;2005年

7 李铁君;[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8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 金栋;[N];健康报;2009年

9 陈易新;[N];中国医药报;2000年

10 福建中医学院 李灿东;[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绂诚;缓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文献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2 徐学军;人体脉象建模及脉诊仿真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许希迎;“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的认知心理过程试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林铭振;三部九候脉诊法探析及客观化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徐元景;中医辅助诊断系统和脉诊舌诊数字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年

6 班康德(Dan Bensky);《伤寒论》六经病证脉象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7 田立旗;应用非线性方法研究中医诊断信息[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陈冬志;中医脉诊实验教学模型的建立与评价[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9 张冬雨;面向脉诊的脉搏信号与血流信号分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10 陈涛;基于当代名医医案数据库的舌脉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薇;基于数字均衡的中医脉象训练系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2 王莹;542例HIV/AIDS病例的脉象特征及其临床意义[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3 刘涛;基于ARM多通道脉搏信号采集系统设计及数据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4 甘收云;针刺太冲穴对左手关部脉图参数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吴晶;基于Wave Intensity技术的高血压病脉象参数研究[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赵祥海;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中医证型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张玮;基于左心动脉和双弹性腔的脉象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8 熊旻利;正常女大学生月经周期基础体温变化与双手脉象变化关系的探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葛丽娜;132例心悸患者脉象特征的客观化研究[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年

10 曹汉;希尔伯特—黄变换在脉象信号分析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缓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的文献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1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linchuangyixuelunwen/211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1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